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型 |
范文 | 黄彬 摘 要 所谓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之间简单组合,它的根本内涵属于一种媒体再造,对传统媒体进行调节、整理以及补充,从而使多种媒体融合为一种新的复合型媒体。媒体融合是在为媒体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从而使新闻内容同质化过度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化媒体使新闻内容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生产内容以及用户生产内容取得了共同的进步,从而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带来了新的任务与挑战。文章结合新闻内容生产,重点论述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角色要求,并且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媒体融合;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角色转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6-0048-02 所谓媒体融合,也就是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在一起,这是信息互联网技术时代媒体发展的必然。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单单注重技术和内容之间相互融合,对新型的媒体集合也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发掘,使现阶段媒体融合中存在的 不足得到有效的改善。国外新闻学会专家Andrew? Nachison在一次演讲过程中这样讲述媒体融合的概念:“视频的、音频的、印刷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操作性、战略性、文化性联盟。”该专家还提出,多种媒体之间的合作状态才是媒体融合中最重要的基础。 我国相关学者对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重点在于媒体融合背景之下的新闻平台相互融合、新闻发展模式、新闻内容生产、新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媒体再造是媒体融合的根本,比如报纸媒体与手机媒体的再造就产生了手机报,互联网技术与电视媒体的再造就产生了视频网站,也就是说媒体融合不单单是各类媒体形态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的调和、整治以及补充,使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体产生新型的复合媒体形态,进而实现了再媒体。 还有一些专家提出,媒体融合的过程应当进行新型道路的探索,不应当简单的对媒体进行叠加,并且认为网媒与纸质媒体以及彻底转变为传统媒体,应当通过媒体融合的形式来使媒体获得新的发展,这样就能使新闻内容过于同质化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有效的转变,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 1 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角色要求 通讯员与编辑以及记者等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内容、新闻发行、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被统称为新闻采编工作者。媒体性质之间的差异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从总体来看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娴熟的表达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新闻价值的掌控能力、敏感的新闻探知能力等。 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媒体逐渐登上舞台,自媒体在民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导致信息接收与传播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用户生产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高,这种变化使新闻采编工作者新闻内容生产工作得到了非常大的变革,而且使以往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类型划分变的很不清晰,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受媒介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它的工作生产内容不但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应当具备新媒体情况下采编法融为一体的理念。从而使新闻内容以全媒体的形式发展,进而使新闻内容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2 新闻采编工作者的角色转型 2.1 具备以往新闻采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网络环境使新闻传播者与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所以在当前媒体市场中,媒体融合下的新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者仍然需要具备以往的职业素养:能够运用娴熟的表达能力以及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使深层次的新闻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这样能够使新闻采编工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新闻采编工作者职业水平难以达到要求,那么就会导致媒体不再具备公信力,新闻的内容质量也会难以保障,并且媒体融合的意义也将难以实现。 2.2 转型为全媒体复合型新闻采编工作者 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当在新闻内容生产时有效地运用全媒体的理念。这种全媒体复合型新闻采编工作者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如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在不同的平台来生产多样化的新闻内容,还应当精通如何通过设计互动环节,使新闻内容更加具备商业化特征。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新闻产品、采编新闻内容、品牌营销塑造、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由于媒体融合的大背景、全媒体复合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新闻内容同质化等问题的产生,致使新闻内容的采编流程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因此,应当使比较孤立的新闻工作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致使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能够融入到全媒体的工作环境之中,对新闻内容进行集中生产,实现外部生产方式多元化、内部资源共享。例如,很多国外的报刊媒体运用世界范围内较为先进的Eidos?Methode系统来完成全媒体的各项工作,新华网也构筑出“超级编辑部”,这些全媒体采编发平台能够有效地整合全媒体各方面的技術资源和内容资源,并且能够对报纸、网站等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全媒体复合型采编制度的有效应用,其一,运用资源共享能够降低以往生产内容时出现的重复工作,使新闻独立内容生产过程中所浪费的资源得以有效降低,并且使新闻内容生产工作得到有效的融合。 其二,对于那些比较独特的、对发布平台相当重视的新闻内容,应当结合平台与平台之间不同的特色,使新闻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从而使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2.3 探索新型媒体集合 在转型的过程中形成具备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合是媒体融合的根本目标,实现新闻内容的多元化、促进媒体的再造过程。运用融合的方式使传统媒体在渠道建设以及生產内容方面取得良好的改善,所以说,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当深刻地明确自己在新兴媒体集合中的使命,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了“南方+”客户端,这就是新型媒体集合的探索成果。媒体融合对生产于专业媒体的新闻内容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对生产于自媒体的新闻内容也予以很多的尊重。 为了适应与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南方+”对很多专业性资讯进行了深入的整合与分析,进而打造出综合全面的媒体平台,使主流媒体呈现多维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南方+”形成使专业生产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得以分开,其一,通过首页进行专业新闻内容的集中发布平台;其二,将现场作为用户上传新闻内容的渠道。 此外,“南方+”对生活服务、社交以及政务等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虽然其整体内容仍然需要有待加强,但是对于媒体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结论 总而言之,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媒体融合对于通讯员、受众、记者、编辑来说,都必须挑选质量更优的新闻内容。并且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之下,仍然存在着孤立的生产环境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当对媒体融合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其一,能够降低以往生产内容时出现的重复工作,使新闻独立内容生产过程中所浪费的资源得以降低,并且使新闻内容生产工作得到有效的融合。 其二,也能够将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环境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淘汰掉。所以说,新闻采编工作者在面对新挑战的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角色转型。 信息碎片化是媒体融合的特征,因为新闻内容生产的方法越来越丰富,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并且信息的传播限制非常的低,所以说,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首先,必须具有专业的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其次,应当突破以往新闻内容的生产规则,使跨平台数据发掘、定制服务、内容生产以及信息整合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努力开发媒体融合的新型产品,使新型媒体集合的公信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有效的实现角色转型。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6,2(12):119-120. [2]秦绪伟.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7(5):121-122. [3]张伊炯,吴滟.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科技传播,2017,7(4):192-1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