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工匠精神”打造新闻精品
范文 王国庆+童浩麟+阙爱民
作为《马氏“兄弟”跨越20年的诚信》的作者,自2016年5月被河南省记协推荐为代表全省参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作品后,我们的心和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一起起伏:或因通过一个评奖环节而欢欣鼓舞,或因评委会对作品质疑而无精打采,直至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2016年11月2日正式揭晓:我们的作品获得本届新闻奖唯一一个文字通讯类一等奖。《马氏“兄弟”跨越20年的诚信》也因此成为《河南日報》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作品。
不是每篇推荐作品都这样幸运。2016年9月2日,中国记协公布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示公告:“会议共选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289件,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8件,二等奖90件,三等奖148件。”11月2日公布的最终名单,一等奖变为40件,下降比例为16.7%;二等奖变为85件,下降比例5.5%;三等奖从148件减少为128件,下降比例为13.5%。总共获奖作品为256件,这个结果意味着有33件作品在公示后被取消。
“工匠精神”是专业素养的直接体现
平心而论,能从全国一年海量新闻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进入评选公示名单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最终被取消资格,其中必有原因。作为有幸最终当选本届一等奖作品的作者,我们从职业素养这方面来看一看新闻精品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对我们新闻记者来说,创作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又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呢?那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持之以恒,专业敬业。
具体到《马氏“兄弟”跨越20年的诚信》的创作,对于一个好的新闻题材,就是采访中不放过一个细节,写作中不出现一个事实性差错,语法标点中力求做到万无一失。2015年2月10日采访结束,到2月15日作品见报,《马氏“兄弟”跨越20年的诚信》作为新闻通讯,只有短短1300多字,都经历了哪些环节?是否体现了“工匠精神”呢?这里不妨回放一下采写过程:
比如,文章写作。2月11日,我们三名作者每人先拿出一篇,然后推选最好的一篇作为文本,2月12日由一人执笔再创作。其后两天三人闭门6次集体打磨稿件,直至作品见报。
比如,标题制作。从2月11日我们初步确定的标题《河南新疆马氏“兄弟”演绎20年诚信》,到2月14日晚,始终在关注这篇报道的时任总编辑赵铁军,决定把记述马氏“兄弟”诚信故事的通讯稿在河南日报2月15日一版头题位置刊发,并亲自提炼了文章的标题,把主人翁的原话并列作引题:河南马保东说:“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新疆马奋勇说:“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主题则为: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其间,赵铁军一个人在办公室肯定否定、来回更换了26次标题。
比如,表述细节。文章已经进入夜班出版流程,王国庆副总编辑在外地还不断地和我们就一些文字标点、表达方式进行微信交流,来回反复近百次。
“工匠精神”是业界“严”字当头的具体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记者认为抓住一条好的新闻线索,再加上灵动、简洁的语言,基本上意味着一条好新闻就呼之欲出了。其实,遗憾往往隐藏在我们的疏忽之中。比如,标点符号被一些记者认为无足轻重;比如,生造当下时髦流行的词语等等。这些思维恰恰会在关键时候让我们花大力气创作的好新闻付诸东流。近几年,中国新闻奖评审对文字、标点的要求非常严格。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对此有明确规定,即同一件作品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差错,不得获奖,存在标点符号错误的作品不得获一等奖。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主任唐绪军曾在《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一文中写道:“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在《工作报告》中归纳了文字作品差错的十大种类,即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字词误用、直接引语使用不当、代词的误用、数字单位缺失、词语搭配不当、词语重复、句子成分缺失、语句杂糅、硬凑句式。”这些文字作品差错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可以说,存在文字差错是当前我们业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如何规范使用、努力克服,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016年7月,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审核工作在北京进行,这是自2014年以来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三次“两奖”审核工作。审核委员们以“吹毛求疵”的姿态、“锱铢必较”的精神,向918件参评材料发起“挑战”,他们的目标是:确保不符合评选标准、不宜获奖的作品,止步于定评之前。
“从全国每年播发的数以亿计的新闻作品中挑出的优秀作品,必须保证零差错。”这是2016年中国记协对于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以下简称“两奖”)评审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从2014年开始中国记协对“两奖”评选工作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增设审核环节。而审核之严,前所未有。
2016年7月,时任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表示:“这样的改革目的非常明确,从全国数以亿计的新闻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如果有瑕疵,这绝对不可接受!”
“严”字是一把尺,画出的是底线。在新闻界改革浪潮风起云涌、新媒体发展形态日新月异的当下,推陈出新没有上限,专业素养却有底线。在基本的语言文字规范、新闻事实要素、报道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新闻作品,显然无法、更不能代表中国新闻行业的最高水准。“宁可奖项空缺,也不降格以求。”连续多年担任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的河南大学教授李建伟表示。
“严”也是一面旗,引领的是方向。中国记协对“两奖”参评作品严把关,就是要把不合格的作品挡出去、让真正优秀的作品评上来。如此,才能引导整个新闻界戒除浮躁的风气、承继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中国记协对于有差错的作品并不是一撤了之,而是退回原单位并详细说明缘由,使其知其然、正其行。
“工匠精神”是社会公众认可的试金石
作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记协作为评选机构制定了详细的评审环节和要求,其中,公示和举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了公示,才能算得上过硬的获奖作品。
我们的作品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9月17日,我们接到了河南省记协转自中国记协的意见函。意见函认为我们作品中存在数字用法等三处错误。为此,河南日报专门成立核查组,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周严的核查。下面是河南日报社回复河南记协的调查说明原文。该文由河南省记协转付中国记协。
关于《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一文认为
存在错误的情况说明
河南记协:
接到贵单位转来的中国记协举报《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以下简称“《马氏》一文”)意见函,我们立即成立核查组。针对意见函认为《马氏》一文中有数字用法等三处错误,经仔细研究,并向有关方面专家请教。我们认为,意见函所说《马氏》一文存在的三处错误均不成立。理由如下:
1.报纸版式规范中,版面文章的标题使用竖标题时,不能直接使用阿拉伯数字,要使用大写汉字,具体行文中则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河南日报》刊登《马氏》一文时,排版时使用了竖标题,根据版式规范,数字“20”应使用大写汉字。
案例:《人民日报》2016年9月18日要闻一版报眼位置刊发稿件,讲述残奥会中国队1天创3项世界纪录时,版式使用竖标题,标题数字使用了大写汉字。原标题《残奥会接近尾声中国队一路领跑(主题)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总奖牌数破二百枚(副题)》,具体行文中都是使用阿拉伯数字。
2.根据语法规范,在两个或多个双引号、書名号之间,一般不使用顿号,但上下文使用简称或分属不同范畴类别时,可使用顿号。
《马氏》一文中“马奋勇”“5万元”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为简称,全称为“新疆人马奋勇”、“欠马奋勇的5万元”,因此在简称“马奋勇”“5万元”时使用顿号。这样的用法各大媒体常见。
案例:《人民日报》2016年9月2日一版头题转三版文章“中国信心,以合作和共赢照亮未来”部分第十段写道:“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习近平主席在周边国家访问时的这份承诺,正一步步走进工地、厂房、码头,变成现实。
《人民日报》2016年9月16日八版文章《曲艺创作生态变化启示》一文中第二段写道:本属戏剧的“小品”,不属曲艺的歌舞、朗诵和表演唱等等,都曾被误作曲艺形式,致使“戏剧化”、“歌舞化”与“杂耍化”等创作倾向一度盛行。
3.在现代汉语中“兄弟”和“弟兄”使用语境基本相同。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286页,关于“弟”一字的用法有“弟兄”,释义为“弟弟和哥哥”。用法有“他没有弟兄,只有一个姐姐”“他们是亲弟兄”等。可见“弟兄”也可称呼亲兄弟。
另外,“弟兄俩”一词是河南等多地的民间方言和使用习惯,用来指代亲兄弟。
案例:《人民日报》2014年6月16日刊发稿件《藏族群众赚钱忙》文章第3、4、5段写道:
位于雅鲁藏布江源头的仲巴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当地藏族群众主要还是以传统的驱牛牧羊畜牧业为生。但雅迪群培和贡觉旦增兄弟俩却走出了一条“不要牛羊干生意”的致富路,成为仲巴县首个“千万富翁”。
这些年来,西藏开工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对藏族兄弟根据当地所需,于2006年春从农行贷款5万元,买车搞起沙石运输,当年就还清贷款。
尝到甜头的兄弟俩2008年又申贷20万元,开始转向藏式装修和兴建砂石厂。就这样,在贷还之间,弟兄俩的生意越做越大,拥有了宾馆、建筑公司、砂石厂等,其固定资产总值现已超3000万元。
文章写道,他们本就是亲兄弟,文章中使用了“弟兄俩”的表述。
再次表示感谢。
河南日报社
2016年9月19日
“工匠精神”是新闻记者实现成才梦想的根本途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新闻记者同样有自己的梦想,就是要有写好新闻、当一名优秀记者的梦想;要不甘于当平庸的记者,要立志成才。而新闻记者实现自己梦想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扬“工匠精神”,持之以恒,专业敬业。
新闻报道对象往往都是稍纵即逝,没有一个强烈的报道、创作欲望是写不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待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要保持充分的采访欲望和创作激情。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作为一名女同志,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写下了一篇篇以普通人物为主角的令人赞叹的新闻作品。采访林强,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行走在“麻风村”阿布洛哈村悬挂在万仞绝壁之上的羊肠小道;采访陈德华,攀援在海拔4700米四川凉山的横断山脉曲尔山,那里的巉岩绝壁平均落差2000米,坡势陡峭达60度,大雪漫飞,飞鸟难上;采访王顺友,颠簸在极为危险的邮路,山路只容一人通过,一面危崖,一面深渊。
张严平常年在“穷山恶水”中跋涉,百步九折。在记者同行受难而退,在“文字记者全部撤退”的硬命令前,她经常再三恳求,坚持进行采访,所以她经常是唯一走到最后的文字记者和女记者,所以张严平经常能够走入被访者的世界,她的笔墨常常能触及被访者最柔软的内心,她的文字总是道尽人世沧桑。“好的采访是好文章的一大半。”张严平深信这个道理,持之以恒是她一直身体力行的理念。她说自己想一辈子都做记者。
张严平坚信,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记者,“平凡人物更能深刻地反映真实的社会,不了解老百姓,你永远不懂中国的本质,他们是最有智慧、最有力量的人”。张严平描写了很多背负着重任的最坚韧的民族“脊梁”,从他们身上挖掘出人性的光辉,而这些也与她自己的理想产生共鸣。
千锤百炼,始得真金;千挑万选,方得真材。严格的标准、严谨的态度、严肃的把关,就是要推动我们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如新闻界前辈穆青所言,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近5年来,河南日报编委会一直倡导“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做一名善讲河南好故事的记者等一系列新闻报道思想,增加报纸的“热度”,拉近报纸与受众之间的“亲近度”,提升报纸的“悦读”率,进而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党报的“柔性”传播。正是在这样的报道思想引领下,《河南日报》在过去的5年时间,连续通过“以小见大”的采写方法实现了新闻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分别获得第二十三届、二十四届消息类一等奖、二等奖,新闻通讯《马氏“兄弟”跨越20年的诚信》获得第二十六届通讯类一等奖的殊荣。
在这里,我们认为,要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推出合格的新闻作品是应有之义。合格之上,才有优秀。每一名新闻舆论工作者对待自己生产的每一件作品,要在每个环节上发扬“工匠精神”,多一些再审视,敢于“自我找茬”,严格审核把关,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如此,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施 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