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文化是报纸的营养 |
范文 | 徐怀明 【摘要】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报道上下功夫,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淮河晨刊》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努力挖掘乡土文化,让报纸看得见乡音,触得着乡情,解得了乡愁,不仅扩大了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还给报纸注入了丰富的营养。 【关键词】淮河晨刊;乡愁;节日;实践 一、节日特刊浓墨重彩,主打亲情服务读者 近些年来,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一些西方节日在国内许多城市大行其道,许多年轻人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很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知之不多,反应冷淡,反而对一些西方“洋节”趋之若鹜,盲目追捧。其根本原因,既有商家在经济利益诱惑下的盲目炒作,也有一些公众的盲从心态和年轻人的好奇心理。另外,也反衬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下,在传播与推广方面存在“短板”。 《淮河晨刊》作为“蚌埠人的都市报”,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律动,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弘扬传统文化,讲好淮河故事,传播乡音乡情。从2013年起,每逢重大传统节日,开办“我们的节日”栏目,提前谋划,精心制作,倾力推出节日特刊,营造了浓墨重彩的节日气氛。 (一)《过年手册》嚼出年味 2015年2月16日,经过采编部门通力合作和精心准备,《淮河晨刊》隆重推出四叠64版《三阳开泰·2015过年手册》,《手册》兼具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为一体。版面红色基调突出节日喜庆,封面及报眉设计以祥云、圆形方孔钱、窗格、大红灯笼等为元素突出传统文化,读者捧到散发墨香的春节特刊,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分叠设计上,编辑按内容归纳,有序排列。A叠:年景。内容有过年习俗,大拜年,全市新春文化活动等(节目单);羊年与羊的知识;春节期间影视节目单等。B叠:丰年。包括新闻报道和商场资讯。商场资讯包括各商场营业时间、打折优惠信息、限时抢购信息。理财方面:理财资讯、产品、银行广告等。全市各部门、单位值班热线;尤其针对银行取款、家居防盗、返乡旅行、逛街购物、傍晚出行、爱车防贼等进行提醒。C叠:年味。美食方面:除新闻报道外,主要刊登酒店、酒水方面的服务信息;供水供电信息。健康方面:主要刊登医院门诊信息、节日健康知识等。出行安全方面:天气预报、道路交通信息;汽车方面:车市信息;汽车广告。D叠:美宅。房地产资讯及相关拜年广告等。 在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报道上,重点稿件如记者采访蚌埠民俗专家冯淮南,写出的《传统嚼出年味,弥新不变亲情》,回顾了蚌埠春节习俗的发展、演变与传承,重点突出传统节日共享天伦的亲情主题;编辑整理的《细说春节习俗: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由来已久》,细数扫尘、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守岁、拜年等习俗由来及典故,可谓端上一桌文化大餐。春节期间,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记者收集信息汇总成《让春节过得更有年味儿》;走亲访友,聚餐是过年的重头戏,记者深入商场网店,了解传统年货、土特产以及购买年货技巧,采写《年货备齐了吗》,为读者支招;经营部门还推出《萌娃拜年》,征集本地学前儿童上版面,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萌娃拜年图,为节日增添了喜气。 (二)文明祭祀让城市更清明 清明是人们祭扫、踏青的节日。每年清明前后,人们总会通过各种形式缅怀先辈,祭拜故人。老家不在蚌埠的市民总喜欢晚上到街角或十字路口烧纸,清明前后一段时间,城市到处飘着纸灰,火光重重,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安全隐患。近几年,市有关部门除加大巡查劝阻、集中整治外,《淮河晨刊》开辟《倡导文明祭祀》专版、专栏,宣传文明祭祀新风,记者采写了《百名志愿者,鲜花祭先烈》、《近千名市民选择到公祭台祭祀》、《传统祭祀用品不再是首选》、《献束花敬杯酒植株树过个低碳文明的清明如何》、《社区喊你“鲜花换纸钱”》以及评论《让“清明”更清明》等系列稿件,形成强大的文明祭祀舆论氛围,让人们在祭祀先人时,也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同时,记者采访安徽省文史馆员郭学东、民俗专家冯淮南等,撰写《清明时节话习俗——禁火寒食》,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南北祭祀习俗的差异以及清明与农耕的关系等,让人们记得住传统,触摸得着乡愁,寄托了思念,发挥了纸媒传播传统文化的厚重影响力。 (三)浓情端午香飘珠城 蚌埠乃“古采珠之地”,又称珠城,端午习俗历史悠久,端午节是江淮大地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江淮地区一年中农忙开始、外出旅游的好时节。《淮河晨刊》不失时机地推出《浓情端午——我们的节日》特刊,传递满满的温情。特刊在版面设计上采用龙舟、粽子、竹叶、香包等元素,精制报眉,精划版面,精选稿件,组织了《话端午》、《端午节吃粽子有讲究》、《外来蚌埠人回忆家乡过端午》、《网友晒端午“独家记忆”找寻节日文化魂》、《热线互动话端午》等知识性、娱乐性、贴近性较强的新闻稿件,以温情传承历史,以知识启迪读者,以氛围打动人心,使传统节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二、传统节日潜藏商机,读者商家报业共赢 记住乡愁的报纸,除了能很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打动人心赚取阅读率外,也能获得利润。众所周知,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和动力转换节点,商家的广告投放意愿趋弱,且投放媒体分散、多元,要想拉动投放,就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加强新闻策划和经营策划。《淮河晨刊》靠一次次节日策划完成了广告的稳定增长。 2015年《三阳开泰·过年手册》共出版64个版,在设计版面时,就充分考虑经营元素的切入,例如在D叠《珠城家园》版推出《回家·过年》系列版面,结合农民工返乡置业,与各房地产公司联合造势,主打温情牌,并对一年来蚌埠房地产市场进行回顾,发布《春节期间全天候购房指南》,拿出优惠政策助力“返乡置业”客户群,开展团购最优惠活动,吸引在外挣钱、回乡置业人群的关注。针对春节期间资金流量大的特点,广告部门还与全市各金融机构开展《新春送好礼财星迎到家》惠民活动,金融部门向全市客户拜年,并推出理财产品,企业形象与业务推广兼具。其他如旅游、商业、酒店等行业也纷纷加入《过年手册》,实现春节特刊广告开发40多万元的经营业绩,在低迷的市场背景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中秋节前夕,《淮河晨刊》推出《团圆·中秋特刊》,设置动态、提醒、亲情、习俗、赏月、美食、养生、市场等版面,在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信息的同时,吸引商家参与特刊宣传,实现广告开发18万元。 三、“我们的节日”没有止境,弘扬传统不遗余力 实现中国梦,要依靠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要依靠文化等软实力。越是传统的、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作为地方媒体,“我们的节日”策划很好地抓住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回归传统、向往亲情的心理需求,达到多方和谐统一。回顾《淮河晨刊》关于“我们的节日”专栏、专版的创办,有以下三点值得总结: 一是要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建设,夯实文化软实力,尽一份地方媒体应尽的职责。 二是围绕地域特点,地方文化,地方历史,说好地方故事,传承地方风物,呵护记忆,以乡愁为媒体营养,多些人文情怀,做强软新闻,增加读者对传统纸媒的粘性。 三是架设年轻读者和老年读者,本地读者和外来读者,城市读者乡村读者人文互鉴的桥梁。当前报纸读者老年化,老年读者苦于历史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断层,缺少记忆载体,而报纸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同时,随着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一些外来人口也能通过报纸了解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达到一沓报纸解乡愁的双重效果,也使得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中,在人口流动中,文化互鉴,不被人为割断乡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