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追踪报道的追踪思维
范文

    王清华

    在当前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做好新闻追踪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追踪是一种新闻报道样式,对新闻信息不满足于“一报了之”的动态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它产生的背景、未来的趋势等作详细的挖掘和追踪,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式报道。它是利用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对新闻资源的再度开掘,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不断反映。既是系列报道,又是连续报道和深度报道。

    荆门晚报编辑部策划推出的“开车加塞,令人唾弃的陋习”追踪报道,一个话题引起新闻追踪报道180余篇仍未结束,这在全国新闻媒体同行中实属少见。它带给媒体人特别是传统媒体人怎样的思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一、一个新闻,策划推出4年追踪报道

    对于荆门城这座五六十万人口的城市来说,私家车的普及,必定对城区交通带来压力,特别是城市道路建设步伐赶不上私家车“井喷式”增长速度时,更易显现。

    2014年,荆门城区时常上演交通大拥堵,且车子在马路上你追我赶,加塞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一来,本就不算宽敞的城市道路更是堵上加堵,一时间,遵守交规的汽车被堵在长龙车队的后面,加塞违法的汽车走在了马路前面。

    这一现象通过荆门晚报读者反馈上来后。荆门晚报编辑部及时策划推出“开车加塞,令人唾弃的陋习”系列报道,从现象说起,把隐患讲出;从痛处击起,把症结揪出;从曝光人手.把脸面撕破。

    从当年7月27日起至当年9月17日,《荆门晚报》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对开车加塞这一陋习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有记者蹲守,有问题分析,有成本计算,有行家点评,有市民参与,有图文曝光,有大众说法,有报道持续。因组织周密,运作得当,形式多样,荆门城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其中,用手机抓拍身边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荆门晚报》每周不定时公布市民抓拍的加塞交通违法车辆处罚情况。此举不仅打击了加塞违法者,调动更多人加入到抓拍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当中来,极大地震慑了蠢蠢欲动的违规者,最终达到了规范交通秩序的目的。

    近两个月的连续追踪报道过后,荆门晚报编辑部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深度追踪,与交警部门合作,开辟交通违法举报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向荆门晚报编辑部举报加塞的线索直接引导至微信、微博等平台举报,举报更方便,操作更简单,处罚更精准。

    此外,《荆门晚报》还在每周五拿出相应版面,公布加寒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情况。持续到现在已有4個年头,刊登166期1000余起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现在仍未停息,继续每周五的处罚公布(见下表)。二、一根主线,三重追踪思维

    荆门晚报编辑部策划推出的“开车加塞,令人唾弃的陋习”追踪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多个追踪思维。

    1.从披露事件表象到揭示事件本质。

    即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由此新闻对象追循到彼新闻对象,以形成新闻的“面效应”。

    “开车加塞,令人唾弃的陋习”专题报道,记者深入荆门城区多个路口观察,通过肉眼和相机捕捉到疯狂加塞的车辆,以及由此造成严重拥堵的现象。

    随后,记者追踪新闻,请交警谈加塞带来的危害,指出易造成交通事故,车毁人亡之时不仅承担严重后果,还由此摊上经济、肉体、精神上的压力。同时,请心理医生分析交通加塞者的心理状况、所带来危害及调解方法。此外,还请4S店专业人员谈加塞所带来的油耗增大,成本增加等,从披露车辆加塞现象到揭示出现这一状态的本质。

    2.从部门合作到大众参与。

    起初。荆门晚报推出这一系列报道时,处于单兵作战状态。但随着报道的深入。交警部门坐不住了。主动参与进来,不仅表明执法部门的态度,还抽出专人负责对接通过荆门晚报编辑部转给的市民举报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视频、图片的甄别工作。

    如此一来。声势更大。民众参与度更广。拿起手机抓拍身边交通违法行为者更多,有了社会大众参与和支持,任何事情就好办了,效果也就立竿见影了。

    3.从“精确打击”到“持续轰炸”。

    应该说,荆门晚报编辑部4年前的两个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报道荆门城区开车加塞系列报道是“精确打击”的话,那后来衔接交警开通微信、微博等举报平台,每周五开辟专栏定期刊登接举报后处罚的加塞等交通违法行为的追踪报道就是“持续轰炸”。

    如今,“持续轰炸”仍在继续,它可能没有终点,但它是荆门晚报人奉行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全方位服务民生的结晶,也是荆门晚报人新闻报道追踪的典范。三、追踪思维的两种形态

    追踪思维法是辩证认识规律的具体体现,这种思维方法的实质遵循事物现象之踪,追寻事物本质规律之迹,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进而达到认识的预期目的。互联网时代新闻采写中常应用这种思维方法来组织报道,一般来讲,新闻追踪思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1.由此及彼.穿越时空。

    此对象追循到彼对象,即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由此新闻对象追循到彼新闻对象,以形成新闻的相应效应。

    例如,荆门晚报编辑部策划报道的一组关注烈士遗孀的报道,以前的烈士只是此对象,我们追踪报道的是烈士的遗孀现状,也就是彼对象。如此追踪报道可达到面效应,社会效果不言而喻。

    2.找准起点,追寻脉络

    纵向新闻追踪思维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或进程,循现象之踪,追本质之迹。应用这种思维方法采写新闻,一定要找准起点,循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脉络,追寻到想要达到的终点,中间的发展脉络要有内在的连续性。

    《荆门晚报》刊登的“开车加塞,令人唾弃的陋习”追踪报道便是最好的例证,找准加塞这个起点,追寻陋习脉络,部门联合,社会联动,穷追猛打,持续发力,势不可挡,最终逐步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做到文明、守法行车。

    此外,荆门晚报编辑部一摄影记者用荆城3张同一地点同一角度不同时间拍摄的对比图展现荆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这些照片孤立来看,本是几张很普通的照片,但从追踪思维人手,把握住全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这个脉络,将荆城一角落的变化作为荆门乃至全省甚至全国城市建设演变的缩影,这组具有追踪思维的照片就意义非凡了,这也就是追踪思维所具有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