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省级气象科普工作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
范文 | 摘 要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对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以及培育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气象灾害影响力、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日益增强,公众对气象科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气象部门必须用高标准、新思维去思考气象科普工作。本研究以河南为例分析了省级气象科普的现状和制约气象科普发展的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的政策和需求环境,提出了气象科普的工作思路,并研究了其發展策略,为省级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气象科普;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5-0184-03 科普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环节,对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以及培育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在第十六条、十七条中明确表述,气象等部门以及各类科技团体有责任和义务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普活动[1-4],这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科普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形势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气象灾害影响力、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日益增强,对气象科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气象部门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思维去思考如何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确保气象科普知识有效普及、公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有效提高[5-6]。目前,传统的气象科普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形势需求。为了实现新形势对气象科普提出的新要求,本研究分析了省级气象科普的现状,提出了制约省级气象科普发展的问题和障碍,结合新形势背景下的政策环境和实际需求,提出了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实现策略。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气象科普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气象部门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建设气象科普场馆、设立教育基地、创作气象科普作品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单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增强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但是,面对新形势的科普需求,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仍然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气象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不理想,体制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气象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理解不够全面,认识仍停留在灾害防御层面,气象科普社会化程度不高,主要靠气象部门联合其它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政府层面介入不够。 另一方面,在气象部门内部又存在科普工作多头管理,业务部门职能界限不清的情况,容易造成工作重复、工作没人负责现象[7]。 1.2 科普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稳定 河南省级气象科普财政投入主要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拨款和气象部门自筹。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对科普专项经费投入存在减少趋势和不稳定因素(见图1所示)。河南省个别省辖市级气象机构从同级政府争取到了固定经费投入,如郑州市气象科普苑争取市政府固定投入,但大多省辖市级气象科普经费严重不足,本文随机选取了5个省辖市级气象机构(见图2所示)。 1.3 重气象科普场馆建设,轻科普产品开发 目前,河南省建成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7个,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3个,硬件建设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气象科普产品仍以传统的图文书籍为主,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适用于新媒体和互联网的科普产品,交互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层次气象科普精品尤其匮乏,科普展品研发、更新能力明显不足。 1.4 对气象科普事业的认识陈旧,尚未形成产业化观念 长期以来,大部分科普工作者以及领导人员对气象科普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公益性事务层面,对科普产业化意识不强,对其产业化运作更是缺乏认识。如何转变观念,建立气象科普产业化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认证制度、科普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需进一步探索。 1.5 科普手段和平台丰富,但对效果的重视不够 除一些传统的科普活动模式,如:举办科普展览、发放宣传页、开展科普讲座、报告会等手段以外,还开发了气象科普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平台。但一些活动因没有对受众进行细分类,网络平台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等的反应也不够迅速,导致科普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2 气象科普的政策环境和需求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8]为加强气象科普工作,中国气象局先后印发了《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普发展规划》,河南省政府也出台了《河南省气象科普规划》,并就气象科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6年河南省气象局修订了《河南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工作奖励办法》,特别增加了科普成果奖。这些都为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2 需求环境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要“坚决遏制特重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9],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气象的大力支持和保障。气象科普是气象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河南提出要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等五大国家战略的形势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成为地方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气象科普工作成为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3 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发展思路 3.1 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融入发展。气象科普工作要结合公众需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传播形式,将气象科普工作融入政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工作中,融入公共服务中,融入媒体宣传中,融入气象事业发展中,营造气象科普无处不在的氛围,从而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0]。 2)政府主导,项目带动。以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锲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政策引领作用,整合科协、教育、农业、水利、旅游等部门的资源,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专项,依托气象科普馆、校园气象站、乡村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站等建设,增加和完善气象科普功能,使气象科普辐射全省、惠及大众。 3)资源共享,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加大合作共赢力度,实现气象科普资源和公共资源共享共用。坚持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共同推进,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气象科普产品质量,借助新媒体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3.2 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发展思路 切实结合河南实际,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气象为农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打破部门界限,破除思想条框,横向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联合各部门、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气象科普,纵向以中国气象科普体系为技术支撑,逐渐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人才队伍、丰富气象科普资源、完备科普评估体系,优化气象科普发展环境,通过开展气象科普“四进”活动,即气象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培育气象科普产业市场,逐步实现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 1 1 ]。 4 新形势下河南省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策略 1)优化组织领导,建立体制机制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健全气象科普财政投入机制,要健全气象科普组织机构体系,建立气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部门合作,发挥科协、教育、农业、水利、文化、卫生、旅游等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通过联合发文、开展活动、共同投资等途径实现气象科普大联动。各级气象部门要将气象科普纳入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中,明确省、市、县气象机构的气象科普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气象学会要设立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吸纳科研机构、高校、业务单位等建立气象科普网络。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普政策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气象科普发展环境。逐步建立科学的气象科普评估监督机制,达到预期气象科普目标和成效[12]。 2)整合气象科普教育平台,创新科普产品研发。充分利用已有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校园气象站,推动教育部门和本地区气象科普平台建立密切稳定的联系。整合气象科普网络平台,对气象科普资源进行分类和模块管理,加强和社会其他科普平台的融合,建立气象科普和大科普的联动机制。以公众需求为引领,针对不同的受众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如针对学校特点,开设气象科普课堂,针对农村特点,建设农业气象科普大屏。在当前泛在教育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开发科普游戏、动漫和App客户端,尝试结合三维模拟仿真技术研发产品,让公众在雷电、暴雨、台风等模拟空间掌握灾害防御方法[13-14]。 3)打造立体化气象科普,树立新理念。树立新的气象科普内容和传播手段理念。气象科普的内容不仅包含气象知识,还包含气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领域政策法规等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VR等新技术的井喷发展也倒逼气象科普手段立体化进程,在继续利用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图书和宣传页等传统手段的同时,更要加大动漫、游戏、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利用。新媒体下信息传播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点符合当前公众的学习习惯的改变[15]。 4)多途径建立和培养气象科普人才队伍。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的保障。首先,逐步培养气象部门业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科普意识,在考核业务工作和验收科研项目的同时,增加科普考核标准。其次,通过气象科普活动,面向各部门和学校建立一支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第三,设立气象科普专项资助项目,吸引和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气象科普研发和实施工作。第四,举办气象科普培训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普工作经验,提高气象科普人员的业务素质。 5)打造气象科普活动品牌,提高影响力。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和全国科普日等关键节点,协同全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组织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广泛开展面向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普活动。扩大“气象科普大学生河南行”“QQ气象家庭探秘”“10+1气象科普课堂”“豫见气象”等活动品牌影响力的同时,继续打造一批公众参与度高、接地气儿的活动品牌。 参考文献 [1]汤乐明,苗润莲,胥彦玲.新形势下背景科普工作的发展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18-120. [2]钟礼伟,梁妙之.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96-98. [3]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Z].2002-6-29. [4]覃峥嵘,李耀先.广西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98-100. [5]许小峰.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路径[N].学习时报,2013-4-15(010). [6]李泽春.我国的气象灾害及科学防灾减灾[J].中国应急管理,2007(7):22-27. [7]赵斐苗,王建国,杨国锋,等.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110-114. [8]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刘波,任珂,康雯瑛.气象科普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论述——先导性、桥梁纽带和补充性作用[J].科技视界,2017(12):59-61. [11]骞少禹.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7):131. [12]許小峰,等.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57-72. [13]周荣庭.现代科普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报告[R].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14]任珂.气象科普产品开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索[J].科技传播,2017,9(9):77-79. [15]王海波,徐嫩羽.发达国家网络气象科普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传播,2015(1):167-1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