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融媒体环境下都市报的转型探索
范文

    周梅

    【关键词】融媒体;智慧报纸;媒体转型一、受新媒体冲击传统纸媒陷入“困境”

    很长一段时间内,报纸是公众接收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早在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众所周知,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内容,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报纸不论开张大小,都由报头、报眼、版位、栏目组成。报头总是放在最显著位置,大都放在一版左上角,也有的放在一版顶上面的中间。因此,读者可以从版位情况以及标题大小了解报纸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起更大的读报兴趣。

    除了新闻版面之外,报纸还会推出“科技天地”“读者来信”“娱乐广告”“养生知识”等栏目,让大众在获取新闻的同时,也丰富了阅读视野,增加互动性。报纸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报纸拥有极强的新闻性和权威性,是很多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报纸也一度成为家长教育孩子或文字启蒙的学习工具。

    然而,报纸自身也存在局限性,由于受截稿时间及出版因素影响,它无法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信息。此外,纸张过多带来携带及传阅的不便,而且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画面震撼力和感染力较低。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阅读习惯悄悄发生着改变。在浩瀚的新闻海洋之中,依靠传统发行方式的报纸已逐渐“落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谓“百花齐放”,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海量信息不间断、无缝式的呈现模式,给传统报纸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纵观报纸行业的发展现状,如果仍然按部就班地经过采集新闻、夜班编辑新闻、校对版面、再经过排版印刷等繁琐的工序,新闻最终呈现到大众面前时在时效性方面已经落后。大众早已通过新媒体接收到讯息,所以传统报纸的时效性较差,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快节奏的传播方式。

    进入21世纪之后,互联网平台以及手机以“新媒体”的身份亮相,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在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新媒体凭借快速、便捷、免费、海量的特征,颠覆了传媒理念和传播方式,并且催生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随着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传统报纸陷入困境,包括发行量下跌、读者流失、广告市场低迷,报业市场呈现“萎缩”状态。而真正让报纸受困的原因,还是读者的流失。原本花大量时间阅读报纸的读者开始进入“泛读”模式,人们更愿意通过“碎片式阅读”快速浏览国内外最新的新闻资讯,甚至只读文章的标题或导语。此外,报纸阅读群体开始呈现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更倾向于新媒体阅读,对报纸的认同感不高。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转型迫在眉睫

    在经历了PC时代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让网络连接生活,新闻获取堪称“飞速”,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百花齐放”。面对新媒体海量信息每时每刻不间断、无缝式的呈现,传统报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以《安徽商报》为例,虽然以“安徽第一早报”作为定位,但是报纸刊发的新闻一般都是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新闻难免成了旧闻,时效性不高。除了《安徽商报》之外,本地另外几家都市报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虽然报纸内容主打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但是内容同质化严重,版权管理不够完善,网络媒体纷纷转载都市报新闻,人们可以免费获取,这也导致报纸读者的流失。

    随着今日头条、腾讯、网易等新闻类APP装进了人们的手机,人们刷刷手机就可以周知天下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新媒体以手机、电脑及网络等作为媒介,在信息传播中使用多元化途径,充分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而这些都是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网民达8.29亿,手机网民8.17亿,互联网普及率59.6%,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应用为朋友圈、QQ空间和新浪微博,这组数据的背后,显示的是新媒体对传统报纸造成的压力。

    传统报纸受众流失,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报纸的阅读率呈逐渐下降的态势,且年轻人群对报纸的接触率低,他们已基本转向网络媒体,阅读纸质文章的时间大为缩短。除了阅读时间发生的改变,人们关注的焦点变得多元化,阅读习惯也呈现出多样化。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APP,依靠强大的“千人千面”的算法,可以准确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迎合人们的“碎片式阅读”的心理需求,并且根据其阅读行为进行新闻推送。

    面对新媒体大军强势来袭,传统报纸转型迫在眉睫。从目前来看,国内很多报纸都在向融媒体转型,打造自己的融媒体矩阵,包括报纸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腾讯企鹅号、头条号、抖音号、大风号、百家号等。每天及时更新电子报纸之外,通过自媒体账号让读者可以及时了解当天报纸刊发的新闻。

    国内部分报纸還实现“报网互动”,对于记者采写的时效性强的稿件,及时通过官方新媒体账号,实现第一时间发稿。后台编辑及时推送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新闻,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还能赢得忠实受众,拥有自己的“铁杆粉丝”,同时也给报纸开拓了新的经营渠道。因此,如何获得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认可,对传统报纸来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的冲击,报纸怎样才能通过创新重新激发出闪光点,在逆境中突出重围?我们认为报纸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当下,报纸必须积极拥抱融媒体时代,通过报网互动、直播、线下体验等新方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报纸未来发展的道路。三、树立用户思维,打造“智慧报纸”

    融媒体时代,报纸拥有两重身份。一种是以传统报纸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另一种是以新闻源方式,呈现在移动设备的端口。以安徽商报融媒体探索为例,其在引入全媒体手段后,报纸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听”和“看”。在新闻栏目延伸出电商、小记者等新项目,出现了新的运营模式。在架构方面,安徽商报从最初的“好赞社区”,到合肥网、无线合肥APP,再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端口,构建了“报纸+PC官方+移动客户端+自媒体矩阵”完整的融媒体架构,将记者团队转移到移动互联网,提高内容的传播速度和效率。

    在报道方式方面,融媒体把报纸带入一片新天地,尤其面对重大采访报道,过去可能是记者“单打独斗”,而融媒体环境下则需要团队合作,这看似是“资源浪费”,其实是让新闻价值得到提升。过去的深度报道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多以追踪的方式分批报道,而融媒体报道方式,通过超链接技术,一篇报道可以通过文字、音频、圖片、H5、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全方位报道。经过这样的资源整合,报道内容更加厚重,提升了媒体的关注度。

    以“2019年高考招生咨询会”报道为例,安徽商报成立“高招咨询团”,共有十几名记者和编辑加入。记者分成两个小组来到新华学院和合肥工业大学进行采访,后台编辑开通“云直播”及时通过网络发布,并通过直播海报,以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形式,让更多的读者关注到高招咨询会。

    融媒体时代要求记者不再是“你说我写”,而是通过视频采访的方式,让高校老师介绍本校的招录计划,并根据考生省内排名情况,给出专业报考建议。视频采访完成后发到采访小组群,编辑进行编辑后发布在直播平台上。对于广大读者和考生来说,可以通过我们的直播及时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融媒体时代,除了报纸要积极转型,记者也要进行自我升级。比如,传统采访中记者只需要笔和笔记本就可以完成采访,但在融媒体时代要求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述能力。在面对重大采访时,记者还需要加入直播队伍中,变为主播,对采访现场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及时了解事件发展动态,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2019年7月12日上午,合肥市野生动物园的黑猩猩从兽舍内逃脱,随后被民警及动物园工作人员及时封堵在园内。由于黑猩猩异常彪悍,与警方和工作人员对峙了很长时间,特警甚至携带电击枪到现场增援。获得消息后,安徽商报迅速成立采访小组并开通“云直播”,在本次报道中,记者客串主播在镜头前介绍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做到优势互补,让用户产生依赖性,形成粉丝群。

    融媒体发展已是时代的必然,新旧媒体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补充,最终实现互相融合,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传统报纸不能再“走老路”。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其优势,因此,我们需转变理念和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智慧报纸”,不断为大众带去精神大餐,做好老百姓的代言人和时代的记录者。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