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声音里的影像
范文

    张瑞芳 徐曼 梁延

    [摘要]本文以湖北之声两篇广播专题《从你的时光里走过》(第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大桥,我们一起走过》为例。阐述广播专题的创新表达。文章从人物的视角、时空的架构、立体的音效等角度展开讲述了广播新闻专题如何灵动、鲜活、动听。

    [关键词]广播专题 创新表达 时空感 声音

    在2017年11月2日公布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中,由湖北之声创作的《从你的时光里走过——记百年老街中山大道12月28号重新开街》获得二等奖,这篇生动的广播专题,向听众展现出百年老街涅槃开街的繁荣景象,用精秒的语言、生动的声音传递出一幅时光流转的时代画卷,最终赢得了听众和专家的一致点赞。

    广播专题能够充分发挥广播特色,回归广播专题的本源:用声音讲述动听的新闻故事。

    一、小人物,大专题,让广播专题“灵”起来

    声音是广播专题的魂,而生动的故事就是广播专题的鲜活血肉。武汉长江大桥与百年中山大道同样跨越了几十年的岁月,记录了一代代人的青春,阐述好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大主题,关键在于讲好一个个小人物身上的故事。

    记者沿着六十年前的足迹,一一寻访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者、养护工人、守桥官兵、铁路司机、在江边生活的老武汉市民等13位与大桥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人,采集了近万分钟的录音素材。这近万分钟的录音素材里,包含着一个个人的青春、老去,一个个家庭的变迁、起伏,一个个时代的发展、飞跃。

    如何用这些纷繁复杂的故事搭建一个动听的广播专题?几经思索,创作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三组小人物:一双姐妹,一对父子,一位新时代的建桥人,分别讲述了桥上、桥中、桥下的三个故事。《大桥,我们一起走过》分为三个篇章:一双姐妹。是伴随着武汉长江大桥成长起来的老武汉市民,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她们,对长江、对大桥有着血缘般的亲近,大桥里凝固着父母曾搬过的砖,大桥上铭刻了她们青春时穿越长江辛苦养家的足迹。这是桥上的故事。一对父子,是武汉市铁路局武汉桥工段的养桥工人,从父亲到儿子,两代人用脚步丈量着大桥的铁路桥面,每天步行在滔滔江水上检查铁轨、保养钢梁、更换木枕,从人工巡守到科技养桥,两代人的青春都挥洒在了这条钢铁卧龙中,保证了无数辆南来北往的列车六十年不间断穿桥而过,南上北下,这是桥中的故事。一位新时代的建桥人,他的名字里就刻下了“一桥”,父亲是长江大桥桥墩的设计者,他也因此被取名“一桥”,他随父亲目睹过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等的建设,长大后,他传承着父辈精神,并将父亲的建桥事业在海外发扬光大,修起了一座座令世界瞩目的大桥。

    三个质朴的故事,三组真切的讲述,仿佛穿越60年的风雨沧桑,凝聚起大桥的光荣与梦想,让一座凝固的桥梁有了温度,也让《大桥,我们一起走过》这篇声音专题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从你的时光里走过》分为四个篇章:饮食·晨、商业·正午、艺术·午后、里巷·夜,分别选取了中山大道上最具典型的几个场景:本土特色小吃、百年商业老字号、民众乐园、老里巷,通过讲述这一个个招牌、一栋栋建筑、一条条里巷的百年变迁。展现出老汉口的文化和商业根脉百年延续,不断新生。每个篇章找到了代表人物:蔡林记热干面的传承者;以《六渡桥》打动无数武汉人的本土民谣歌手冯翔;中国第一家理发店、百年老字号长生堂第五代传人,原总经理代芙蓉;从小在民众乐园听戏,后而成为汉剧领军人物的武汉汉剧院著名演员、梅花奖得主王荔:在江汉路土生土长的武汉本土作家胡榴明。在他们的讲述中,记者打捞着中山大道的旧时光,展望着新时光,百年时光,交织在这些动人的讲述中,让专题鲜活、生动、充满温情的力量。

    二、时间轴,空间感,让广播专题“动”起来

    两篇广播专题共同面临的是:宏大的主题。跨越数十年的时光变迁。几十年的时光浓缩在几十分钟中,如何讲好这个故事?

    人们想起中山大道,会想起民众乐园、蔡林记、老通城、曹祥泰、工艺美术大楼等等建筑,《从你的时光里走过》按照晨、正午、午后、夜的时间轴铺陈,沿着中山大道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辗转,从老字号到民众乐园、老里份,通过讲述中山大道上一天的普通时光,勾勒出百年老街生生不息、不断带领一座城市迈入新时代的涅槃之路。这种讲述方法画面感极强,仿佛一条灯火璀璨、车流不息的老街浮现在人们眼前,又仿佛置身于那百年流转的时光中,从过去到现在,直到未来。

    时间轴,空间感,让广播专题充满动感。《大桥我们一起走过》同样用时空方式铺陈,讲述长江大桥建成60年的故事。武汉长江大桥公路面连通三镇,承载武汉市民往来;铁路面贯通南北,承载南来北往的列车:而铁路面下就是滚滚东流的万里长江水。《大桥我们一起走过》选取的三个小故事分别发生在公路面、铁路面、江面上,通过一对姐妹的口中回述武汉长江大桥带给武汉的变化,养桥工人日复一日的养护见证着繁忙的京广铁路交通大动脉,而建桥人,60年前就是在长江江面上首创“管柱法”打下深墩,如今建桥事业通江达海,走向了世界。桥上、桥中、桥下,过去、现在、未来,通过这三个立体空间的小故事,呈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独特性、重要性。

    时空感让广播专题厚重而不失生动。时空交错,虚实结合,过去与现在,几十年变迁的故事就这样润物无声地进入到听众的耳畔、心间。

    三、多场景,美音效,让广播专题“活”起来

    声音是广播的特色,也是广播的生命。在广播专题中,现场音效尤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的讲述、典型的现场音、丰富的音效会增加广播专题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你的时光里走过》在讲述老街中山大道百年变迁时,多方位采集了丰富的现场音响:百年江汉关的钟声,蔡林记热干面的吆喝声、煎豆皮的呲呲声,街上热闹的欢庆声、1路公共汽车上老市民充满感情的回忆、经典汉剧的现场声……为了使节目的现场感更加凸显,记者从天蒙蒙亮便守在街上,和数万市民共同迎接中山大道的新时代,丰富的音响让这篇作品成为了一场声音的盛宴。

    每一个故事都用声音诉说,每一个场景都用声音展现,生动的讲述、典型的现场音响、精良的制作,在声音的起承转合中,仿佛那一条条里份、一间间商铺,一代代传承、一次次蝶变的历程就在人们眼前,历历在目,动听的声音也让这篇专题听起来有了美的享受,人人心间。纽约中国广播网在播出该篇专题后评价:无论声音的品质,文字的内容,背景音乐的选择及声音效果的搭配,将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栩栩如生的在听众耳旁道来,展现了广播声音的魅力。节目播出之后接到听众反馈,表示许久未返乡探视,想不到老街已换新貌。

    《大桥,我们一起走过》同样如此。记者历时一月,沿着60年的足迹,一一寻访大桥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养护工人、守桥官兵、铁路司机、老武汉市民等13位与大桥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人,采集了近万分钟的录音素材。为了全方位展现大桥的故事,记者冒着寒风在桥墩下蹲守,收录下长江的波涛声、轮船鸣笛声,跟随养护工人用脚步丈量大桥,记录下南来北往的火车声、川流不息的汽车声、养护大桥的现场声,并全程跟随守桥官兵一起,记录下他们向大桥宣誓的现场声、岗哨换岗声,齊唱《大桥卫士之歌》的歌声等丰富的音效,用声音立体呈现了一座繁忙的大桥,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桥,一座凝聚着许多人青春和梦想的大桥。

    小人物、大主题,呈现鲜活的内容;时间轴、空间感,化静为动,让专题立起来;多场景、丰富的音效,让广播专题也可以成为美的艺术。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