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时代众筹出版发展分析
范文 郭凯琦
摘 要 众筹出版作为一种在新媒体时代中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出版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的众筹出版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众筹成功的出版项目流于形式化,并未发挥出众筹出版的真正作用。文章根据国内众筹出版的现状、成就和问题,分析、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众筹出版发展模式。
关键词 新媒体;众筹出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065-02
1 众筹出版的概念界定
随着国内新媒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众筹这一流行语言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确定本文的研究界限,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众筹和众筹出版这两个词的核心概念。
众筹指群众筹资之意。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新媒体的发展扩大了众筹的概念和实践,提升了众筹的影响力和效率,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本文所说的众筹特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通过新媒体众筹平台进行的面向大众的项目集资活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众筹出版,即通过新媒体众筹平台发布出版项目的公募筹资出版活动。在众筹出版之中,项目发起者,投资者和众筹出版平台是核心组成部分:项目发起者负责规划出版项目,通过众筹出版平台发布出版项目信息,并向公众筹集出版所需资金;收到足够的得以执行出版活动的(甚至比所需更多的)资金后,项目按计划执行并且完成,兑现项目中承诺给投资者的回报;众筹出版平台设置众筹规则,收集,审查和发布出版项目信息,监督项目执行,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作为投资者,公众选择项目,参与投资,并根据自身的投资情况享受回报。
2 国内众筹出版的发展现状
众筹出版是一种具有社群营销性质的出版,它基于传统出版的产业链转化发展,是出版领域与新媒体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它优化了出版过程,将出版活动落实回出版物本身,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出版项目的资金需求,信息反馈,沟通和粉丝开发等难点。目前国内众筹出版以图书、杂志等出版形态为主,在选题策划、商业模式和社交化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1)众筹出版发展了传统出版业模式。首先,众筹出版优化了出版资源的配置。在众筹出版活动中,能够使分散的有意愿用于出版的资金集中起来,一方面可以补充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将出版资源分配给有价值的、优秀的个体作品。与此同时,众筹出版也发展了出版的模式。众筹出版将出版物所需资金、读者、营销、信息反馈等功能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媒体时代中生产与消费的社交性。此外,众筹出版增加了出版业的价值。众筹出版延展了传统的出版产业链,将群众的创造力和消费力联系起来,发展了传统的出版业生态系统,并使其欣欣
向荣。
2)众筹出版改变了出版营销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营销逐渐趋于社交化,消费者有时亦是创造者、传播者。作为新媒体思维的营销模式,众筹出版打破了读者,出版商和创作者之间的界限,颠覆了传统的出版营销。
首先,拓展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的大众读者通过众筹平台形成社交网络,也形成了出版方进行营销的重要资源之一。其次,预测市场风险,调整出版方案。众筹出版通过自身的社交平台与读者形成较强联系,以便更直接的了解读者需求,为出版方收集原始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评估模型,从而降低出版风险。除此之外,还深化了市场营销。众筹平台将出版物命运与读者建立联系,有助于提高读者黏性并进一步挖掘潜在读者,进而协助出版物的营销,是一种双赢的营销革新。
3)众筹出版改变了出版物的传播方式。众筹平台的扁平化传播模式促进了互动交流,弱化了出版方的核心地位,使读者更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获得感。参与者协同出版方共同推进出版物的传播,既进行大众传播又进行人际传播;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出版过程,提出出版建议,甚至有可能有权利参与做出有关出版的决定。这种基于心理学的驱动使参与者能够产生积极传播的愿望,从而使出版物的传播过程更加立体化。
3 国内众筹出版的短板
自新媒体经济快速崛起以来,众筹出版在中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其他新媒体经济模式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众筹出版的制度基础、平台建设、盈利模式等众多问题都有待解决。
1)众筹出版的制度缺失。众筹出版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制度导致众筹的不确定性增加。就目前而言,首先,众筹出版向大众参与者筹款,法律层面尚有待商议;其次,根据中国法律,众筹出版不能以股息,利息等形式回馈参与者,导致项目吸引力不足。除此之外,众筹出版平台承担的风险诸多,如法律风险、著作权风险等;对参与者来说,存在着虚假项目欺诈、发起人违约等风险。
2)盈利模式不完善。获得盈利是众筹出版的目的之一,也是内部需求。目前,众筹出版大多用作于试探市场,通过线上带动线下。
首先,众筹出版暂且还难以实现盈利。也因此,许多出版企业将其用作营销手段,而非筹集资金。其次,不是所有的出版项目都适合众筹。目前众筹出版具有项目多,规模小,品牌倾向突出的特点。大多项目倾向于通过已经成熟的品牌资源来作势,此时的众筹出版不过是为了锦上添花。除此之外,众筹出版尚未建立个性化、专业化供求关系。许多的众筹出版都较为大众化,忽视了个性化、专业化领域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在个性化、专业化领域开展众筹出版,打造众筹出版小社区,那也将积少成多,形成趋势。
3)众筹平台先天不足。众筹出版平台是众筹出版的载体,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众筹出版平台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众筹出版平台缺乏严格的项目监控机制。众筹出版平台应该具备监督者、维护者、辅导者的作用,并要严格执行,不仅要监督项目的完成情况,还要监督项目的后续工作,以此来降低各方的风险。其次,众筹出版平台自身资金不足。目前尚未發现国内有能够依靠自身运作实现资金周转的众筹出版平台,大多处于烧钱发展阶段。此外,中国缺乏专业的众筹出版平台。中国尚未孵化出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众筹出版平台,但基础工作已经在逐步完善之中,平台孵化成功指日可待。
4 国内众筹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众筹出版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出版存在困难,尤其是资金困难的优秀作品实现出版。然而,目前的众筹出版模式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1)加强对众筹出版的监管。在中国,众筹出版在法律、监管、版权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且存在隐性风险。当前,许多众筹出版平台对于制度空缺出台了一些保护办法,但这些保护办法依旧有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空间。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培育众筹出版业的市场声誉。
2)众筹出版平台专业化。建立专业的众筹出版平台是众筹出版未来发展的关键。对于出版公司而言,众筹出版平台是出版公司的重要资源。配备专业的众筹出版平台,通过优秀的编辑审核团队,有效降低众筹审查成本,加快出版过程;有利于出版资源的整合,提高项目效率,也能够实现选题和市场的细分,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3)培育良好的众筹出版文化。众筹出版文化的基础是众筹出版业的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众筹出版,逐步形成良好的众筹出版文化。首先,必须培养读者的众筹出版意识。改变国内读者的传统图书消费习惯固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正因此要坚持众筹出版的持续开展。引导更多人参与众筹出版,增强公众对众筹出版的信任。其次,众筹出版平台要严格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履行对参与者的承诺,保障参与者的利益。此外,还需要创建一个品牌化的众筹出版平台,改善平台的现有政策,创造更好的众筹出版环境,增加人们对项目成功的信心。
5 结束语
众筹出版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众筹出版最直接的目的是筹款,而对于筹款依據及使用问题目前还未有十分具体的规定。随着众筹出版的发展,立法是必要的。众筹出版除了筹款,也是筹人气。当众筹出版切实落实到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优秀作品的出版上时,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方能突显出来。
参考文献
[1]潘静超.有多少梦想可以众筹?——浅谈众筹出版的案例[J].出版广角,2014(16):14-15.
[2]韩红星,覃玲.众筹模式:出版行业的变革与创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123-128.
[3]赵思宇.大数据背景下出版物的营销新策略[J].视听,2016(9):184-185.
[4]杨扬.基于互联网众筹的出版产业链重构[J].出版发行研究,2017(1):28-31.
[5]李德全,路畅.论众筹模式下的出版营销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155-157.
[6]杨春磊,江华.论众筹出版的融资风险与立法完善[J].科技与出版, 2016(11):116-1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