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俄罗斯主流媒体十九大报道研究 |
范文 | 姜晓航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未来的政策走向对国际社会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因此,十九大不仅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吸引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①。外媒追踪并密集关注十九大议题与当前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俄罗斯是我国周边最大的邻国和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俄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俄两国在经济贸易、新闻传播、国际化与体系构建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全球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俄罗斯媒体对十九大的召开较为关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 本文选取俄罗斯具有全面性、权威性的媒体,以2017年10月的涉华报道为依据,研究俄罗斯媒体视角下的十九大,希望有助于中俄两国增进了解,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对俄传播。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基于яндекс (randex.ru) 新闻搜索,选取了俄罗斯新闻社、塔斯社、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俄罗斯报》《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论据与事实周刊》、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等,以“十九大、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为主要关键词,以会议召开时间(2017年10月18日-24日)为中心时间点,以会议前后各一周(2017年10月11日-31日)为主要时间范围,对俄罗斯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了人工的手动搜集与整理,最终筛选出195篇与十九大内容直接相关的新闻报道。经过逐篇分析,剔除相关度低及重复的报道,共得到有效样本131篇。 研究者主要通过对俄罗斯主流媒体的网站进行关键词的搜索,并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搜索结果进行整理、分类与分析,从而梳理报道内容,确认报道倾向,进而提出我国对俄传播策略的启示与思考。 二、俄罗斯主流媒体十九大报道结果分析 1. 报道来源分析 在2017年10月俄罗斯主流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中,以俄罗斯新闻社、塔斯社、《消息报》三家媒体报道数量最多。其中,俄新社和塔斯社的报道数量就占样本总额的61%。两家媒体都同为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作为组织机构,通过搜集新闻和新闻材料,向报刊、广播、电视台、个人传达意见和事实,是新闻来源的大本营②。 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是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其前身是对外影响颇大的苏联新闻社,当时主要负责向苏联国内媒体发布战况和世界局势的综合分析。1993年正式更名为俄罗斯新闻社,成为俄罗斯的国家通讯社和信息分析机构。1994年,时任总统叶利钦颁布命令,使这家通讯社正式获得国家通讯社资格。近年来,俄新社从传统的运作方式转到了多媒体运作,并且致力于向国际化大媒体方向发展。目前俄新社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是俄罗斯网络媒体的领头羊③。 俄通社-塔斯社的前身是1917年11月8日成立的彼得格勒通讯社,是前苏联的中央通讯机构,而且是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相并列的国际五大通讯社之一④。苏联解体后,塔斯社和俄罗斯境内的另一家通讯社合并,成为俄通社-塔斯社。目前,俄通社-塔斯社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重要地位,是国内最大的通讯社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通讯社。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塔斯社还特别开设一档名为“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栏目,为受众呈现了完整全面的十九大报道。 两家国际级通讯社作为新闻采集和分发的源头,在十九大报道中起了先锋作用,满足俄罗斯各界人士了解中共十九大会议、中国发展状况、俄中关系未来走向等情况的需要。 2. 报道时间和内容分析 中俄关系一直处于高水平运行之中。五年来,习近平主席六次访俄或赴俄出席重要国际活动,在多个重要多边场合与普京总统举行20多次会晤。2017年5月,普京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7月初,习近平主席成功访俄,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的实施纲要,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9月初,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再次就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俄关系不断升级,俄罗斯媒体对十九大的政策和领导人变动高度关注。 自10月11日以来,俄罗斯媒体对十九大呈现出一定的关注度,并随着大会的召开和闭幕迎来了两次报道高峰。 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天,俄罗斯主流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呈爆炸式增长,新闻数量总趋势图出现了第一个高峰。18日的报道显示出多、密、全的特点,主要针对于习总书记的讲话展开全方位的论述。 报道主题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的开放政策,“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打击分裂势力,纯净的互联网空间,中国与他国的利益关系,中国对内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中国呼吁摒弃冷战思维,砥砺奋进的五年,强力反腐,加强党内纪律建设,发展军事,强调中国在世界的作用等。 10月24日和25日是俄罗斯主流媒体对十九大报道的第二个高峰。10月24日,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委员会,通过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十九大闭幕。10月25日,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十九届一中全会结束后同中外记者见面。 由于党的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会对国内政策和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俄罗斯媒体重点关注了中央领导集团的换届选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新当选,报道范围也包括了李克强、王岐山、赵乐际等领导人。与此同时,俄罗斯主流媒体也重点关注了普京、特朗普、金正恩、默克尔等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对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祝贺。除此之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被写入党章也被俄多家媒体报道。 俄罗斯主流媒体关于十九大报道的高频词汇包括: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北京、反腐、一带一路、纪律建设、权力、新时代、改革开放、经济、党章、毛泽东、小康等。十九大相关高频形容词包括:共产主义的、国家的、政治的、腐败的、强大的、伟大的、法制的。 由于十九大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因此,俄罗斯媒体的大部分报道属于政治框架的范畴。总的来说,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具有时效性,与大会的进程、主要内容相吻合。10月18日及24-25日作为会议开幕、闭幕及报告、政策发布的重要节点,引发俄罗斯媒体的强烈关注,发稿量较大。 领导人换届后,俄罗斯媒体也把十九大对中俄关系的走向作为关注的重点。俄新社发表了题为《十九大后,中俄关系不会改变》⑤的评论,认为十九大对中俄关系的走向影响不大,因为中俄关系发展的进程不依赖于具体的领导人,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进程是稳定的,趋势是一直向好的。在《中国加深与俄罗斯关系的进程不会改变》⑥这篇文章中记录道:习近平表示,俄罗斯是中国全面合作的重要战略伙伴,国际社会虽然风起云涌,但是中国加深与俄罗斯关系的信心不会改变。中国愿意与俄方一道,为两国人民的利益取得更大的实际成果而努力。报道的论调都认为,中俄关系不会受到十九大的影响,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态势继续发展。 3. 报道情感倾向分析 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通讯报道为辅,评论相对最少。在样本的131条信息中,报道情感倾向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肯定并赞扬十九大的有关政策和做法的报道属于正面报道;批评、否定中国或可能对受众在中国形象的认知上造成明显不利联想的报道,归入负面报道的范畴;其他客观且不带任何褒贬色彩的事实陈述类报道被列入中性报道。 其中通过人工阅读判断正面报道为13篇,占总报道的10%;中性报道115篇,占87%;负面报道为3篇,仅占3%。总体来说,俄罗斯主流媒体在十九大期间的报道趋于积极、客观、中性。而随着会议的进行和闭幕,正面报道与中性报道的比例也随着报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负面报道则占比很小,趋近于零。 整体来看,俄罗斯主流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主要为对会议进程、会议内容的事实的说明,大部分是中性报道。其次,样本中还包含部分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访谈,以正面报道居多。 在文章《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牵引船”》⑦中专家指出,对今天的中国,国家内部发展的目标与全球的发展密切挂钩。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将继续努力来维护世界秩序,中国的梦想与其他国家的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文章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启示与思考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我国政治生活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影响着国际社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俄戰略伙伴关系的加强,中俄在文化交流、新闻传播等领域的合作也会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内容、立场、态度等因素,也成为我国对俄传播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迎接问题与挑战。 第一,建构本土化的对俄发声平台。目前,介绍十九大的中国俄文媒体较少,在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яндекс (randex.ru)上搜索关于十九大的新闻报道时,只能看到新华社俄文版(ИА Синьхуа)这一家中国媒体,而且浏览量相对较低。为了将我国的信息传递到俄罗斯深层的民众中去,在俄构建本土化的发声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搭建平台不能“一家独大”,而要“百花齐放”,不仅要建立国家级的媒体机构,实现点对面的广泛传播,还要利用Web2.0,在本土社交平台建立账号,实现平民化的点对点的精准传播,从而消解政策的严肃性,使亲民、世俗的政治话语得以广泛传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中俄政治传播话语的双语转换,与中国政策相关的关键词需要有统一的俄语对应名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领导讲话会引用大量诗词,所以要做到在将中文翻译成俄语时实现词不仅能“达意”,还能够“会意”,这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翻译人才。 第二,加强两国媒体合作建设。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俄罗斯作为沿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将与我国共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在政治、经济、文教、社会、军事、体育等方面的合作。在大力将我国媒体和信息推出去的同时,也要加强两国媒体合作建设,实现文化和信息上的互通有无。因此,在中国搭建对俄发声平台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中国主流媒体对俄报道的数量以及拓宽报道议题,加强两国媒体和传媒人才的沟通与交流,使媒体更好地发挥联系两国交流与合作纽带的作用,进一步使双方民众能够通过媒体的报道更好地认知对方,缩短文化差异,有效减少中外媒体认知的误读。 第三,注重提高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度。从俄罗斯主流媒体关于十九大的报道来看,其多属于政府话语体系,聚焦于政府高层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政治色彩浓厚,而相比之下,民间话语式微。在俄罗斯著名的社交网站VK上,与十九大相关的话题较少,这说明十九大在俄罗斯民间的影响力较小。因此,要改变板起面孔说教,不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一味灌输,只讲自己的故事,而不讲事实根据的做法。在针对俄罗斯受众时,要注意跨文化传播的技巧,以便各有侧重,灵活多样,最终使他们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内外政策,达到对俄传播目的与效果的统一性。中国应当鼓励并创造条件,将我国的政府政策及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宣传到国外,同时,也让民间力量更多地参与两国公共外交,从而提升我国重大事务和政策在俄罗斯民众中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国际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AXW008) 「注释」 ①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十九大议题的国际舆情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7期。 ②雷扬:《“通讯社”词源、含义及演变探究》,《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4期。 ③胡雅娟:《俄新社:迈向国际性多媒体信息通讯社》,《对外传播》2011年第4期。 ④先直:《塔斯社的历史变迁》,《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⑤Эксперт: отношения Москвы и Пекина не изменятся посленового съезда КПК,РИА,https://ria.ru/politics/20171017/1507003331. html ⑥Курс Китая на углубление отношений с РФ не изменится,заявил Си Цзиньпин,РИА,https://ria.ru/politics/20171026/1507627828. html ⑦Эксперт: Китай планирует стать "буксиром" мировойэкономики ,РИА,https://ria.ru/radio_brief/20171018/1507051961.html ⑧李锡奎,严功军:《俄罗斯媒体涉华经济报道分析与传播反思》,《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