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理财新闻版编辑的“盲点”
范文 杨忠升
摘 要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面对的行业众多,除了具备新闻素养之外,还要对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媒体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都市生活类报纸理财新闻版编辑在工作当中,存在着类似于眼睛里的“盲点”,包括对资本市场走向判断失误等,这是编辑由于自身能力所限而无法掌控和克服的客观存在,需要想方设法缩小和消除“盲点”区域。文章通过研究生活类媒体理财版面的编辑工作“盲点”,分析其存在形式和成因,探索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 理财版;盲点;报纸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038-02
每个人都有盲点,从生理学上讲,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称为盲点。因为盲点是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这个地方人眼没有视觉细胞,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不能引起视觉。同样,理财新闻版编辑在工作当中也存在“盲点”,包括对资本市场行情走向判断失误,对于稿件中的采访对象无法准确评估其专业水准等。这是编辑自身无法掌控和克服的客观存在,需要编辑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尽可能缩小和消除“盲点”区域,才能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准确、更有价值的操作建议。
1 理财版编辑“盲点”形式
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理财新闻版面并不是像专业财经媒体那样“高精尖”,主要关注股票、基金、黄金、外汇等主要投资产品,编辑版面过程存在的“盲点”区域也是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股市大盘或者基金、黄金、外汇等的走势方向预判错误,本来是要继续下跌的走势,见报标题却是有望继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进行错误的买卖操作。例如《青岛早报》2014年4月21日25版见报头题稿件“优先股沪港通护航IPO第二季”在预测股市走向方面有出入。这是新华社发送的财经稿件,头一天晚上被编辑采用上版,主要内容是第二轮IPO临近,优先股、沪港通将引入增量资金对冲IPO“抽血”,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要注重公司质地,以免碰上业绩迅速亏损股。显然,此稿的主基调认为大盘走势会相对乐观,但事实上当天股市出现低开冲高又跳水的震荡大跌走势,让股民很失望。
记者采写的理财新闻稿件中,编辑对现场状况了解不透,对一些采访对象不熟悉,对其专业水平及可信度无法评估,对其观点正确与否方面必然存在盲区。新闻传播领域长久以来希望招聘多专业的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兼顾到新闻从业者和所面对专业领域的契合度,尤其是文科生在采写新闻中,需要面对大量理工科、医学、财经类稿件,专业素养脱节严重。
从网络上选用的外报理财稿件时效性至少差一天可者更长时间,可当天的行情必然有变化,稿件难免有过时之嫌。但在报纸的编排过程中,我们有无法避免选用“他山之石”,这一点短期之内还难以解决,除非拥有庞大的采编团队。
2 理财版编辑“盲点”成因
对应于理财版编辑“盲点”的存在形式,可以大致找到其形成原因。
众所周知,影响证券市场荣枯的因素太多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基本因素,甚至自然学说,刮风下雨也都有关系。也就是说,资本市场的行情波动其实是不可预测的,惟一能够确定的是它在波动,大盘的走势实际是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心理活动影响作用产生的结果。即使是资深的专业分析师、投资顾问或者理财师都无法准确无误地断定出股市、基金、黄金、外汇的后市走势,毕竟左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预测大势动向一般要用到技术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再加上行为心理学分析,这三方面可以说都是理财版编辑的“盲点”区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对大势的走向出现误判在所难免。
记者采写理财版面稿件自然下了一番功夫,不过,无论稿件写得多么精彩,毕竟编辑不在现场,没有感同身受,在后期加工处理时难免存在“盲点”区域。新闻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记者是不是关注到了方方面面等有时会让编辑心里打鼓。还为,被采访的对象是什么身份背景,有什么样的工作经历,是否具备专业一定的水準等,这些都不是编辑所能掌控的“盲点区域”。由于不熟悉文中被采访对象的情况,编辑不能像记者那样面对面交流有所了解和把握。
和讯网、新浪财经、网易财经、中财网等各路财经网站信息量巨大,理财新闻丰富各有特色,具备一流的专业实力,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理财新闻版从上述财经网站获取一些精彩新闻是必须的,毕竟记者们写的稿件数量有限,版面吃不饱必须请“外援”。新华社稿件自然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尤其是一些重镑深度分析特稿很有价值。不过,跟报纸一样,财经网站及新华社当天发布的新闻基本上是头一天发生的,当天晚上采用过一天见报,难免过时一天,可行情动态变化是时刻都在发生的,这就成为编辑的“盲点”之一。
3 理财版编辑“盲点”的防范
无论如何,生理学上的盲点是客观存在,人们要做的是必须勇敢面对它,只要及时地变换几个角度去看,盲点立马就消除了。同样,理财版编辑的“盲点”也是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必须冷静地正视它,想方设法缩小和消除“盲点”区域。对应于理财版编辑“盲点”的形成原因,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法。
3.1 提升理财版编辑的财经专业素养
实事求是地说,理财版编辑跟地方新版、国内国际时事新闻版、文娱体育版编辑相比确实存在特殊性,专业要求更强一些。假如你不懂得资本市场运作机制,不了解股市、黄金及外汇投资交易操作规则等,你就根本没法选用和编辑理财版稿件。因为市场上永远存在上涨和下跌、做多和做空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于后市行情走向大家的看法必然有分歧,不然交易也就不存在了。
到底理财版面观点应该看多还看空?个人认为,编辑需要加强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交易操作实战,一方面让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本人已经通过证券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对证券基础理论知识和交易操作规则等都充分了解,至少达到了内行看门道的水平,而不是外行看热闹。同时要不断地了解掌握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个股期权等新业务知识,这样版面内容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作为编辑必须做到把市场上的多空观点做分类梳理,辨听主流声音,尽可能把知名度较高、相对准确率较高的业内机构观点刊登在报纸上,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列出看涨和看跌的理由,供投资者参考借鉴,让股民自己决断如何操作。
对于一些影响资本市场走向的突发事件,编辑需要在版面上为投资者客观、全面地解读,包括对板块个股的影响,不能以偏概全。此外,市场行情的波动本质是群体心理情绪波动造成的,编辑必须了解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行情走势为何总是涨过头或跌过头,还得适时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利好或利空因素等。
举一个成功的实例,2013年4月4日《青岛早报》“第一理财”专栏16版头题“黄金白银看样都疯到头了”是本人当年制作的最精彩标题之一。因为早报是提前一周预测到黄金即将大跌的媒体,当时建议投资者操作上保持空头思路。果然随后黄金从1?600美元/盎司附近破位暴跌至1200美元。这个好标题与编辑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及盘感是分不开的。
3.2 及时弥补编辑与采写过程的脱节
编辑在后期加工处理理财版新闻稿件内容时存在“盲点”区域很正常,因为你不可能像记者在现在亲身感受,这就需要编辑与记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需要编辑对记者的继续追问等,尤其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处理。对于采访对象的一些观点,编辑应该勇于质疑,甚至可以再跟记者联系过的采访对象电话沟通,核实其观点。同时可以侧面调查落实一下相关专业水平和工作经历等,尽可能确保版面上采用的是资深业内人士的观点,而不是一些毛头小伙或徒有虚名人士的观点,以免影响到报纸的公信力。
作为一名财经新闻从业人员,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之后,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培养良好的信息解读能力。在工作实践中,采訪对象等资源是可以积累储存的。比如《青岛早报》曾经举办过几届实盘炒股大赛,比赛中涌现出不少民间高手,经过核实确实有真功夫,此类高手就是值得积累储备的采访资源。
3.3 及时关注财经领域的发展变化
对于选用财经网站或新华社的新闻稿件存在难免过时一天或者数天的“盲点”,理财版编辑可以让记者做落地报道或跟踪调查,及时把当天的行情动态变化补充到稿件中,注意对内容适当做一些调整。这方面需要编辑时刻关注资本市场行情动向,关注其变化发展。幸运的是,现在手机里有很多行情软件,可以即时查询股票、黄金、外汇等行情走势图,编辑可以随时查询核实了解。当然,一旦行情出现重大变化,有些稿件明显滞后就不可能再用了,编辑必须坚决舍弃。
参考文献
[1]高菲.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128.
[2]贾峰.“互联网+融”思维——谈互联网逻辑下纸媒的“生态再造”[J].科技传播,2015(4):154-155.
[3]张栋梁.探讨财经类新闻采访及新闻编辑写作的要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246.
[4]麻顺斌.传统纸媒周末版的转型探究——以《青岛早报》新开设周末版“星期天”特刊为例[J].电视指南,2017(6):160.
[5]张元春.经济新闻编辑中数据的运用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5):162-163.
[6]陈致中,王欢.财经类新闻报道之可读性与传播效果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15,37(5):40-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