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外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
范文 | 韩松 一、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像二十世纪以来那些世界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样,改革开放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值得全人类纪念。 (一)重大的政治意义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活动中,中央外宣机构承担着重要职责。对于媒体而言,要站在国家立场,以世界的视角,来做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对外宣传。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第一,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对外讲好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为十九大提出的中国“两步走”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二,这是为了澄清谬误和明辨是非。尤其是,西方出现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崛起怀有新的疑虑,需要我们化解。 第三,这是为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0年来,中国发生很大变化,与世界产生很多交往,不少国家关注中国,有的甚至学习中国,需要进一步分享信息。 (二)重大的新闻价值 对于外宣机构而讲,改革开放是具有新闻性的大事。实际上,不仅媒体,我们的各个方面在对外交往中,也要针对受众,多讲新鲜事,才能引起兴趣。所谓新闻,就是变化。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比如: 第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崛起,10亿以上人口整体进入现代化。 第二,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外关系、东西方关系发生剧变。互动中产生很多新闻,比如中美贸易磋商成为世界级新闻,也是四十年的发展带来的。 第三,改变着历史的发展轨迹,所谓的全球化是从航海大发现开始的,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的,但中国用短短的时间,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应该说,讲清了这些,就是讲清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世界意义。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在指挥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时说:改革开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本身,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发展的局势,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走向。长期以来被世界广泛认同的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现在正是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那些希望独立发展又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所以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对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日益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二、对外宣介什么 我们既要总结过去,还要释解当下,更要回答未来。要以我为主,同时针对海外关切,作出回应。既要准确全面反映,也要重点突出,内外有别。我觉得需要特别对外宣介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为什么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一个贫困的国家,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从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到习近平把改革开放推向全面深入,把中国带向发展的新境界,体现的都是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要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故事。我们党能做到这个,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没有自己的私利。同时它向全世界学习,融入经济全球化。要对外宣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中国独特的政治道路和政治体制,这是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 第二,由富到强的中国会不会称霸世界?世界对中国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疑虑始终没有消散,守成大国对于新兴大国一直怀有戒心,近来,“中国霸权论”更是时有可闻。我们要对外解释改革开放的初衷和目的——它首先是要解决中国的生存发展问题,改变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积弱积贫,使得中国不被开除“球籍”,进而实现中国梦。它是要造福13亿人民,使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改革开放探索的是一条非殖民非侵略而实现国家发展繁荣的道路。 第三,改革开放对世界会带来了什么影响?10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40年的每一个阶段,中国都在贡献于人类。外资进入,市场开放,走出去,请进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提供质优价廉产品,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恢宏的脱贫篇章,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现代化启示,“一带一路”给世界创造的机会,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打造新型国际关系,等等,都是可以理直气壮对外说的。 第四,中国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改革开放40年,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摆脱的是旧的苏联模式。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同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海南自贸区到雄安新区,从金融业到制造业,中国连续推出改革开放新举措,加上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经济仍将继续被看好,也将继续做全球经济的引擎,为世界注入信心。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的市场开放是基于自主选择,外界指称中国限制外资、竖立准入壁垒等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五,改革开放是否全方位推进?外界有人认为,40年来,中国主要推进了经济改革,而政治改革却相对缺乏。我们要对外说明,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民主法治,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全面恢复。我们实现了基层直选,多次修改宪法,建立起法律体系,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反腐倡廉,并推进社会、文化和生态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善治”模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破解人类社会治理难题是一个重大探索。 第六,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外界一些人仍然习惯性地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进行指责,对人权状况提出批评。我们不仅要对外讲发展权和生存权得到解决,还要讲人民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比如休息、旅行、迁徙的权利,还有更多的参与政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监督政府的权利。有专家认为,中国经过40年发展,创造出一种集体与个人、传统与现代、权利与自由、法治与道德、民主与集中、权威与多元相结合的社会结构,这是不同于西方的。较之“文革”时期,中国人获得的自由程度也是空前的。 第七,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中国的文化开放度,是40年前“八个样板戏时代”不能相比的。看看从世界各地翻译进口的大量图书,大量的原创电影以及各种娱乐节目和游戏,都很惊人。中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社会,同时它与中国现实国情、与现代化的进程是一致的。中国也不准备向海外输出意识形态,也不会把它作为与外国发展关系的先决条件。 第八,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如何?40年来最大的变化可能发生在中国的山川河流和大地天空。好的空气、水和土地是中国人民自身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关切。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了全球生态链的一部分,它消耗大量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碳,而中国人也已经成了南北极最大旅游客源,等等。这些意味着什么,中国正在作出什么承诺和改变? 通过这些报道和介绍,我们要描绘一幅未来中国的图像。到2035年,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能被世界接受吗?中国人自己和世界对此有什么期待……西方对中国的未来有一种“不确定说”。但我们认为,中国的轨迹总体上看是可以预期的,它将给世界带来确定性。 三、怎样讲 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不同,有了更多的对外传播手段,除了主流外宣渠道,还可以应用社交媒体、外媒、智库等。但是,传播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内容仍然最为重要。我们要自然而然,而不是铺天盖地地运动式宣传。另外,外界也接受不了那么多的信息。对外宣传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还要按照对外传播的规律,不能强加于人。 (一)突出新闻性 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大事发生,不时占据头条,这都会使我们设计好了的传播打折扣。所以宣传要具有新闻性,要应事应时而变。 第一,结合重大节点和事件。比如纪念活动、两会、几个主场外交、领导人出访和国内考察、几个自贸区的建设,藉此来传播关于改革开放与世界关系的新闻。 第二,结合权威信息发布。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商务部等都会有改革开放的最新信息发布。比如,最近降低了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我们就要把它放到40年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解读。 第三,结合日常生活的变化,寻找“不寻常”。笔者想到改革开放第五年,新华社有个对外稿,讲“中国农民的时间观念变了”,折射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我们最近采访北京的一些展览会,从花卉的变化,从饮酒的变化等,也写出了改革开放40年的新闻。 (二)寓道理于事实 对外宣传要摆事实,而不是一味论战。 第一,要客观。不能夸大,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说上天”,什么都是我们如何如何“厉害”,这样效果会恰得其反。 第二,要典型。選取的人和事,要能说明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我们新华社对外部接下来准备采访报道一些40年来叱咤风云的改革人物,以及那些与世界有关联的“第一”,如第一个外商投资企业。 第三,要形象。用很多的概念,用很大的词汇,这不是外宣的表达手法。抽象写中国人由富到强,不如写中国人的钱包发生了什么样的革命、40年中有多少日用品进入了博物馆、街头广告标语如何浓缩了时代变迁,等等。这样尽量让报道形象起来。 (三)注重表达方式 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用专业化的手法。 第一,角度可以小些,滴水见太阳。中国的变化很大,每一件事都可做文章,比如《时代》周刊今年4月有一篇报道,写的是云南的咖啡种植故事。文章讲中国从茶叶消费大国成了咖啡消费大国,引起了世界产业链的变化。 第二,更多的人情味。多写人,写人的梦想,用感人的故事打动人。过去40年,是一个个普通人为梦想而奋斗的历程,这能引起世界各地人的共鸣。 第三,两面说理。既讲成就,也要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讲我们的弱点,承认我们做得不足的地方。尤其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在这方面我们讲的太少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