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表演与满足:朋友圈“学习打卡”现象分析 |
范文 | 杨敏敏 【关键词】印象管理;互动满足;知识焦虑;学习打卡一、朋友圈“学习打卡”“表演”的可能性 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不断嵌入并改变着我们的个人生活,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也重构着人际关系。在传统社会中,人际交往主要是依赖于彼此间的强关系连接,但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强关系的范围很有限。但微信利用添加手机通讯录及QQ好友等方式实现强关系的输入,又通过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评论等互动实现了强弱关系的转化与连接,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 在人际传播中,人们难以掩藏自己真实的表现,所以可能会发生失误,导致“表演”瑕疵。但微信这种社交平台以朋友圈这个虚拟空间影响着现实空间,使得人际交往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传播模式变得更加多符号化、自由化,由“一对一”向“一对多”转变。朋友圈的“学习打卡”本身是一种将现实中的学习行为转移到朋友圈这个虚拟空间的表现,在这里,原本的“前后台”界限变得模糊,个体的行为得以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展示。《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每天有10.1亿用户登录微信。除了基本的社交,用户还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表达情感。“学习打卡”一般是依靠第三方打卡软件,以文字、图片、二维码或超链接等形式呈现。通过打卡,朋友圈许久未见面或联系的好友也会知晓你的学习近况。“学习打卡”大多是自主发布,以自我展示为主要目的。它改变了个体的人际传播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为自我“表演”提供了舞台。二、朋友圈“学习打卡”的动因 为了展示学习的成果或进程,人们每天定时在朋友圈分享一条学习记录,甚至有些人的朋友圈只剩下学习的打卡链接,而原本的“旁观者”也为塑造理想的形象、获得彼此的认同肯定,缓解知识焦虑而在不知不觉中加入这个打卡队伍,转变为“表演者”。 (一)印象管理:塑造理想自我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的日常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表演,人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每个人每天都竭力做出最棒的角色诠释。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总会十分在意他人对我们的形象评价,所以会利用各种方式在“前台”塑造良好的、符合社会期待与肯定的个人形象,而这个塑造形象的过程就称之为“印象管理”。[1]从这种角度来说,朋友圈“学习打卡”也是一种为了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而进行的“理想化表演”。 在印象管理的过程中,表演者总想控制观众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所以人们在打卡时会最大程度地对打卡内容、类型进行选择,选择发布那些有利于塑造自身理想形象的打卡信息。人们总是在“学习打卡”这场“表演”中将自己突出、优秀的特性展示在“前台”,而淡化“后台”中如何完成这个枯燥的单词记忆或晦涩的文章阅读过程。所以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个人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并非完全是顺其自然的,这其实是对“表演”情境进行综合判断选择之后的结果,也是为了塑造理想化自我的一种策略。其实“学习打卡”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人们不甘心自己在他人心中努力塑造的理想形象崩塌,所以一旦内心有所懈怠,印象管理的警钟就会警告自己,出于塑造理想自我形象的动机也会将自身理想的一面展示出来。 (二)互动仪式:彼此认同肯定 “学习打卡”可以展示学习进度,也能监督和坚持学习,每天打卡学习也是一种仪式。仪式是一种将人们聚集起来,通过特定的活动唤醒人们的共同情感,使群体成员能够分享体验的活动。[2]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学习打卡”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展,形成一种特殊的互动仪式。在这场互动仪式中,打卡者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为好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定的谈资。有些人在朋友圈看到其他人“晒”出自己的打卡学习记录,出于好奇与效仿的心理,不知不觉也会加入“学习打卡”这一仪式中,并主动将打卡链接分享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而这种分享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打卡者带来了满足感、充实感与喜悦感,并给予了自身坚持打卡的动力。 微信朋友圈中的“学习打卡”实践者将自己的学习内容展现在朋友圈,其实是试图通过他人在场的方式督促自己完成既定目标,并获取他人认可的行为。詹姆斯定律表明: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打卡者一般会附上自己每天的学习内容,表面上看这似乎暴露了自身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但这种行为往往是对自身形象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维护,因为他以打卡“表演”展示了自身的堅持,并且在观众的点赞、评论中获得了赞赏和认可。此外,好友通过打卡链接参与到打卡实践中也可以对彼此的打卡进行监督,并通过互动实现彼此的互相认同与肯定。 (三)内心满足:缓解知识焦虑 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表演者,也可能会成为彼此的观众,所以大家的动态都被对方关注着。别人在打卡学习,而自己没有,就会有种与群体相背离的不安和焦虑,甚至有种被群体隔离的孤独感,害怕自己与朋友圈中所营造的浓厚学习氛围格格不入。于是当朋友圈被“学习打卡”刷屏之后,处于该情境下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加入这个打卡队伍。 知识焦虑,这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都会面临的一种情绪。喻国明曾说:在一个充斥着焦虑和失控感的时代,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把控“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变动不居的生活和世界的“知识抓手。”[3]新兴媒介的发展让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信息接受者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产生了选择的困惑。因此,当某种知识服务可以简约、高效地为大众提供有效信息,缓解知识焦虑时,人们就会选择它。“学习打卡”的诞生与人们对知识的焦虑紧密相关,快节奏的生活与巨大的压力对大众的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自身所需的知识,此时打卡学习让人们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朋友圈好友的相互督促下实现当初的既定目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和获取知识的焦虑。而且,每一次的打卡学习也是一次内在精神压力的潜在缓解与释放。 三、对朋友圈“学习打卡”行为的反思 坚持“学习打卡”本是一种可以增强自律性、建构自我的好习惯,但渐渐地打卡流于形式,与初衷相背离,人们开始沉溺于夸赞与自我满足,为了打卡而打卡。 (一)流于形式,忽略打卡最初目的 起初,人们在朋友圈分享學习的打卡链接或许是基于学习软件的强制要求,或是打卡本身所具备的一种仪式感,或者仅仅是为了记录自己完成某件事的进度,但通过在朋友圈的表演和好友的点赞评价,渐渐的,打卡开始与最初学习的实际效用相背离,它开始变成一种自我展示行为,以此达到内心的满足。阅读打卡是对知识的渴求,健身打卡是对运动的坚持,旅游打卡是对生活的热爱……所有的打卡本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定目的,但却在朋友圈中渐渐成为个人通过有选择地展示来期待获取他人关注和认可的一种“表演”,打卡人极力在“表演”中构建和塑造自己在他人心中理想化形象。所以每当他们在朋友圈完成了打卡时,就开始期待有人点赞、盼望有人评价,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受关注度和存在感。打卡本身只是一种形式,有意义的是打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以不要因为痴迷打卡,而忘了初衷。 (二)沉迷幻象,加剧自我认同危机 在朋友圈“舞台”上,人们可以自由构建自己的理想形象,他们通过“学习打卡”展示自身努力、坚持的一面以此塑造他人心中理想化自我,但在朋友圈过度的自我呈现可能会妨碍人们真实的自我认知。库利在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4]所以当好友看到你在朋友圈坚持打卡的时候就会以为你一直都在学习,并经常对你点赞,此时个体很容易形成努力勤奋学习的“镜中我”,渐渐地会沉浸在被夸赞的优越感与成就感中,变成为了打卡而打卡。而且以点赞的形式来获取关注度和满足感的行为会渐渐发展成偏执的心理,长此以往,人们也会在这场“表演”中混淆真实自我和理想化自我,产生认知偏差,加剧自我认同危机,并最终迷失真实的自我,甚至还会影响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结语 微信朋友圈作为受大众青睐的网络社交平台,有其自身特殊的传播语境和条件,人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自主地设置不同的情境,并选择自己心仪的观众进行“表演”。人们在朋友圈“舞台”上通过“学习打卡”“表演”进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并以此来构建和塑造他人心中的“理想化自我”,从而获得关注、认可和赞赏,也缓解了知识付费时代内心的焦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通过“学习打卡”来展示自我时,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应该牢记“学习打卡”的最初目的,更不能在“表演”中因为观众的好评和点赞而迷失真实自我。 注释: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18. [2]杨萍.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从网易云音乐年度听歌报告说起[J].新媒体研究,2018(05):29. [3]喻国明.知识付费何以成势[J].新闻记者,2017(07):61. [4]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1.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