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报纸微博的关系传播探析
范文 刘博文+姜云峰
[摘要]报纸微博是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延伸,是新旧媒介融合的代表。微博对话的展开来源于“传一受”双方的互动,微博发布内容与时间的特征基于理想的传播预设,但读者基于多种原因的误读、错读使得这种理想关系破裂,因此媒体需要搭建新的对话形式,即通过把读者评论主动纳入自身文本的行为,建构起平和、理性的网络对话空间。
[关键词]媒介融合;微博;互动;对话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时代下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研究——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客户端为例”(项目编号:201510320006);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20006Z);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08)。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具有更为突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对话性,这种双向的信息流动使新闻传播模式也发生改变。“传统媒体与微博客的媒介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传统媒体已在寻求与之融合的发展之道”。在横向上,“人们在微博对话中拉近距离,建立亲切关系,在建立了关系的对话中分享对话的意义,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加强了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互对话,形成新的对话机制;在纵向上,其又打通文本前后语境,展现了文本丰富、多元的意蕴。
一、报纸微博的对话行为
从2012年7月22日发布第一条微博,截至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粉丝数已达4574万之多。在“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传媒集团下属报纸融合传播排行榜”等榜单中,人民日报官微均名列前茅。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期间发布的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分析其对话行为的先行基础。
(一)内容上的“可写性文本”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S/Z》中提出两种文本的观点,“可读性文本”是固定的文本,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它。与之相对的“可写性文本”是“具有动态变化功能的文本,它可以被重写、被再生产、再创造,其意义和内容可以在无限的差异中被扩散”。
在这两个月发布的微博主题中,社会类占41%、生活类占25%、政教类占12%。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社会新闻有所侧重。同时,生活类主题微博能抓住新媒体受众的特点,贴近生活,突出了其人文关怀和民生意识。这些社会民生主题正是类“可写性文本”,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文本消费者,因为家长里短的社会伦理纠纷的意义本就不是先验、确定的,它允许旁观者以多种方式进入文本解读。这类新闻微博可供读者评论、重新书写。网友可以选择从自身经验出发来评价此类社会类新闻,多种观点可以并存,并互相讨论。
(二)时间上的人性化
“在场与否”不再是交流形成的先决条件,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使人们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发布时间上看,在2015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这61天里,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共发布微博2359条,10月日均38.5条,11月日均38.8条。采样阶段中的日发布数峰值在11月14日,对#巴黎枪击爆炸事件#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使其当日发博数量达到50条。平均每小时更新2~3条,发微博最多的时间段为18:00~19:59。
人民日报微博信息更新及时,根据网民的媒介使用习惯和规律,在内容发布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上午8点到下午2点,下午6点到晚上12点都是微博用户活跃的黄金时段,在这些时段,人民日报微博发布比较密集。当遇到突发事件,还会调整不同时段的发布频率,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读者对话反馈特点
传统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传递,读者对信息的解码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除非面对面地交流,否则他人无从得知个体的理解情况。网络的出现,赋予每个能够上网个体以话语权。读者评论与微博文本得以在同一界面同时出现,“两种并列的文本、陈述发生了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称之为对话关系”。通过读者的评论,展现出的是读者理解与作者意图的不对等现象,即产生了意义缝隙,于是误读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中的一种常见状态。
(一)身份的匿名性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线上空间,读者能够以各种临时身份进入其中。网友身份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带着面具上网,各种身份的选择都基于自由意志。这种自我选择的身份同时也遮盖住主体性,因而其必须依靠各种话语来构筑自我形象,即在交流互动中重新确定某个特定身份。这一方面消弭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之分,无论高低贵贱,只要有表达的愿望,都可以通过微博来发布、交流信息。但是这同时又是话语权重新分配的地带,越是夸张、极端的言论越是博得眼球经济,无序的语言暴力也可能在此野蛮生长。
(二)文化的多元性
媒体微博受关注度高、其角色意识强烈,其模式化的行为方式有碍于互动的创新力量,因此“在微博互动中,占有现实社会主导话语权的媒体、‘名人,或将部分地失去他们作为‘意见领袖的地位,微博空间也将因此成为一个更加平等的互动空间”。报纸媒体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而读者却可以来自各行各业各地,其可能深受某个亚文化的影响,且因自身的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价值诉求和审美喜好。这种文化主流与支流上的交汇往往表现在微博对话的交锋中。
(三)立场的抗拒性
抗拒式的解读是对报纸微博中各种潜在意味进行关注,网友聚焦于某些突出的符号,如对医患关系和婆媳关系等进行想当然的揣测与解读。其出于对现实生活的猜测、不满与愤怒,割裂了微博原文语境,把它纳入到自身视野进行考量。这些脱离原文语境、挑拨发泄情绪,激发言语冲突的“二元对立”话语,容易造成读者群体意识上的混乱与仇恨情绪,其链式反应不容小觑。
(四)解读的群体性
越是开放的系统,越是无法提供现成的答案。“地球村”的实现是以媒介技术手段的发达来完成的,但是媒介通讯并没有使人彻底摆脱对于信息的混沌状态。个体并非“原子化”,与群体相反的意见会把个体从各种社群关系中剥离,造成个体的无助感。大多数网友为了避免这种压力,或者本身也缺乏独立的思考,于是就采用社会提供的现成规则,接受事先安排好的解释。读者接受的意义也是别人所提供的阐释,个体就这样被裹挟进群体,使得解码结果趋于一致。
三、双边互动的重建
“网络只是为更加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对话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它并不能保证交往对话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交往的理性特征”,读者或主动、或被动地错位理解导致了原对话关系的破裂,这就使得报纸媒体急需建构一种新的对话互动模式。这里的对话不仅是字面意思上的交流与沟通,更是双方社会身份之间的互动。
借助这些读者评论,报纸媒体一方面可以倾听民声,了解受众兴趣爱好和心理活动,以便适应读者需要,多推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新闻类型;另一方面也具有沟通民意,形成网络理性的讨论空间,从而引领读者关心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是绝对的。如人民日报微博的“微议录”栏目。在转发某个新闻微博的基础上,搜集若干网友的评论作为正文。其中还会@该网友,一方面体现了信息的互动,使得读者的地位得到承认,另一方面也是释放评论真实性的信号。这里选取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中的若干标题:[微议录:让诚信成为一种平常]、[微议录:美丽,更在于心灵]。正是借助对公共议题的讨论,鼓励与倾听读者评论,积极建构和谐、理性的网络讨论空间,使得平和、理性的语言得到传播。
同时人民日报官微也充分利用各种图片、表情等副文本进行阅读暗示,如拇指、笑脸等表情符号。“副文本创造了可感的阅读情境,指引读者沿着新闻发布者提示的路径,完成对新闻内容的接受,尽可能地接近编者意图”。这些表情图像实质是可感知的非语言表达,具有表情语功能的辅助交际手段。
报纸媒体主动把这读者评论纳入到自身文本之中,正是基于某种现实的考量,一是对理性读者的期待,劝诫读者理性、平和的思考,这是对线上讨论空间的构建;二是新闻接受的预设结果呈现,理性的评论是新闻微博理想的接受状况,报纸媒体主动揭示这种结果,尽可能避免读者的误读出现;三是有利于报业形象的塑造,单向传播的传媒体系已是明日黄花,亲和、便民和尊重读者的报业形象才能取得读者信任,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