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莲 习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在我省新闻界深入开展“走转改”以来,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角色和职责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但如何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如何在从“宣传”转变为“舆论”的大背景下,更好的完成使命,是当前形势下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现今的舆论场,众声喧哗,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出现“两张皮”的状况,在我们把正面报道、典型报道的篇幅不断加大的同时,民间对这种形态的新闻报道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甚至出现一旦有重大新闻发生,对于主流媒体上的通稿、解读持怀疑态度,非要去寻找其他途径的小道消息,认为那才是被遮盖的真相。如何提高传播力,就成为当务之急,说正确的话、说让人能听得进去的话、说能产生积极、正面效果的话,如何做? 只能不断的保持媒体的创新力。眼下,资讯生产与传播的形态将会继续发生转变,大量的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选择,传统媒体也迫不及待的试水新媒体,但并不能只流于形式,媒介即信息不等于换了刊载平台还是只登一样的内容就能成事,更需要研究讲故事的方式、受众的心理和习惯,在信息纷繁复杂背景下打造优质内容,在社交时代实现真正的互动传播,在传媒科技高度发展背景下创新用户消费资讯的方式,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中国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