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在体育赛事公用电视信号制作中讲好故事 |
范文 | 王格胜 摘 要 高质量的赛事公用电视信号,是包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和公用电视信号制作专业性的不断提升,公用信号既要记录过程、表现运动本身的竞技魅力,也要讲好故事、展示赛事参与者的丰富情感。在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讲好故事,就是要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和精巧的画面组合,捕捉比赛细节,解读比赛内涵,透视人物情感,讲好比赛故事。 关键词 体育赛事;公用信号;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83-03 毫无疑问,即使在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竞争局面下,在传播包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所有媒体中,电视的影响力仍然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代表体育节目制作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准,能体现国际先进制作理念和方式,并被世界范围内广大观众认可和接受的国际公用电视信号,是电视传播成功的重要保证。 虽然大型体育赛事的公用电视信号制作,有一整套严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模式,但随着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竞技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比赛对抗程度更加激烈、以及电视观众对体育赛事更多更深的了解,赛事公用电视信号制作显然不能停留在竞赛的表层和人物的浅层,只满足于记录比赛的过程和结果,而应该利用精确的镜头切换和组合,以及慢动作回放,提供更详尽的赛场信息和更丰富的比赛内容,体现比赛内在的戏剧性,提升体育赛事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运动员拼搏精神对观众的感染力,达到高质量信号前提下富有情节性、故事性的转播目标。 如果说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和世界杯,可以比作一部构思精巧、高潮迭起、精彩不断的鸿篇巨制,比赛的进程则是故事展开的最大一条主线。公用电视信号制作就是要本着“公正和平等”的原则,用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将运动员的“运动”和“情感”呈现给全世界数以亿计甚至数十亿计的受众,让他们在“阅读”比赛的同时,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在公用信号制作过程中,讲故事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了衡量公用信号制作团队和导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1 了解、熟悉体育项目特点和规律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体育电视界有一个很精辟的说法:用镜头“好好”讲故事,是态度问题;用镜头“讲好”故事,是技术问题;而用镜头“讲一个”好故事,则是情怀问题。所以,要在公用信号制作中讲好故事,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要了解、熟悉所负责转播的体育项目,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先進的电视转播技术,在态度和技术上首先过关。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对奥林匹克运动有足够的热情,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深层次的理解,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崇高的荣誉感,从而在境界上达到“情怀”的高度。 实际上,国际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每届奥运会前向全世界招聘公用电视信号制作团队时,基本上都会遵照优势项目国家制作团队优先的原则,即尽量让来自优势运动项目国家的团队,承担该项目的信号制作。因为,作为本国的优势项目,必然国内该项目的赛事多、水平高、人气足,制作团队转播的机会也多,对项目熟悉的程度和投入的感情也不同一般,在确保信号制作质量的基础上更容易讲出精彩的故事。例如,澳大利亚长于游泳、日本精于柔道、韩国专于射箭、英国钟情于赛艇等,中国最熟悉的当然是给国人带来无数荣耀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 除了对体育项目的特点和规律了然于胸之外,制作团队特别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导演,还应该对该项目的夺标热门运动队和运动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明星运动队和运动员本身受到的关注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在比赛这条故事主线里,他们登台亮相的机会也多,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在金牌争夺战这样的高潮大戏中出场。对他们的技战术特点、历史战绩甚至个人成长经历、社会背景有越多的了解,就越有可能在信号制作中融入人文的元素,把故事讲得丰满鲜活。 总之,制作团队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所负责项目的运动规律,熟悉该项目的特点、竞赛规则、比赛节奏和明星选手,才能把握住比赛重心,设计和制定出最优化的电视转播方案,用流畅自然的镜头语言“讲好”故事,并把故事讲得富有情感引人入胜。 2 掌握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是讲好故事的保证 对于如何在信号制作过程中凸显“公平和公正”“运动和情感”这一核心理念,国际奥委会下属的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在向每个制作团队导演发布的《制作手册》中,做了如下明确的阐述。 1)要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每一位奥运参赛选手进行绝对公正、平等的报道。 2)要用准确的实时画面和恰到好处的慢动作重放,生动讲述富有内涵的比赛故事。 3)无论是实时,还是慢动作重放,要多角度地对每一位运动员的动作做紧凑、富有张力的拍摄。 4)通过音频、音效系统体现出各奥运比赛项目声音上内在的细微差别。 5)适时使用图形清晰、信息准确的字幕。 6)合理调度机位,根据统一的制作流程和标准拍摄颁奖仪式。 7)充分表现奥运比赛内在的戏剧性,提升观众对运动员所做出努力的理解和赞赏。 这样的制作标准,把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的层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在制作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信号基础上,要充分表现比赛内在的戏剧性,实现富有情节性、故事性的赛事转播,让电视观众在关注比赛进程的同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洞察运动员的内心世界,从精神上与奥运选手的拼搏向上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无疑是讲好故事的保证。在公用信号的制作中,导演不仅要对与观众交流的“语汇”——画面和音响尽在掌握之中,更要精通“语法”——镜头间排列、组合和联接的手法、技巧和规律。因为富有戏剧性的环节既是体育比赛所蕴涵的,同时也是通过镜头语言的重新组合而诠释出来的。 体育比赛的魅力,就在于比赛过程中扣人心弦的激烈对抗和跌宕起伏的瞬息变化,比赛中几乎每一球、每一分、每一局,运动员都在与对手斗智斗勇,想方设法控制局面占据主动,或摆脱对手的控制变被动为主动。比赛双方此起彼伏的局面转换,在结果上不仅导致比分的变化,也必然带来了双方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名优秀的导演,要善于运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和精巧的画面组合呈现这种变化,通过捕捉比赛细节和选择典型动作勾勒出戏剧性情节,解读比赛的内涵,折射出人物情感,从而打开故事情节、讲好比赛故事。 尽管时隔多年,相信很多中国观众还会对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绝地反击,完美登顶的经典胜利记忆犹新。而中国队主教练陈忠和也以面对险境时从容不迫的微笑征服了无数球迷,并被认为是中国队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转播镜头中,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无论是中国队打出漂亮的战术进攻还是出现失误,电视观众都会在他的脸上看到从容淡定的笑容。陈式微笑给了队员们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蕴含着克敌于从容淡定之中的力量,成为中国队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而他的对手俄罗斯队主教练卡尔波里,得势失势时总是喜怒于形,在场边不时声色俱厉喝斥队员,他的焦躁无疑让队员背上了患得患失的包袱,从而导致紧张失常、出现连串的失误。 比赛暂停时两国教练的对照更加鲜明,陈忠和显得胸有成竹,总是以平缓的语气向队员面授机宜。而卡尔波里则是以愤怒咆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队员表现的不满,队员脸上全是木然表情。在转播当中,导演就有意识地使用“对比”手法,跟拍两位主教练的举手投足和面部表情。并通过画面的串接,来反映教练指挥与队员发挥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所有镜头语言组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精彩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在比赛中如果说实时拍摄的画面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那么,慢动作回放画面的“放大”与叙事铺垫结合在一起,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随着高速摄像机和EVS技术的广泛使用,如今的公用信号制作中,几乎一大半的机位都是为慢动作回放服务的。不同角度的机位从内容上给慢动作回放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既为观众释疑解惑,也凸显运动美感,这些具有视觉震撼力的“时间特写”把比赛细节放大的同时,也帮助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作为公用信号组成部分的赛后慢动作集锦中,画面的组合更是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串联出一个浓缩精华、主题鲜明的故事,并让整个故事在高潮的氛围中画上圆满句号。 总之,随着电视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双方选手之间紧张精彩的对决,观众除了纯粹观赏比赛外,对赛场上更多细微处、人性化的东西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原来粗犷式的电视制作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观众越来越精细化的欣赏要求。公用电视信号导演的工作,就不能只停留于纯粹技术层面的“呈现”,而應该是“融合”的概念,要充分调动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用心去捕捉赛场上的细节,并熟练运用蒙太奇手法切换、串接画面,尽量把赛事内涵展现给观众,让比赛变得“有血有肉”的同时,帮助观众清晰而流畅地感知比赛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领略到体育的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在魅力。 3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讲好故事的关键 体育赛事公用信号高标准、高规范性的要求是世界大赛公用信号专业化、国际化和通用化的基本保证。国际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通过采用类似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方式,来保证信号制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此前提下,切记比赛的本质依然是“人”,而人物恰好是故事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讲好故事的关键。为此,国际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将“运动和情感”作为与“公平和公正”并重的核心制作理念,要求信号制作者“对每一位运动员的动作都要做多角度、紧凑、富有张力的拍摄”,深入、生动地表现人物情感,提高转播的观赏性。 运动员是赛场上的“国王”,他们,是镜头语言讲述的故事中理所当然的主角。选手们在场上“厮杀拼争”的激烈场面构成了公用电视信号采集的主体内容,而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所宣泄的喜怒哀乐,与千变万化的比赛气氛密切相关。作为公用电视信号的导演,除了从运动本身的技术、技巧的角度将比赛完整呈现给观众之外,还应该追求一种人赛合一的境界,通过近景、特写镜头和回放画面展现运动员情绪上的起伏变化。 近年来“故事片”式的赛事转播理念受到体育电视界的推崇,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堪称这种转播理念的经典之作。在那场比赛转播中,为了传神地表现比赛双方的情感细节,导演将每一个机位的功能运用到淋漓尽致,通过这些机位的近景和特写镜头聚焦于人,突出细节、表现情绪、制造悬念、烘托气氛,生动地把运动员在赛场上龙争虎斗的精彩场面,运动员微妙的神情变化传达给了观众。不论是中国选手王皓初次面对这种生死大战心理准备不足,稍显紧张的状态,失误丢分时出现短暂的茫然表情,还是韩国选手柳成敏放开手脚玩命搏杀,气势逼人的斗士形象,都深深地烙刻在观众的脑海里,增强了这场比赛扣人心弦的力量。 除了场上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现场的观众同样也是比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比赛局势和激烈程度的变化,他们与运动员之间一直保持着积极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在转播中表现这种互动和交流,既能让电视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比赛的魅力,又能体会到冠军的来之不易和胜利者的自豪与荣誉感。更可以使他们真切领悟到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内涵,体会到每一场胜利、每一块金牌绝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荣誉属于个人,更属于团队、民族乃至国家。 4 结论 总之,“人”是体育比赛本质和核心所在这一事实,决定了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人为本是对运动员的尊重、对他们付出努力的肯定、对体育精神的弘扬。如同精彩故事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离不开人物典型特征的刻画一样,在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也只有将场上“人”的个性展现得更加清晰,把“人”的文章做足、做活、做出深度,才能将比赛的内涵完整得呈现给电视观众,镜头语言讲述的比赛故事也才能吸引并打动受众,给他们带来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享受。 参考文献 [1]任金州.马国力.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杨斌.任金州.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指南[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程志明.浅谈奥运会电视国际公用信号制作理念和标准[J].现代电视技术,2006(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