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清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阅读的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对于传统纸质阅读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也使得传统出版业编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这也为传统出版业的运营系统重构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出版业;编辑;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4-018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一场变革,在数字化阅读的冲击下,传统出版业必须要进行转型和升级,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以读者为本,适应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从根本上对传统编辑进行革新,这是当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遇到的困境 1.1 传统出版读物从大众走向小众 在传统媒体时代,图书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出版社成为了中国精神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对于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较高的掌控力,读书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活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特别是当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单纯的纸质书本阅读慢慢的转变为电子阅读和语言阅读,这也给传统出版物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纸质读物的阅读也逐渐变为了一种独特的小众文化[ 1 ]。 1.2 传统媒体出版机制失灵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出版业还是一直沿用传统出版机制,这种传统的出版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无法很好的实现社会最大化配置的状态。传统媒体出版机制失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出版社稿件来源机制老化,传统出版业主要是通过人工电话约稿或者作者投稿这两种模式,但是人工约稿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是信息时代,很多的作者更加倾向于在网上投稿,而目前很多传统出版社却没有开通相关的网络投稿途径,从而流失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第二,传统媒体出版用人机制老化,目前很多传统出版社还是一种沿用传统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政企不分、党政不分,实行平均分配,按照工作年限晋升,这非常不利于新晋人才的培养。 1.3 传统出版编輯人才后备力量不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传统出版社拥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优秀编辑人才,他们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为读者提供时代所需的精神文化食粮。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受到电子媒体的影响,传统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来传统出版业的待遇就远不如其他企业对于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导致传统出版社面临着人才补给严重不足的困境,这也会对传统出版社图书的营销策划的有效性实施和图书出版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机遇 2.1 推动出版产业链的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出版业的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分解,这也就意味着,传统出版业不仅要和同行竞争,还需要和新媒体抢夺市场和客户。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传统出版业的传播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化的出版理念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2 ]。 另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各种文学作品也可以以文字、语言和影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相应的阅读方式,这种便捷性和多维度的阅读模式逐渐受到读者的青睐,也更加适应现代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与此同时,这种立体化的阅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版社产业链的发展。 2.2 为传统出版社回归阅读主体地位提供有利条件 在新媒体时代,虽然网络上的读物较多,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但是读物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作品都是个人发布的,在内容上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审核,缺乏相应的编审过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思想和身心造成一定的危害。这也使得在这个网络读物充斥阅读市场的今天,很多的读者却发现“无书可读”。这主要还是因为如今的阅读市场缺乏优质的书籍,而出版社编辑在很多读者的心中是专业性和知识性较高的职业,虽然电子阅读也能够在有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但是仍然无法代替传统纸质书本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网络读物的质量却非常的令人堪忧,这也恰巧为出版社回归阅读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 3.1 转变传统思维,拓宽发展思路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出版思维和模式,转变传统思想,拓宽发展思路[ 3 ]。 首先,传统出版业编辑必须要提升自身对价值信息的快速判断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来源呈现出多头、离散的特点,信息更新速度也非常的快,面对这些海量和碎片化的信息,人们会非常容易对信息出现倦怠感,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业编辑必须要具备从多元信息中快速判断和选取适合自身出版领域的、能够吸引读者关注的信息,这样才能够使得传统出版读物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下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习惯。 其次,传统出版业编辑还需要开发能够和新媒体时代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在新媒体时代,市场需求才是推动图书出版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互动阅读。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下,读者越来越注重图书作品的质量,这也就要求传统出版业编辑必须要更加注重图书的策划环节,对阅读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对图书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取舍,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图书外观的设计,并将营销贯穿于整个策划当中。 3.2 把握机遇,借鉴融合 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也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而传统出版业编辑应当要牢牢的抓住挑战中的机遇,借鉴融合,从而促进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业必须要转变传统图书出版单一、平面的呈现方式,借鉴新媒体中多维度的阅读模式,将传统出版读物以多维度、多手段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产品的立体开发和利用,丰富产品的种类,提升图书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下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 3.3 坚持品牌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要想让读者回归传统阅读,那么就必须要让读者产生对知识的崇尚和对出版社的信赖。也就是说,必须要在读者心中树立纸质图书是经过专业鉴定过的文字,是专业性和知识性的代表,是质量的保证[ 4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业要想重新夺回阅读主体的地位,就必须要做好出版的质量,坚持“内容至上,质量至上”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使得传统出版读物有别于网络读物,增强读者对图书出版社的质量信任。另外,出版社还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推动高质量的书籍出版,培养出版社特约撰稿人,参与社会读书公益活动,提升出版社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力。 4 结论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使得传统出版业编辑得发展面临着传统媒体出版读物从大众化走向小众化、传统媒体出版机制失灵、传统媒体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問题,严重制约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版产业链的发展,为传统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出版业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编辑思维,坚持品牌意识,提高编辑质量,推动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和升级,促进传统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莹莹.浅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252. [2]张蕾.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及应对策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6(5):102-104. [3]郭威.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出版业的基本困境及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5,7(17):99-100. [4]崔成山.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2(16):140-1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