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勉励后学 寄语业界 抒怀言志 自勉励人
范文 在甘惜分老师逝世一周年①的日子,写点什么来纪念导师呢?我翻看与老师交往的一些物品,找到了他当年题赠的几帧字幅,又看了收入《甘惜分文集》②中的他的一些书法作品,禁不住思绪连连,心生感慨,顿时找到了要写的题目。
甘老师喜好书法,练字成了他每日雷打不动、长年坚持的一个习惯。几十年来,他在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之余,还执戟泼墨笔走龙蛇,书写了一幅幅翰墨珍宝,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③
甘老师练字,古人的名言佳句,伟人的诗文词赋,都是他书写的内容。当然,更多的是他对工作生活的思想感悟,以及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情感抒发。因此,虽说是在练字,其实也是他借以思考和抒怀的一种方式。
老师的字俊秀洒脱,别具一格,为人称道,常常成为朋友和学生们索要的佳品。每每有人去他家,他常常会主动让人选一帧带走。我的博士生中去过他家的,都会因为他的慷慨赠字而激动不已。
从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本科认识甘老师,到1978年考回中国人民大学在他的名下读研究生,再到2002年作为“引进人才”从新华社回到母校任教跟他成了同事,我与甘老师交往了半个世纪,长期受到他的教诲。这期间,我看过他练字,听过他讲字,也接受过他的赠字,而且有幸欣赏过他的许多书法题词作品。更让我欣慰的是,由于几十年所延续的“亦师亦友”[1]的师生情谊,使得我对他许多书法作品的背景及内涵有着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甘老师的书法作品有勉励后学的,有寄语业界的,有抒怀言志的,或自勉,或励人。品读这些作品,能看出老师的情怀志向、责任担当和他对后学晚辈的劝勉与期待。
一、勉励后学,孜孜不倦
2016年1月9日,我赶到甘老师家,去吊唁8日晚间因突发疾病去世的导师。一进门,我凝望着大厅墙上挂着的老师的遗像,深深地三鞠躬,不禁热泪盈眶。看着室内那熟悉的一切,似乎觉得老人家还坐在沙发上,还和我们在一起。
待坐定后,甘老师的次子甘北林拿出一帧字幅,说这是老师前几天刚写的。我上前一看,只见上书“彰前贤励后学”④几个大字,落款是“百岁老人甘惜分”。字还是那样遒劲有力,我无法想象这竟然出自一位百岁老人之手!
这帧老师最后留下的墨宝,是他遵嘱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题写的。我想,多少年来,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勉励我们要勤学上进,如今一个百岁老人,临终前还在鼓励后生们要彰显前辈德才,不断学习进取。我们几个甘门弟子看了,无不感慨老人家那诲人不倦的品德和精神!
这些年,老师的书法题词作品中有许多是题赠给作为“后学”者的青年学生的。其中有“博览群书 独立思考”,还有“勤学常思 求真务实 满怀家国”等。他常告诫学生们要“终身学习 独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他还鼓励自己的研究生多同老师交流看法,辩论问题。他说,在研究学问面前,我们都是研究生。他还说,学生如果不敢同老师辩论,就不是好学生。
“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是他为自己立下的规矩,也是对我们这些学生提出的要求。记得1978年,我考上研究生后去他家拜师,他对我说,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要争取知识更丰富些,思想更充实些。后来,我在确定了把“马克思恩格斯新闻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方向之后,他又安排我和同门同级的童兵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他告诉我们,要研究新闻理论,首先要弄清楚的应该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
于是,我们俩用一年时间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做了几千张卡片,后来编成了一本4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老师的这个通读安排使我们尝到了“多读书”的益处。因为借助读书,我们不但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观点,而且学到了他们的品德和精神,成为鼓舞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特别是由此而养成的读书习惯,使我们后来在教学和科研中受用无穷。
我身边珍藏着几帧老师给我的题词字幅,其中最近的是2015年元旦我去看他时赠我的那帧,上书“立足中国土 请教马克思”10个大字。那年我已70岁,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有30多年,老师送我这帧字,是在勉励我依旧要立足中国土地,熟悉中国国情,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方向在新闻教学和科研的路上繼续前行。拳拳之心,切切之意,包含着老师对学生多少期待啊!
我还记得,1981年研究生毕业我被分配到北京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任教。当我去向老师告别时,他拿出预先写好的一帧字幅给我,上书“百丈高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对我说,你学习很用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毕业了,一切要从头开始,希望你能够走好今后的人生路,为发展我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1981年勉励我脚踏实地从“足下”起步,到2015年鼓励我在中国土地上牢牢“立足”,30多年来,老师始终在注视着我行走的脚步,鼓励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可以说对学生,他用尽了苦心!
可以告慰老师的是,我没有辜负他的希望,这些年始终以他的教诲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进步,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我想,老师孜孜不倦勉励后学的这种精神,他的学生,以及受过他教育和影响的人都会有同感的。
甘老师自1954年从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主任的位上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担任副教授开始,在长达60年的从教经历中,听过他课的学生数以万计。特别是他1982年出版的、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奠基之作”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当年曾被确定为全国新闻战线职称考试必读书目,被列入全国新闻学专业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累计发行量超过20万册,从中受到教益者难以计数。可以说在我国新闻界,许多人都是看着他的书认识新闻,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
在同老师的接触中,看得出他格外珍惜自己的从教经历,尤其珍惜改革开放以后新闻教育拨乱反正所迎来的发展机会。1978年,他在一次给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第一届研究生上课时曾感慨地说:“我真正的学术青春是从现在开始的。”那年他已经62岁,在他看来,这一年是他学术生命的一个新起点。
正是因为这种紧迫感使得他对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抓紧学习,尽快成长。而当时我们这些同样获得了新的学术生命的研究生们,也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以“为国追科学”[2]的理念和劲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读书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1981年我研究生毕业,当时面临着几种就业选择:到媒体做业务,到党政机关从政,到高校当老师。我去征求老师的意见,他明确表示不希望我去媒体,也不希望我去从政,而是鼓励我到高校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我看出了老师的期待,而且从老师自身的经历中也认识到了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意义。我想,自己去媒体工作只是圆个人的“记者梦”,而当老师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去圆“记者梦”,这该是一项多好的选择啊!就这样,我最终选择了到高校工作,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坚持到今天。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传承关系,这些年来,甘老师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中有不少都当了老师,这使得他孜孜不倦勉励后学的思想和精神得以绵延不绝,代代相传。
二、寄语业界,语重心长
“写真事 说真话 讲真理 传民情 达民意 呼民声”,这是镌刻在老师家乡他的墓碑上的碑文。2016年4月4日,甘惜分老师魂归故里,四川邻水县的乡亲们将其骨灰安葬在他百年前出生的土地上。
这个碑文很能体现甘老师对媒体和媒体人的期待与要求。从1945年到新华社绥蒙分社工作步入新闻战线开始,60年中,老师做新闻、教新闻、研究新闻,他始终在关注着新闻界的动态走向和生态状况,对如何做媒体,如何做媒体人,如何为媒体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何使媒体人成为称职的专业工作者有着许多思考。也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他通过题词赠语、书信交流、著述撰文等方式表达了许多观点,可谓语重心长。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了迎接甘老师的百岁诞辰,要在学院5楼开辟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室“惜分苑”,当时老师自己挑选的几帧字幅全是寄语新闻界的内容:“拜人民为师 而后师于人民也”“知识老化 思维僵化 文风套话 新闻界之大敌也”“国有国格 报有报格 人有人格。”
从这些字幅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媒体,对媒体人有着殷切期待和很高的要求。他极为重视新闻工作者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他所强调的新闻工作要处理好的三个基本关系(事实、生活、群众)中,他认为同群众的关系最为重要,因为人民群众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是媒体的服务对象。因此,他希望新闻工作者要“拜人民为师”,多向人民学习,要先当好学生,然后再承担教育和服务人民的职责。他批评一些人在人民群众面前指手画脚的行为,更容不得出现与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情况。“传民情、达民意、呼民声”是他对新闻工作者反复强调的要求,他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敢为人民鼓与呼”。
对文风问题,他历来十分重视。他把“知识老化,思维僵化,文风套话”,看作是“新闻界之大敌”。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他痛批“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媒体搞“假大空套”的恶劣文风,主张要树立清新的文风,提倡新闻报道要做到“华而实”。他对年轻记者在作风、文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关注。针对一些年轻记者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他提出:“青年人是报晓的雄鸡,不是整天乱叫的乌鸦。”“雄鸡报晓”,给社会与公众带来的是光明和安详,而“乌鸦乱叫”,给社会与公众带来的则是噪音和慌乱。他指出:“记者不是文字匠,记者是社会政治观察家。”他希望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重责任,做好社会政治观察家。
他把媒体和媒体人的道德和品格问题看得很重,他引用著名报人史量才的话,强调国要有“国格”,报要有“报格”,人要有“人格”。“格”者,品格、德行之谓也。他耳闻目睹新闻界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常常忧心忡忡。这些年我去看他时,我们的谈话往往会涉及新闻界的作风和文风问题。甘老师对那些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传媒行为准则的乱象非常反感,并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与不屑。他说,如果一个国家、一家报纸、一个人不讲品格,没有德行,那么就会出现国将不“国”,报将不“报”,人将不“人”的严重后果。而要真正成为一张受人民欢迎的报纸,成为一个被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就要讲“报格”、讲“人格”,就要加强道德修养。
正是对存在问题的担忧,他勉励新闻工作者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担负起“陈国家安危,写时代真相,状人民休戚,析义理精微”的使命。即要把國家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要勇于揭示事实与时代的真相,帮助人们把握时代本质,摸准时代脉搏;要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冷暖安危常挂在心,真实、准确地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愿;要坚持依据事实从细微之处讲清道理,说明真相,让群众从中受到启示,得到教益。
三、抒怀言志,自勉励人
借诗抒怀言志是中国文人的传统。通常,文人写诗都要传情达意,或用于自勉,或用于励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直被用来比喻文人“读书救国”的情怀和志向,我想,用它来形容甘老师一生的追求和作为,真是恰如其分。
“书生报国无他物 唯有手中笔如刀”,这是老师收入其文集中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以笔作刀”报效祖国的情怀。1938年,当抗日救国烽火弥漫祖国大地的时候,22岁的甘老师毅然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川,奔向革命圣地延安投笔从戎。到延安后,他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后来担任了八路军一二○师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5年当了新华社记者,成为一名“以笔作刀”的新闻战士。在老师珍藏的老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张他在延安时拍的一身戎装的相片。相片中老师脸上透出的那股英气,那种自豪感特别感染人!生长在烽火硝烟年代的年轻人,以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是历史给予他们的光荣。
正是这段从军经历,使得甘老师后来总把自己当作战士,只不过战斗的场所和方式改变了。在他的题词中有一帧“将军战死疆场 学者死于书斋 各尽其责 乃国之幸也”的字幅。在他看来,一个人为国尽责的方式多种多样,上战场可以跟敌人拼刺刀,在书斋也可以“以笔作刀”来揭露打击敌人。他不止一次对我说:“我只要活着,就要读书,就要写作,就要思考问题。”他说:“战士战死在疆场是光荣的,学者倒毙在书斋也是光荣的。如果哪一天我在书桌前看书闭上眼没有醒来,那是光荣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情怀,多少年来,他总是不停地在读书、写作、思考。印象中,我每次去看他,都见他或是手捧书报,或是挥笔写作。1995年,师母突然因病去世。老师给我发来信函告知这一信息,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对老伴的离世十分悲痛。与自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走了,无尽的思念,突来的孤独,让一向乐观豁达、喜欢思考的老师顿时显得无比怅惘。在此情境下,他挥笔写下了“所爱驾鹤去 晚年怕孤独 谁与我作伴 室内满墙书”的诗句。在充溢着思念之情的文字中,看得出老师愿意与书为伴,以驱赶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如果说,坚持读书、写作、思考是老师作为文人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则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一种气质和品德。这方面他有不少让人过目难忘的题词作品。例如“学者要敢于说真话”“宁为真理下跪 不向谬论低头”“真理好比燧石 打得越重 发光越亮”等等,所表达的就是这种品德和气质。他还通过书写伟人的名言佳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例如,他曾书写过马克思的“真理占有我 而不是我占有真理”,书写过陈云的“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等,借此来表达他对真理的敬畏和对实践的崇尚。
老师是这么说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敢于直言,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纵使有时自己的观点与一些时髦言论、流行说法不合拍,或是一时还不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也毫不顾忌。例如,1960年他因为坚持报纸要成为“人民的教科书”等观点而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受到一些人的围攻和批判,他不服气,一直据理力争。后来,他给中宣部领导写信反映情况,中宣部很快便派人来调查,为他平了反。
再如,他在谈起自己1957年曾撰文批判当时被打成“右派”的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先生一事时曾对我说,我当时对王中先生的观点随意上纲上线,说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这是不对的,但这并不是说王中先生的观点我都同意。
敢于坚持真理同勇于检讨错误是相互联系的。甘老师常以“闻过则喜”来要求自己,并且能够“知过即改”。例如,他对以往自己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不避讳、不掩饰。粉碎“四人帮”后,他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年在极左思潮下自己一些新闻观点中存在的“左”的倾向,为我国新闻理论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扫除思想障碍做出了贡献。另外,他不止一次地检讨自己当年对王中先生的错误批判,并利用到上海调研的机会到王中先生家登门道歉,其诚意和胸怀让大家钦佩。
新闻界很多人都夸赞甘老师的高寿,希望知道其中的奥秘。2015年,在我们为老师举办的百岁生日会上,他次子甘北林说,我父亲除了每天散散步外没有其他什么锻炼,要说有什么长寿秘诀的话,那就是他的心特宽,特别想得开。
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志存高远、心胸坦荡,凡事想得开、搁得下。平日里,他只想大事,不计小事。下面几帧字幅反映的就是他的这种胸怀和心态:“只问大事不讲小事”“生活上知足长乐 事业上永不知足”“做人莫做小家子 写文要写大文章”等。他还用“人生朝露 事业千秋”来比喻个人的人生与国家的事业之间的关系。平日里跟他在一起,他总是教导我们目光要远大,心胸要开阔,要多想国家大事,少想个人小事。
可以说,正是这种大度、大气,这种大家风范,成就了老师不平凡的百年人生,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奠基者,成为新中国新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开创者,成为中国新闻学界的泰山北斗。
在老师家的客厅里,挂着《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在他92岁寿辰时题赠的一帧字幅:“大禹惜寸君惜分 满园桃李苦耕耘 舆坛多少擎旗手 都是程门立雪人。”这是对甘老师半个多世纪从教經历及其所做贡献的高度概括与褒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能得此评价,可以说一生足矣!
如今,我们怀念老师的最好方式,就是继承他的事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去完成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为繁荣发展中国新闻事业,为建设科学的,符合国情的,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完稿于2017年1月8日)
(甘惜分先生的部分书法作品见本期封三)
注 释:
①甘惜分老师2016年1月8日因突发高烧引发心梗不幸去世。甘老师生于1916年,享年100岁。
②2012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为3卷集,收入甘惜分老师4部著作、部分论文、访谈文章和其他文稿。另有部分照片和书法作品。
③作者李赢曾收集整理甘老师的微博和其他人在微信上刊发的相关资料,以《一生勤勉惜分秒 秉笔春秋写人生》为题,在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众平台“媒事儿”上介绍甘老师的学术人生和书法作品。详细内容可查看微信号:xinwenchuanbo2015.
④甘老师的书法题词作品以黑体字标示。
参考文献:
[1]郑保卫.亦师亦友 我与甘老师半世纪的师生情缘[J].新闻爱好者,2015(3).
[2]郑保卫.奔走在新闻追梦的路上[M]//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编校:董方晓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