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媒体时代报纸的价值落点
范文

    李欣

    据《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2012年第三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7亿,微博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另有调查显示,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80后、90后获取信息的便捷终端。

    新媒体的潮流,携科技的进步与美好的客户体验,终于汇成惊涛骇浪。

    不过,笔者认为,媒体的理性是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这也是纸媒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扮演社会舆论中流砥柱角色的重要原因。只是,纸媒自身,也要因时而动,做出改变,重新定位价值落点。

    在事实中传播情怀

    与新媒体新闻发布的快捷、丰富相比,传统媒体时效性差、发布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政治事件的直播报道上,新媒体越来越体现出优势。如在“乌坎事件”、“什邡事件”传播中,甚至在薄熙来案审判报道中,网络将文字、图片、视频上传到微博,进行多媒体现场直播。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传播格局。

    传统媒体该怎么办?作为报人,要相信厚重的文字所能承载的分量,要相信人们在接受大量碎片信息之后,同样需要纸媒用黑白分明的表达,传递观点、态度、价值与情怀,在众说纷纭中保持一份理性的、超乎大众的观察与思考。

    2013年十一黄金周,火了香格里拉的旅行社和旅游局。在央视的暗访镜头里,当地旅行社工作人员对游客公然耍横,旅游局工作人员更是公然叫嚣“滚出香格里拉”。这一事件上了次日出版的《齐鲁晚报》封面,大标题为“傲慢与短见”。短短五个字,对这一影响恶劣的事件一锤定音,而不是简单的对网络信息复制传播。在公共事件面前,媒体要站在公众立场,言百姓心声,为民众代言。

    2013年10月21日,在连续刊发了《郑州空气太糟 有人要移居香港》、《全省空气质量 郑州跌入后三》、《我的天 你看你 灰头土脸》等报道后,当天的《河南商报》在封面版以“不得不说 面对郑州的天 我们词穷了”为题,表露媒体无奈的心情,以鲜明的态度承担起媒体“社会守望”的职责。

    在报道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消息时,地处河南的《大河报》的封面标题是“‘假如你想有作为,问女人 如今这个铁一般的女人走了”,文字充满悲悯;在报道“国足选帅”的新闻时,《南方都市报》的标题是《一则废话连篇的招工广告》,满篇皆是戏谑;在报道李亚鹏王菲离婚一事时,昆明《都市时报》直接引用了《红豆》中的一句歌词:“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令人不胜唏嘘。

    什么是报纸的人文情怀?笔者认为,新闻纸上流淌着的,有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有了这种情怀,记者的眼里就不会仅仅是纯粹的新闻事实,还有对人的关怀和关注。

    在细节中传递观察

    作为报人,不放过新闻发生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从细节处还原事件来龙去脉,传递我们对新闻本质的观察,这样的新闻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穿透人心的力量。

    财新传媒记者在调查作品《大道无行》中,如此描绘了一个“多面”的刘志军:每次试验新车,刘志军都身先士卒,坐到车头的位置,试车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受伤乃至身亡的危险,首先波及的便是这位前任铁道部长。在事业心的另一面,是八面玲珑的刘志军。书中提及铁路员工回忆的一个场景,领导人出访坐火车归来,刘志军一路小跑迎向站台。这位员工提醒说“部长小心脚下,别跑摔了”时,刘只是咧着大嘴笑,并未放慢脚步。

    在这些细节的拼图里,一个落马高官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说到将细节拼图的写法发挥到极致,就不得不提《中国青年报》的经典新闻报道——《永不抵达的列车》。

    “23日一早,20岁的朱平穿上浅色的T恤,背上红色书包,兴冲冲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就在同一个清晨,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2009级学生陆海天也向着同样的目的地出发了。在动车D301上,陆海天和朱平的人生轨迹靠近了……”

    这篇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冰点”上的特稿,从几个学生的回家之旅写起,到他们的生命消逝在那个黑暗的夜结束。几位可爱的青年学子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用蒙太奇的手法在纸上一一呈现。“再大的悲伤也比不上这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悲伤。因为人们更容易记住一些小的悲伤,胜于记住那些具体的数字。”《永不抵达的列车》一文作者赵涵漠在动车事故发生后这样说。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长久以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共性而忽略个性的社会,新闻作品也是这样,往往试图以平面的表达概括多面的现实,结果自然味同嚼蜡。而充满细节的特稿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宏大叙事中的每个模糊的个体,变得重新清晰起来,我们在其中看到的,其实就是生活的本原,我们每个人仿佛都在其中,都在那列火车上,有着和他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哀婉忧伤。“他们就是我们”,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真正走进读者心中。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所言:“或许再过三年,人们提起这场发生在雨夜中的交通事故时,仍会想起这个标题——《永不抵达的列车》。”

    在评论中占据高点

    这样一个传媒大变局的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表述——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和交互传播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信息甄别的困难。大量充斥网络的真假难辨的信息,令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在信息过剩和阅读疲劳面前,受众仍需要一支专业的采编队伍为其采撷、摘编、解释和评价受众最需要的信息。

    笔者认为,单纯的精选信息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或者说没有致胜的绝对把握,因为读者可以选择的精选媒体也已经太多了,举凡中国的省会城市,大都有省市两家报业集团,旗下几家市民报争夺市场蛋糕的现象几成常态。问题的关键在于,报纸如何走进人心,在读者的心头占领一方领土,竖起一面旗帜,成为个人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

    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网贴《喜爱广州的60个理由》中,网友们总结,广州这座城市之所以让他们倾心,其中一条是有南方报系,有南都的评论可以看。百姓的口碑,是对报纸的最高奖赏,对报人的最高肯定。

    南都的评论为何让人念念不忘?2008年1月14日,该报发表社论《散步是为了遇上可说服的市长》,说的是厦门市民集体散步,抗议市政府通过的PX项目。社论说,“这本是市长应允的项目,厦门人却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能找到可以说服的市长么?厦门人不自信,但他们很努力。不如散散步,也许可以遇到愿意倾听的市长。厦门人何其有幸,终于得以与可以说服的市长一道,为城市赢得光荣。”

    该作品之所以成为新闻业界的名篇,就在于它没有停留在一般的“赞歌”之上,而是更进一步指出,就在一个一个“可说服”的个案被赞扬的时候,实则在实现政治文明的道路上,仍有很长的一段制度建设的路要走,这条路的尽头乃是 “公众不必说服政府而政府必自动服膺公意”。

    无独有偶。2013年年初,也有一篇评论在线上线下被广为传播,那就是《钱江晚报》的《满嘴马列 满腹盗娼》,说的是中央编译局前任局长衣俊卿。文中说,“衣俊卿内心的信仰,早已烂在了骨子里,所谓的殿堂,其实是虚假的伪装。他的真身,是权力的交换,看上去满腹的经纶,听起来满嘴的马列,剖肚之后,人们看到的,尽是男盗女娼。”

    报纸要占领舆论高点,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对公共权力与社会丑恶保持足够的距离、警醒与警惕。它不同于网络上的泼妇骂街、段子文化,而是积极参与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作为严肃媒体,报纸要摒弃传统文人卖弄文化的“掉书袋”旧习,为公民社会的发育尽到责任,为公共领域的成形添砖加瓦,为公共舆论的繁荣摇旗呐喊。

    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人所未言,凝聚共识,开启民智,报纸得天独厚,义不容辞。

    在设计中展示匠心

    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一个普通的报纸版面,几个标题,几许文字,再加上没什么过硬的新闻的话,就好比一个长相普通的人一样,没什么入时的打扮,扔进人堆里,也就“泯然众人矣”,难有回头率和关注度。即使是大事件、硬新闻,读者接收的渠道也相当多元,报纸上若只是一堆文字,一张呆板的图片,也是在忽略读者的阅读感受。

    报纸的设计是产品卖相的重要组成分,对读者而言,从“读报”到“赏报”,是信息过剩时代媒体选择的必然趋势。

    因此,报纸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主题集中——就重要事件进行重点包装;

    冲击力强——以构图、图表、插画等方式,配以简短有力的文字标题,形象的传递新闻内核;

    简洁明了——构图不宜复杂,简洁更有力量;

    层次清晰——不做过多延展,表达层次分明。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也是媒体报道的必争之地。笔者翻阅全国数十家都市类媒体,认为《法制晚报》的封面最具特色。该报封面以“改变一生的《决定》”为题,将老、中、青、幼四个卡通人物串联,并拎取《决定》中单独二胎(幼)、高考改革(青)、官邸制度(中)、延迟退休(老)四大政策,寓意《决定》对一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该封面标题抓人,设计巧妙,表达简练,令人过目难忘。

    简而言之,报纸设计的服务对象即是:在同一新闻事件面前,报纸要强化自己的个性化表达,要在读者的阅读选择里,打上深深的渠道烙印。

    不过,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任何一个行业,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才会不敢松懈,才能危中寻机,才能在时代大背景中更准确的找准自己的价值落点。

    (楚天都市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 12: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