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
范文 | 蒋劲松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更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下面主要探讨几点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立足全局精准把握,构建完善知识系统 初中数学涵盖了很多知识点,函数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集数与代数等,综合性较强,每个知识点都有很强的内在逻辑的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立足全局精准把握不同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知识的逻辑关系,帮助他们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逐步强化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学习数学时,老师要把数学知识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学生制定更有益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方案。数学老师除了注意学生的知识获取,更要注意学生的文化取向,老师的职责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对周围各种事物的理解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刚开始教学生新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看数学课本的目录,让学生首先要有全局觀,明白我们这学期都要学习哪些内容和知识,让学生有全局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要时不时地返回来,和学生一起看数学课本的目录,看看都学了哪些内容,在以后的整体复习中,让学生可以简单通过回忆目录,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知识点布局。老师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习惯引导,恰恰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统筹方法和布局,自主学习能力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帮助。 二、注重数学知识导入,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多老师上课往往都是直奔主题,没有注重数学知识的导入。要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就要注意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像一个学生的几科成绩一样,学习好的科目进步空间比学习差的科目来说相对较小,提高学生学习差的科目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进步空间很大。相对班级里面的学生也一样,学习好的同学明显没有学习差的学生进步空间大,老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数学知识导入之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愿意去学习。 老师要利用好课堂前的导入时间,比如可以讲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利用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本节课的主题引出来,丰富了教学资源,也可以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老师要关注教学内容,更要关注教学策略,可以通过课上有效提问或者课下与个别同学谈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良好结合。 三、关注思维发展目标,突出核心素养引导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不应该是一个空壳,不能只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和目标,突出核心素养的引导,不能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标准,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思维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要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还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给学生提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要注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 在实际教学中,数学老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还要注重数学新知的延伸,让问题情境更具有探究性、引导性和启发性。老师作为数学知识的依托,要凸显数学思维的细节和深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四、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开展个性化的指导 很多数学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让学生高效吸收知识。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念,要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水平,要把数学的应用真正地融合到生活实际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和知识水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奥妙和便捷。比如,在讲解几何三角形证明题时,老师一般是告诉学生定义和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去一遍又一遍地刷题,让他们熟练掌握几何证明的方法。老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还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应用几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而不是单一的课本与试卷。 班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倡导老师要一视同仁,可是如果用一种教学方法和态度对待班里所有的同学,就不一定合理了。老师要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对每一类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激活学生的感恩之心。很多老师喜欢在学生身上挑毛病,这对于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成效,如果老师可以在自身找到不足,加以改变,用更到位的方法和爱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可以顿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可以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比如对于一些排名靠后的学生,老师应该更加重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是放弃,要更加用心与爱去交流,挖掘出学生的过人之处,增强他的自信,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也正好可以提升老师对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懂得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从多个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优良,让学生时刻保持自信。除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关注众多隐性的优质因素,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专注度、思维等,及时有效地进行弥补和完善,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刘锦,李龙安,侯学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 [2]刘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