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
范文 | 郭 丽 新闻摄影工作者一直以来在追求着怎样使新闻图片真正成为历史的永恒瞬间。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在加强,在新闻图片体现出人文关怀,必将成为新闻摄影更深层次的诉求。 人文关怀与记者的人文素养 要把新闻摄影和人文关怀联系起来,首先要对人文关怀做一个了解,并用人文关怀的眼光去分析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才会对本题有所启发。新闻记者也只有了解并在摄影实践中逐渐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才会让自己的作品产生巨大的社会意义,并获得成功。 人文关怀定义的阐述。2003年“非典”报道后,人文关怀逐渐成为近年来新闻报道的热门词语,在新闻实践中提倡人文关怀经常被一些媒体运用。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中国摄影评论家巩志明认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人,是对其生存状况、尊严和符合人性条件的关注和关怀。 怎么看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在灾难和突发性事件等面前,可以更多地采用象征的方法来传递信息。比如在危重病房、在抢救室,如果仅仅想着给读者一个可怕恐怖的场面很容易。但真正好的照片,不但能真实反映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对事物本身的一种关怀和思考,显现摄影内在的力量和魅力,传递它本质的信息,这种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和对整个拍摄的思考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客观的镜头,主观的眼睛”,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渗透到摄影作品中去,才能引起人们去思考、去同情,或从心中感到爱的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摄影人解海龙将相机对准贫困地区的儿童,一组反映贫困地区儿童教育问题的照片,经全国各媒体刊载后,启动了“希望工程”,作品《大眼睛》为希望工程赢得了捐赠,圆了上万名儿童的上学梦。可以看出,倾注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使摄影语言甩开了以往语言的障碍,让照片走进读者的心灵,与读者交流并分享,这是摄影文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新闻报道中充分尊重我们的报道对象、充分关注他们作为生命本身在事件中的尊严感受和体验;充分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充分权衡事件披露后对于我们人类文明进程长远的影响,这就是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摄影记者应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2004年6月,11名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遇恐怖分子袭击,国内主要媒体纷纷到遇难者家乡深入采访,展开全方位报道。上海《新闻晚报》摄影记者李宁源在采访中,不能理解同行们不顾遇害者家属的强烈不满,强行冲到88岁老人面前提问的做法,在报社内部《业务交流》上撰写题为《一名新记者的困惑》一文,该报副总编胡廷楣很快写了《记者是否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该报资深编辑沈全梅也写了《也说记者的两难》予以回应。此后,一些报刊先后转载这组文章并展开讨论。这是2004年在众多新闻摄影业务研讨中,颇具建设性的讨论。一些业内人士纷纷借讨论发表看法,对一个时期以来新闻摄影界发生的许多有悖于新闻规律、职业准则、伦理道德的种种现象和事件进行尖锐的批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认为:“新闻报道要讲人文关怀,要有爱心,不尊重他人意愿,伤害其感情的采访拍摄有损于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伤害受众的最终结果是伤害媒体自身。况且,类似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范畴。” 人文关怀在评价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地位 人文关怀的定义虽然在我国的新闻摄影作品评价中近些年才被提到,但它必将成为评价好照片的一个永恒标准。 普利策获奖作品。2004年4月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洛杉矶时报》摄影师卡罗琳·科尔由于在利比里亚的出色工作获得了2004年度普利策奖特写摄影奖。普利策奖的评委说:“把2004年度普利策奖特写摄影奖发给《洛杉矶时报》的卡罗琳·科尔,奖励她敢于走进利比里亚内战的前线,以及她对冲突中无辜平民的特别关注。”可以看出,强调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是一个普遍的标准,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图片。 国内评价标准的变化。随着人文关怀在新闻摄影领域的渗透,国内对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界对新闻图片第一次明确提出“五求”的评价标准: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20世纪90年代,该标准又引入了“新闻图片的信息价值”的观点,提出了“新闻摄影传播学”的概念,认为核心在于传播效果,并强调一张新闻图片最重要的是“对新闻实质的把握和揭示”。如今,中国的新闻摄影奖项已经不再鼓励记者拍摄通过画面营造感官刺激而产生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而是将奖项给了重在表现对生命的营救,倾注了摄影记者人文关怀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新闻摄影向以人为本迈出的重要一步。只有赋予深刻思想内涵的图片报道,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像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女孩”那样,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 如何在新闻摄影中体现人文关怀 以人为新闻摄影的主体。既然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人,那么我们在面对新闻事件时,相机的镜头要始终以人为主体,发掘人在新闻事件中的喜怒哀乐,新闻事件对人及人类社会的影响。这里以《华商报》对“9·11事件”的报道为例:《华商报》的图片编辑在“9·11事件”发生后,从9月12日至9月15日依次在一版刊发了四幅关于“9·11事件”的大照片,依次归纳为4个主题“逃生—抢险—悲伤—复仇”,每天在后面的版面中做4~8个“9·11”的专版,全面追踪最新动态。这样做就是充分关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群,关注他们作为生命个体存在于那种特殊环境中的人生体验,从而令受众不仅仅是被迫接受新闻信息,而且更主要的是在接受信息时深刻地体验人生,感受生命。 以人为本的涵盖面在现实社会中更为宽广,表现为个人、群体、自然之间的健康互动、自然和谐的关系,彼此相互理解,注重人文关怀,崇尚知识、真诚、理解、和谐。体现在新闻之中,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方式,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于新闻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怀弱势群体。有相当一个时期,我们新闻界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所谓公众人物和形形色色的名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刺激性的事件,以及突发的大事件。其实,这只是新闻的一个层面,对于现代受众而言,新闻也是发现生活里的真实,关注社会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始终是大多数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可以表明媒体的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肩负社会责任的态度。一般说来,具有人文关怀的、反映弱势群体的事情较有普遍意义,也容易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它们有的是热点,但更多的是冰点,人们熟视无睹,而一旦摄影记者用图片语言表述出来,便有了意外的震撼力。 如果缺少了对百姓的活动关注,我们的新闻报道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新闻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反映社会参与生活,无疑我们的镜头就应该对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准百姓的日常生活,思想上要明确百姓身边无“小”事这个道理。离老百姓如此之近的事件,老百姓爱看,而且容易产生共鸣。 尊重摄影对象。对摄影对象的尊重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摄影者与被摄者要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很多时候,我们的采访对象多是罪犯、犯罪嫌疑人或是受伤害者,我们只有放下拍摄者的架子,才能从形式上和心理上更好地挖掘人物性格,使其真实、丰满。《中国法制报》记者居扬在谈法制新闻摄影时说,“放下架子,也许还可以创造一些交流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会儿也是必要的,因为交流意味着一种沟通、一种信任,这种沟通和信任引发的松弛有利于发现人的真实想法,而争取这种交流机会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被摄者留出空间,不要让被摄者感到只是在被榨取而透不过气来”。另外,尊重采访对象的情感和隐私,涉及未成年人时图片要做一些适当的处理。 尊重受众心理承受力。随着都市类报纸竞争的激烈态势,为达到吸引眼球,扩大销售的目的,图片因其独有的“抓人”能力被用到竞争中。记者和编辑往往部分放弃社会责任感,刊发一些过于血腥、低级、庸俗和另类的照片。当然,这其中有逐利的一面,也有人文关怀意识不够的一面。因此,面对灾难新闻或一些特殊话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于血腥和另类的图片要谨慎使用,要考虑图片的人文情感性及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做到真正贴近受众。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是对新闻摄影的一种高层次的要求。一幅在内容上缺少情感和关怀的新闻照片不会打动读者,更不会感动社会,一双没有关爱和远离生命的眼睛抓不住动情的瞬间,一个眼界狭窄和修养浅陋的摄影工作者很难和深度与思考结缘。恪守新闻为本、信息为本、以人为本永远是新闻摄影传播之要义。中国新闻摄影呼唤更多具有人文关怀,能够感动读者的好图片出现。 参考文献: 1.巩志明:《在新闻图片的编辑中注意人文关怀》,《人民摄影》,2002(37)。 2.于文国:《2004年新闻摄影综述:“平稳、理性中的跨越”》,《中国记者》,2005(1)。 3.吴磊:《内战图片获普利策奖 女记者勇敢并充满人文关怀》,http://www.sina.com.cn,2004年4月7日,《新闻晨报》。 4.李仁臣:《行动的相机——从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编辑角度谈构建大图片采编格局》,《新闻战线》,2001(9)。 5.周立新:《摄影记者的百姓情结》,《新闻前哨》,2003(3)。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