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全民摄影的社会意义
范文

    郑元昌

    一

    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人民大众的摄影文化生活便是典型的例证。现在,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与摄影密不可分,或者说将照相纳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小聚会、小庆典都要来几张,做个纪念。数十年后相遇的同学、同乡留个影,感情显得更为真切而难忘;千里迢迢来到一个风景名胜的地方游玩,如果没个照片做纪念,那将是一件遗憾的事。如今,很多家庭不仅有一般的傻瓜相机,还有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单反相机。现在到一个景区,一眼望去,没几个不带相机的人……好一个全民的摄影时代!这个时代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体现。

    照相,记录家人生活的最好形式。小孩成长、家里喜庆之事,没有摄影是不可行的;有条件的家庭还请专业摄影师,拍好照多拍照。前不久笔者就见到年轻的父母请儿童摄影师到家里为小孩拍百天纪念照,照片要求做成专集,还要做车挂图片、台式图片、特写的巨幅图片。大家也许还记得《在海边》这样的一组图片,组照的背景是同一个海边,一个小女孩从与父亲牵手学步,到长到与父亲一般高,不同年龄的数张图片组成一起,记录了女孩子的成长,给读者无限感想和回味。家里的影集中,记录小孩成长和同学朋友们的图片可能是较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喜庆之事也多了起来,这些都少不了立此存照以作纪念。

    照相,交友的好纽带。现在年休的假日多,三三两两一预约,带上相机就到某个地方玩去了。他们从两三个人发展到上十人的固定摄影小群,当初的小爱好,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摄影发烧友。不少摄影发烧友,去一个风景名胜地摄影后,还要结队在不同的季节再去拍,一直拍到自认为满意为止。笔者就结识了好几群不断往返上海、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和湘西、乌镇、云南梯田等农村风景胜地的摄影人。这些摄影人从不认识到相识,在以摄影为载体的共同爱好中走到一起,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有的成了忘年之交。

    相机,随身的伙伴。现在出差、旅游、访友,都频繁得很,带相机就跟我们习惯带上生活用品一样。旅游到一个新地方,标志性的建筑、一个街道、一座大桥等等,都要拿出相机摄几张。有些人把相机长期放在车上,出差到那儿就照到那儿。笔者曾跟随一群摄影人到江西婺源出差,相机一拿就上石城村拍摄风景,凌晨4点多钟到山上等着日出,寒风刺骨,但丝毫不减摄影者的热情。访友之类的事,摄影留念更是不可少。前不久,笔者和几十年前的同学们搞个聚会,大家拿出随身带的“傻瓜”照了个够,同学们将合影视为珍贵的友情和永久的纪念。

    二

    照相与我们日常生活是那样的密不可分,不经意地记录身边琐事时,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之事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摄影术问世170多年来,它的这一独特功能被世人所公认。尤其是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摄影瞬间定格历史是其他记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照片是历史进程最好的记录形式。大到战争、重大事件和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等,凝固时光的照片最具说服力,真实的现场感征服着世人。比如我们翻开二战的历史图片,今天日本的一些政客不承认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有这些历史图片作证,无论那些政客作何辩解,历史已将其钉在了耻辱架上,世人皆知。又如玉兔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让人了解到月球的状况,展示了我国科技水平的实力。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照片都做了最好的记载,时时在提醒世人,环境对人类生存是何等的重要。正因此,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摄影比赛还有环境单项奖和环境专题摄影大赛。的确,一幅生动感人的环境图片给人太大的冲击力,太多的联想了。

    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的事总是离不开摄影的记录,或者说总被摄影人拍摄到。2011年10月13日下午4点40分左右,杭州西湖新天地水域有人落水。落水者距岸边20多米,只能见到头发漂在水面。经过此地的一位外国游客迅速脱去外衣跳入水中,向落水者奋力游去,并很快将其拉上岸。由于施救及时,落水者只是呛了水,无生命危险。10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救人的外国游客悄然离去。现场工作人员说,她是美国人。这是次日《钱江晚报》上发的图片新闻说明,摄影者是自称“好摄之友”的王荣贵。类似这样的报道,我们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经常读到,在一些摄影比赛活动中也多有此类作品,这就是图片记录新闻给读者带来精神食粮。

    摄影越来越普及和人们对资讯的快速需求,催生了读图时代摄影图片的高产量。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全球每天产生7亿张图片,这还是保守的统计数字。7亿张图片记录着人类每天的生活和工作,记录着全球大大小小的变化。同时,7亿张图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市场,仅图片拍卖的国际市场上,目前最贵的图片卖到了220万美元。现在媒体业、商业、文化出版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大量的图片,这种图片大市场,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各种类型摄影培训班,如人像摄影、婚纱摄影、风光摄影、夜景摄影、商业摄影、儿童摄影、静物摄影、后期制作等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各类高校不断开设摄影专业,非摄影专业科目也把摄影课作为必修课。学成后的摄影人大大提高了图片的质量和数量;高质量的图片不断展示给社会,让读者享受视觉盛宴。

    三

    琴棋书画是我国传统陶冶人们情操的主要形式之一,丰富了人民数千年的文化生活。才有170多年历史的摄影技术,很快就给大众的文化生活注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人们从摄影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随着科技水平飞速发展,摄影人不须再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和大袋的胶卷,也不需要再进暗室冲洗放大照片这些麻烦的后期工作,一个存储卡和移动硬盘,走遍天下都不担忧。

    以摄为乐的摄影发烧友,为了拍摄候鸟,跟着鸟儿迁徙跑遍大江南北。这些跑遍全国的摄鸟人对四季迁徙到武汉的鸟类如数家珍,并且通过上十年的跟踪拍摄,准确判断出武汉环境好与坏和市民爱鸟意识明显增强。前不久,武汉就有摄鸟人跑到非洲拍摄火烈鸟。专拍风景的摄影发烧友,一年四季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景,成为这些摄影人跟风的目标。专拍城建的摄影人,每个城市都在长高长大,建设速度发展之快,成为他们的拍摄热点焦点。还有专拍早晚霞光的摄影人,等等。他们是摄影人群中的专题摄影人,十年甚至数十年下来,手中的这些专题图片极具感染力和史料价值,在图片拍卖市场上价格也不菲。

    摄友QQ群体,通过网上交流摄影体会,互换作品欣赏,由不相识到自发组成一个摄影QQ群,预约摄影地方,预约主题摄影。前两年笔者采访了这样一群QQ人,他们大多50岁以上,并且以前并不会摄影,或者说只会用P档照相,如今,当看到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时,让人惊叹。摆在面前的作品不亚于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内容包罗万象,摄影地点遍布全国,作品的构图、用光都较到位。这群QQ之友,在作品前个个备感成就,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随拍随乐,把照相功能设计到手机上。我们要真诚感谢手机的设计大师为消费者办了件大好事。现在手机成为百姓随手照相的主要工具。小小手机随身携带,想照什么就照什么,想什么时候照就什么时候照,使用起来方便、惬意。看看今天图文并茂的微信平台:遇到那儿堵车来几张照片,小孩子一个灿烂的笑脸来几张,见到美丽景色来几张,甚至连坐地铁、进商场、散散步等,凡是自己感觉新鲜好奇之事都要照几张,遇到突发事件更不用说了。2013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和一行人乘车到北京月坛路的包子铺吃午饭,网上的新闻图片(也包括视频)就是典型的手机作品,一看就知是用午餐的市民随手拍摄。我们在电视新闻中也常看到重要场合有很多人用手机拍摄,这些图片存在手机里,有些上到微信上,让亲友们看看,让圈内人分享。有的内容还上传到了互联网上,影响更广。而且,这种信息传递目前还不收费,人们游于其中,其乐融融。

    四

    普及大众的摄影文化也促进了专业摄影队伍的迅猛增加。在庞大的摄影队伍中,有三支主流力量:一支是从事新闻专业的摄影人,他们分布在各媒体和大、中型企业、部队、学校、机关,每天为身边的新闻而奔波,相机是他们的饭碗,有时为抢拍突发新闻忍饥挨饿是常事;另一支摄影大军活跃在商业战线上,人像摄影、儿童摄影、婚纱摄、庆典摄影、广告摄影、策划摄影等是他们的主战场;还有一支是以追求光影艺术为乐事的摄影创作大军,为了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境界,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坚守一个瞬间、一道霞光。如为了拍到动物的精彩瞬间,不怕劳累和危险,跟踪动物的迁徙,近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远到国外,他们分布于各个行业,酷爱摄影,有股创作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活力,不怕投资大,不怕苦和累,被人们戏称为摄影发烧友。这三支摄影力量,关注世界摄影动向,引领国内摄影的潮流。无论是新闻类的摄影大赛,还是艺术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他们中占绝对优势。不少摄影家在国际摄影大赛中屡屡获大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今天,全民的摄影激情如源泉一般的涌流,大众的摄影文化已经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亮点,成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正能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