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播典型人物报道的声音力量和时代精神 |
范文 | 杨雪雷 【摘要】广播报道如何让典型人物走进听众的心里,实现感染人、鼓舞人的目的?本文认为有三个要点:用好声音元素展现时代精神;通过细节展现声音的力量,讲述生动故事;在话语体系转换中,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让人物的精神在声音的表达中闪光起来。 【关键词】广播典型人物报道 时代精神 细节展现 话语体系转换 典型人物报道是广播新闻题材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感动听众的一类新闻体裁。典型人物的报道并不是人人能写,写得能感染人、鼓舞人更不容易。 作为以声音为载体的广播来说,声音的魅力是吸引听众的重要因素,听众爱听不爱听是考量新闻报道效果的最好尺子。对于广播典型人物报道,如何让人物走进听众的心里,通过塑造人物实现感染人、鼓舞人的目的?笔者认为要将人物置身于大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声音的力量,让人物在声音的塑造中鲜活起来,让人物的精神在声音的表达中闪光发亮,让人物在时代的强音中丰满起来。 一、声音里的时代精神 文无思想不彰。典型人物的写作,重要的是彰显人物的思想,特别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精神。 广播人物通讯要讲故事,要讲有思想性、新闻性的故事,通过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依托丰富多彩的声音讲述,传播精彩的中国故事。 在笔者编辑过的一些典型人物报道中,许多报道谋篇布局和文风依然陈旧,大多是“干什么、怎么干、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这样的新“八股”文风,然后穿插几段生硬的录音。书面化的文字堆砌陈词滥调,缺乏时代感,少了精气神,让人觉得内容干瘪,听来无益。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人物讲述会让人感觉与时代脱节,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并不能感染人、鼓舞人,更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了几点希望,其中就要求我们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通过榜样的示范,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来引领时代。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的广播人物系列报道《先生》,讲述了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专家学者的故事。先生们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在市场大潮强势奔袭的社会背景下,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人们生活、做人树立了榜样。《先生》的播出激起了很多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点燃了一盏明灯。 《先生》系列人物报道音响十分丰富,很多声音因为注入了精神的力量,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2017年8月14日《先生》系列之《崔岜:81岁起笔著就特殊钢百科全书》,讲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崔岜从事材料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69年,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为发展我国新型钢材做出了杰出贡献。报道中有两段崔岜先生的录音,他说:“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就四个字概括——一个‘勤奋,一个‘报国!”“搞科学研究的人,要遵守科学道德,维护科学尊严,贵在诚信自律。”这样震撼人心的精神,诞生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座丰碑。系列报道《先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质朴流畅的讲述,展现了一个个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热血沸腾,他们已经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在时刻激励着我们。 二、细节的有声表述 作为广播人物报道,相比于纸媒报道,声音更能展现文字无法表达的细节。比如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您可能会想像得到一个赢弱的病人;静寂环境里的脚步声和犬吠,您马上会想到这是深夜等。这些细节通过声音的表现,让听众有了画面感、现场感,这就是声音的力量。 广播典型人物的写作,首先要做到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而细节也往往是展现人物精神、体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不幸去世,笔者是最早赶到小岗村采访报道的记者之一。作为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挂职的干部,沈浩的去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要报道好他的事迹责任重大。笔者通过走访村里的10多户农民、大包干带头人和外来企业后,一个踏实为民、爱民如亲的形象渐渐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怎么让听众更为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这位优秀的干部?笔者抓住一点,就是“细节”。 在笔者的报道中,通过声音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八旬老人打开门倚靠在门框上,向遠方眺望。她说,那个常常来看她的沈浩总是远远地打着招呼,老人抚摸着拐杖,不断地念叨着沈浩是如何照顾她、给她送钱送物……在报道里,通过丰富的环境声还原了故事的场景,仿佛让听众看到一个优秀农村干部的举手投足。 在报道中还有这么一段:在雨中,一群庄稼汉冒着大雨,为沈浩立起墓碑,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抚摸着墓碑泣不成声。这些现场声在报道中的使用,让听众如身临其境,被声音营造的氛围感动着。 人物通讯《小岗村官——沈浩》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报道中的感人细节被多次转载引用。可见,声音对细节的表达,不仅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也增加了报道的说服力,让听众觉得报道可信、真诚。 广播就要充分彰显声音的魅力,让声音有情感,让声音有画面。广播人物通讯,就是要通过细节的有声表达,让广播人物通讯能够好听,能够打动人。 三、声音里的话语体系转换 话语体系,是传播思想的载体,是教化人心的工具。 在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对于典型人物的讲述常常是四平八稳,为了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今天,面对新媒体的兴起和受众接受习惯的变化,要实现典型人物报道的教育功能,必须改变生硬的讲述方式,构建新的话语体系。 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好评,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讲述文体——“舌尖体”。有人称“舌尖体”是多种语体风格杂揉,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感,它的语言具有符号性、概括性和表达的灵活性,还具有形象感知的间接性特点。 对于广播典型人物的写作,“舌尖体”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创新表达,是一种贴近性、生动性更强的话语新体系。只有符合人性的表达,才更能让听众接受。 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其中人物通讯听后让人觉得很真实,人情味很浓。比如2017年8月13日播出的《巡山的豹子护林的树》,整个篇幅只有500多字,却向我们完整讲述了一位护林人爱岗敬业和爱林护绿的情怀。报道语言简洁,跳跃性强。 第一段录音,“蒙旺平:当你看见野生动物被猎时那种撕心裂肺的样子,确实心痛。”而后,语言跳跃到背景交代,“背靠山林,周边民众一直是‘靠山吃山。但是,2000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六盘山全面禁伐封育。蒙旺平一家三代护林,却被有些熟人说成是拦着不让大家靠山(致富)。” 紧接着蒙旺平的一段录音也很简短明了,表达了个别村民因不理解而报复。“蒙旺平:村里人当时有的不理解还报复呢,(我人)一走就往房上撩石头,(玻璃)都打碎了。” 结尾处是字字真情的点睛之笔,“山上的树成了听护林员说话的朋友。蒙旺平:女儿和我交流特别少,确实,小时候我没有陪着(她)上过学,有些歉疚亏欠补不上。我就是把这一片林子护好,我想女儿慢慢就会理解她父亲(是)干啥事情的了。” 这篇两分钟的报道用了四段录音,每段录音言简意赅,包括口播部分基本上没有复句,每段文字不超过50字。这种短句、短段落表达,运用了类似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可以有效地增加信息量。同时,作者删繁就简,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脉络更加清晰。 这篇报道不仅语言结构力求简洁,而且人物的语言无刻意的口号化,情感和精神融入到人物语言和细节中。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专栏里的很多人物通讯都创新了话语体系,充分展现了声音的力量。这样的话语体系更适合听众的收听和理解,满足了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体现了互聯网思维。 当然,语言的创新绝不能失范。作为主流媒体,在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中,不能滥用网络语言而卖萌,新闻报道的视野、细节和句式,其实都与作者的新闻志向、工作作风紧密相连。我们常说,语言反映文风,而文风又体现作风。生动的细节和语言往往来源于记者深入的采访,而记者只有作风扎实才能采访深入。 广播典型人物报道话语体系的转换,是我们面对舆论传播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应对,也是提升广播的传播影响力的需要。在广播典型人物的报道中,话语体系的转换要在声音上做文章,要用好声音元素,充分彰显声音的张力,讲好真实而生动的中国故事,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