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IT技术融合背景下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范文 | 杨寒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IT技术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功能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在IT技术推动电视播出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设计问题的思考。本文从播出流程、技术平台、应急保障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播出系统;IT技术融合;主辅岗;流程管理;一致性检测;一键应急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03-02 近几年,由于IT技术在传统电视技术中不断的融入与发展,导致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的IT设备涌入市场,加速了技术平台的更新换代。IT技术推动了电视播出系统的发展,但也为电视播出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IT技术对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设计带来了三大便利有:灵活的软硬件备份机制、网络文件化后的备播优势挖掘、更高效的数据化应用。基于上面三点考虑,电视播出系统应从安全播出的要求出发,重视创新流程,优化设备平台等方面入手,建立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体系,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 主辅协控型播出流程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磁带自动化播出技术,有“放像-播控”两级架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视播出已经进入到多媒体播放时代,放映环节更加细化和方便,但播控流程发展缓慢。 主辅协控型播出流程由主辅两级控制的软硬件模块组成。负责最终播出信号的播监控及应急的是主播系统,辅播系统协助完成网管、字幕等辅助业务,并负责监看提前播信号通道[1]。可以说主辅协控型是对传统播控流程的细分和创新。 2 标准化的一键应急体系 故障信号应急体系的构建是是电视播出系统系统成败的关键。故障信号产生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普遍采用信号检测报警系统构建的“一键应急”体系。 2.1 创新信号辅助检测系统 信号辅助检测系统是为了提高故障反应速度,传统的信号辅助检测有时不能及时的完成信号检测,所以要创新信号辅助检测系统。考虑把电视播出系统播出通道整体采用了主备独立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IT设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达到准确、实时的故障判断[2,4]。这种把播出通道独立的方式,更容易进行信号检测。这种创新后的检测系统和传统的检测系统相结合,能快速、准确的提高故障反应速度。信号在电视播出平台中传输,其会受到多种硬件设施发射出的反信号影响,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提取特定信号、改变信号频率、转变信号功能和翻译模式等手段,将创新信号完整的、高效的传输给电视台播出系统的集控中心。 2.2 建立真正的“一键应急”系统 基本的做法就是做到主备通路设备级的独立,无设备单一崩溃点。严格保证单个故障源不会同时影响主备两个信号变成故障信号,把单个频道的播出链路做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来设计,要实现主备链路信号源独立、设备的独立,实现主备、周边独立、环境独立以及控制独立等要求,真正实现“一键应急”。一般情况下,电视台并不会启动应急系统,因为应急系统一旦启动,播出装置和其他硬件设备会进入一种非正常状态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会干扰设备通路、信号传导、信息传播路径的交叉与堵塞。 3 设计“不间断、高质量”的技术平台 安全播出的硬件基础是“不间断、高质量”的技术平台,“不间断”的安全理念也不再是硬件设备实现简单的主备配置。在平台设计中注重全程质量检控,提高硬件基础平台对业务应用透明度,降低业务与基础架构的粘性,通过强大的安全播出能力提高自己优质的播出服务。 3.1 高可靠数据库安全设计 播出系统需要数据库业务的支持,数据库业务是播出系统的核心业务[3,5]。创设出“主体+镜像+仲裁”的方式,应用数据库强大的练级功能,支持多角色数据库在线连接,实现不间断数据业务支持,从而实现安全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支撑整体播出内容,将不同管理项目组合在一起,所以其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要求很高,因此,必须设置访问权限,让不同数据访问请求,都进行安全测评。 3.2 多级存储的播出文件管理平台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节目磁带逐渐被取代,数据的存储也更加方便和灵活。应建立专用的播出内容管理平台,宜采用多级存储结构、“节点式”配置的主备播出文件管理平台,从而提高素材、节目的存储规范性、安全性和故障易迁移性。播放文件非常重要,所以一般电视台都会将其存放在多级管理器中,根据播放文件类型、时段、内容、重要程度分类,将重要文件,时段紧凑的文件分开存放,以便该存储器发生运行故障,可以及时在其他存储器中找到播出文件代替。 4 信息化技术在安全播出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IT技术在促进电视系统发展的同事,也为电视系统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通过IT技术,可以对电视系统进行技术处理,比如系统监控、日志的收集、安全隐患、信息的挖掘、故障前兆,就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提高对安全播出保障服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水平[4,6]。信息技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存储较大的信息容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电视播出系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安全防护。无论是安全播出管理体制,还是安全技术应用体系,体制和体系中的信息应用范围仍会逐步扩大,并呈多样化规模发展。 总之,通过信息的挖掘、分析和整理可以可以将安全播出工作精细化,使安全防护工作有了前瞻性,从而提高电视安全播出水平,帮助电视台稳定、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播放任务和工作。 5 结论 电视播出系统安全播出的三大支柱就是技术平台、安全流程管理和故障应急体系。创设的新系统主要是深入挖掘IT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播出。一句话概述IT技术融合背景下电视播出系统的安全性:技术是平台,流程管理是关键,应急体系是保障。 参考文献 [1]白阳.技术视角下的中国电视节目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贺璐.“三网融合”背景下县级广播电视发展出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杨诚.电视全台网自动播出系统—后台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王联春.论电视硬盘播出网在广播电视台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8:79. [5]唐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20:329-330. [6]梁潋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