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概念隐喻视野下关于女性的英汉谚语对比 |
范文 | 乔玲玲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文化活动。为了加强中外交流,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开始重视对英汉谚语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西方文化的深层探究,这就进一步表明了谚语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对概念隐喻视野下关于女性的英汉谚语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英汉女性相关谚语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概念隐喻;女性;英汉谚语 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一种美化语言的主要手段,人们通常喜欢使用隐喻来修饰语言,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语言的表达功能,可以说成为了一种想象思维。而概念就是指将谚语的认知图式投射在目标域上,使用具体化、形象化的概念表达抽象化的概念。谚语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概念隐喻十分贴切的文化素材。但是自从有了男女之分后,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性别符号,尤其是谚语。在英汉谚语中,关于女性的谚语数不胜数,这是男权社会、父权社会的历史产物。所以,本文以英汉女性相关谚语为素材,进行了概念隐喻对比。 一、概念隐喻视野下关于女性的英汉谚语 (一)体现女性性情的英汉谚语 1.指责女性脆弱 (1)妇人家,扬花力 (2)Frailty,thy name is woman. 2.指责女性爱慕虚荣 (1)露水夫妻,钱尽缘尽 (2)The proof of gold is fire;the proof of woman, gold;the proof of a man,women. 3.指责女性不善于保守秘密 (1)兔子的腿,女人的嘴 (2)A woman always thinks it takes two to keep a secret. 4.指责女性愚钝 (1)漂亮而无德的女人,是一缸醉人的酒 (2)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 5.指责女性善变 (1)秋天的云,少女的心 (2)Women,wind and fortune are ever changing. (二)体现女性婚恋关系的英汉谚语 1.女性外貌在婚恋关系中非常重要 (1)孔雀美丽在羽毛,妻子美好在性格 (2)A nice wife and a back door often make a rich man poor. 2.寡妇在婚恋关系中倍受歧视 (1)嫁过的姑娘,穿过的衣裳 (2)Widows who cry easily are the first marry again. (三)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英汉谚语 (1)沙子打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 (2)A man works from sun to sun,but womans work is never done. 二、概念隐喻视野下关于女性的英汉谚语的对比 (一)“女性是动物”的英汉谚语对比。人类实际上是离不开动物的,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人们早已开始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动物与人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动物谚语,也是由此产生的女性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谚语中,将女性隐喻成狗的谚语不在少数,将狗的特性反衬到女性身上。在汉语中是为了体现女性的狠毒,而在英语中则主要是为了体现女性低下的家庭地位。 在汉语谚语中,把女性隐喻为凶猛、残忍的老虎,是为了体现出女性恶毒的性格。还有将女性隐喻成黄蜂,黄蜂的习惯是遇到危险,就群起而攻之,直接导致对方死亡,这样的隐喻展现了女性狠毒的特征。而以蝎子隐喻女性,主要是想通过蝎子天生带有剧毒,经常在受到攻击时,使用尾巴上的毒刺攻击对方的行为举止,来反衬女性心狠手辣、恶毒的特性。在英语谚语中,将女性隐喻成性情温和、百般顺从、头脑简单的驴,主要表现了在英语的传统观念中,女性是愚蠢的。而飞蛾是一种非常渺小的动物,常常形容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明明知道是死亡,依旧朝着亮光飞去,将其女性隐喻为飞蛾,则是为了体现女性贪婪和爱慕虚荣的本质特性。 由此可见,在英汉女性谚语中,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擅长将女性隐喻成动物概念,都体现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在家庭中的卑微地位。而它们的不同之处是,英语和汉语谚语所使用的动物只有狗是相同的,其他都大不相同,汉语使用动物谚语反映了女性恶毒和狠心的特点,英语则使用动物谚语反映了女性的贪婪和爱慕虚荣的特性。 (二)“女性是植物”的英汉谚语对比。所谓女性是植物,也就是指将植物隐喻为女性,从植物的角度分析女性。植物与动物在人类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或缺,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联系,因此才延伸出女性是植物的概念隐喻。 在与女性相关的英汉谚语中,都使用了花草树木。在英语谚语中使用的植物是稻草,而在汉语谚语中使用的是搓绳草,但是这两种植物都是草,都体现了女性贫贱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女性不重视,鄙夷的态度。使用花隐喻女性,在英语谚语中,还运用到了花的特性,需要受到呵护,以此体现女性没有独立性,需要依靠男性的保护。在汉语谚语中使用花隐喻女性,主要是为了体现女性懦弱无能,倍受社会歧视的卑微地位。在英语谚语中,还使用了树来隐喻女性,主要凸显了女性备受压迫和歧视家庭地位,但是在汉语中使用的还是花,虽然从表面上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花不过就是一件装饰品,在家庭中的地位仍旧很低。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英汉谚语中,以花花草草隐喻女性,体现出的都是女性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懦弱的性格特征。但是在英语中也有体现出内在美对女性的重要程度,并且还选用了树作为源域。 (三)“女性是食物”的英汉谚语对比。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对人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英汉谚语中,都有使用酒来隐喻女性,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英国人喜欢葡萄酒,所以经常用葡萄酒来隐喻女性,中国人所食用的大多数是白酒,因此将女性隐喻成白酒。 在汉语谚语中,使用白酒隐喻女性的愚蠢,而在英语谚语中以价值优越的葡萄酒隐喻女性,主要体现了女性贪婪的欲望。不仅如此,在英语谚语中,酒还用来体现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葡萄酒的概念隐喻中,将葡萄酒映射到女性的品行道德上,凸显了失去美德的女性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在汉语谚语中,还有使用豆腐和面隐喻女性,以此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豆腐是一种价格非常低廉的食物,即使是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豆腐也只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这进一步体现了女性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而以面隐喻女性,主要是想通过揉面这个任意被捶打的过程,来突显女性任人摆布的家庭地位。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英汉谚语中经常使用酒来隐喻女性,而酒不论是在汉的饮食文化,还是在英的饮食文化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却是用来供人玩赏的物品,这就体现出了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但是在汉语中还使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面和豆腐来隐喻女性。 (四)“女性是事物”的英汉谚语对比。女性是食物这一概念来自于人是事物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谚语中关于女性是事物最常见的是将女性隐喻成商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商品并不陌生,商品一般是指物,是人的附属品,没有任何属于自我的权利,而将女性隐喻成商品,体现出了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将女性隐喻为土地,在我国古代和资本主义社会,土地可以随意买卖,所谓的社会地位,不过就是人的从属,而在谚语中女性被隐喻为土地,由此可见,女性在当时只是男性的附属品,甚至可以自由买卖。 在汉语谚语中,与女性相关的谚语不计其数,将女性隐喻成刀具,必须要人来控制,这就说明,在传统观念中,女性不被当作是独立个体看待,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还有将女性隐喻成墙上的泥,在风吹日晒下,墙上的泥很容易掉下来,但是可以再添一层,这个看似随意的行为,说明了男性没有了妻子可以随意再找。而将女性隐喻成古代战场上的利器,是在指责女性的恶毒和狠心。在英语谚语中还将女性隐喻为其他的事物。将女性隐喻成烟囱,而烟囱是无法移动的,只能固定在房屋上,这体现了女性的生活范围就只局限在家中,进一步表明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还有将女性隐喻为电话,电话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而将女性以此隐喻,体现了女性喜欢闲言碎语的特性,喜欢传播信息,不擅长保守秘密。 不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关于女性的谚语,都是以事物隐喻女性,两者的共同点是将女性隐喻成可以随意进行买卖的商品,都表明了女性附属于男性的社会地位。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在汉语谚语中,女性通常被隐喻成刀刃、利器等事物,但是在英语谚语中,女性经常被隐喻为机器和电话等,这体现了英汉女性相关谚语反应出的不同特色。 三、结语 隐喻在现实生活和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千年来,人们对隐喻一直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但是大多都是限制于修辞手法的阶段,并认为隐喻是一种装饰语言的手段。而谚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种民间的珍贵财富,和历史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反映的并不只是字面意思,而是隐含着深层次的内涵,所以说谚语是概念隐喻的最佳素材。在英汉谚语的素材中,有关女性的谚语多之又多,其是男尊女卑社会观念的历史产物。本文对英汉女性相关谚语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相信在逐渐完善的研究中,会发现更多的深层意义。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34。 参考文献: 1.荣楠楠.性别歧视在英汉谚语中的对比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0(04). 2.任宏.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的隐喻[J].现代语文,2006(04). 3.王寅,李弘.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3).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