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信朋友圈的图像传播研究
范文 杜冀巍
【摘 要】微信作为当今用户量最大且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几乎囊括了新旧媒体的全部内容。微信朋友圈的图像传播也呈现着图文结合化、碎片化和裂变化的鲜明特征。朋友圈图像在满足用户使用和满足的功能的同时也成为自我形象展示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尤其是微信这种基于强关系网络的工具更是加剧了被观看者的自我展示欲望,表演的过度带来新媒介时代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自我景观化。
【关键词】微信 朋友圈图像 图像传播
20世纪30年代,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声称人类即将进入一个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巨大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它标志着现代之本质”。即图像成为我们认识周遭世界的主要方式。
如今,图像传播成为当前视觉文化重要表征方式,微信平台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由原先的文字信息传播占主导逐渐转为图像传播占主导,尤其是微信朋友圈,更是成为各式图像(包括图片和影像)的生产和传播扩散的集聚地。加之现代手机拍照技术和修图技术的升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生产和传播自己心仪的图像,用图像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图像关系所取代,图际取代人际并成为当前图像文化的重要征候。所以了解微信朋友圈图像的特征和意义,不仅有助于人们把握视觉文化的主要特性,还有助于指导人们如何利用图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一、微信朋友圈的图像传播特征
1.图文结合化。2012年微信升级4.0版本后,微信用户可以自行在朋友圈分享图片、视屏、文字或是转发自己喜爱的内容,由此朋友圈的图像化传播成为可能。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与其好友进行交流。如今,图文结合式的信息发布方式成为用户的首选,与此同时图像过量生产也会影响观者的审美体验,带来图像感知的视觉疲劳。单纯的图像信息容易湮没在海量化的图像传播中,所以图文结合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带来更佳的传播效果,它一方面可以满足观者的视觉感官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单纯的图像传播所带来的注意力分散的不足。
此外,朋友圈的图像和文字呈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文字具有很强的实指性,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推理全部建立在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上。在朋友圈的信息展示中,文字的认知性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明确自身意义指向,如“这是某某地”“我在某某处”,不过这必须与相应的图像指称共同作用,才能给人“眼见为实”的真实感受。
2.碎片化。朋友圈图像的碎片化指的是该场域图像信息发布的碎片化和相关传播主体的碎片化。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受众主体性的上升,每一个微信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传播空间,传播主体的零碎化带来的传播行为的多样性和图像使用习惯的差异性。这些零碎化、多元化、差异化等传播主体的特征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式的传播格局。此外,鉴于微信的强连接的网络属性,许多人将朋友圈视为私密的网络空间,并热衷于用视频或图像记录下日常生活的点滴并分享至朋友圈,图像成为日常生活的镜像,朋友圈也就成为原生态的生活沟通的场所。但是图像对朋友圈的全方位渗透也带来图像的泛滥和意义的消解。
3.裂变化。裂变化指的是朋友圈图像在其传播扩散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传播形态。朋友圈图像因其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图像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这三者的合力作用使得朋友圈图像的传播如细胞裂变式,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影响性大。朋友圈图像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遍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此外,web2.0的急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格局的变化,不同种类的网络媒介相互整合,从而形成整体性的网络传播生态。任何一个微信用户都可通过剪辑、美化等图像处理方式将视频或图像上传至朋友圈,突破了原有单一传播媒介的限制。图像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不同传播主体的处理、修改,早已丢失了其本来的面貌。
二、微信朋友圈图像传播的意义
1.自我表演和印象管理的工具。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认为,当代社会媒介具有普遍性,大量滲透到日常生活,人们难以逃避接触媒介,而且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媒介上,媒介和日常生活相互交织,几乎不可分离。媒介呈无孔不入的状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媒介景观的盛况,由此观展时代到来。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动态分享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展演,而朋友圈成为个体表演的前台,在这个舞台的场景中,有着相对固定的观看者,即微信好友。文字、图像、视频等内容都是舞台表演的道具,个人利用这些道具将自己加以符号化后展示给观众,经符号化后的自我往往可以满足自己的角色期待。我们在发布朋友圈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将自己最满意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由此微信好友不仅了解了自己,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关于自我的印象。
另一方面,个体也会根据与他们的互动信息进行自我调整,即印象管理。在朋友圈这个虚拟化的交往空间中,我们一直处于一种“身体缺席”的状态,因此我们往往会更多地依赖于图像去了解他者,图像作为他者的虚拟化存在而被我们感知。图像由此成表演者们热衷使用的道具。
2.作为娱乐的图像使用与满足。世界著名的媒介批评家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这一媒介对图像的偏嗜和巨量生产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娱乐化。要理解图像为何会造成娱乐化,就必须将之与文字加以比较,以文字的特性去审视图像的文化隐喻。波兹曼将印刷术与电子媒介及相关文字与图像对立起来,认为“语言是关于经验的抽象,而图像则是经验的具体呈现”。波兹曼关于图像与文字对立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文字即思想,而图像则为娱乐。
如今我们的朋友圈图像化趋势明显,娱乐化气息愈加浓厚。正如前文所述,朋友圈成为“秀”“晒”的专场,通过晒自拍、秀美食等图像展示方式娱乐自己,朋友圈成为自我表演的舞台,导致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用户的娱乐诉求。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各种网络媒介的相互整合,如快手、抖音、美图秀秀等各种移动客户端都可通过微信登录的方式绑定用户,个人则可以通过一键分享的方式将自己喜爱的图像、视频、影像等上传至朋友圈与好友分享,其中以搞笑视频为主,好友则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与其互动,个体通过这种互动获得他人的认同,观者则满足了“看”的欲望,娱乐的同时也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补偿和拓展。
三、朋友圈中的自我景觀化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认为景观是一种被建构的幻象,它以各种影像为其外在呈现方式,景观与读图时代极具相关性,景观社会就是通过图像构建起来的虚拟社会景观。德波的景观社会无疑是建立在波斯特所言的以传统媒体为主的第一媒介时代,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进步发展,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成为物化形态的主要呈现工具,微信朋友圈成为以图像为中介的景观的庞大堆聚地,由此,我们可以透过景观这一物化形态来管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受众主体性地位的提升,更是新时代的受众群体观看方式的巨大转变和观者体验的改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看”的受众地位,相比于被动的观者,我们更乐意参与到图像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不知不觉,我们将自己编织于图像作品中,生活中的场景被我们切分成一幅幅图像,并经过美化修饰甚至是编造,自我成为独特的景观。也许这种图像呈现并不完全真实,但是我们醉心于这种虚幻的满足感。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尤其是微信这种基于强关系网络的工具更是加剧了被观看者的自我展示欲望,表演的过度带来新媒介时代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自我景观化。
朋友圈中的自我景观化最直接的外化表现就是“晒”行为。“晒”似乎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盲目追求被关注、被赞美的虚拟化的自我呈现方式,行为本身的意义丧失在景观的海洋中。景观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呈现的手段。当我们吃饭时,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倘若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执行此操作,你也许会觉得这顿饭白吃了,吃饭的意义消失了。不知不觉,图像和被观看的潜意识操纵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并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实质。同时,自我景观化也带来真实性自我意识的缺失,我们将虚假的自我形象编织于理想化的场景中,忘却了本真的自我,朋友圈中的虚拟图像交流取代了实在的人际互动,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象和意义来补足自我存在感的缺失,以此种方式来维系正常的社会交往。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3;[2]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2010(4):33-42;[3]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3;[4]居伊.德波[M].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4;[5]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