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排列组合思维在同分异构中的运用 |
范文 | 吴蔚 摘 要:俗话说“数、理、化”不分家,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化学学科在与理综的兄弟学科物理、生物之间在实际问题上联系的同时,也经常用到数学思维。数学是理科的基础科目,化学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引用数学中的一些思维方式来渗透到化学中来,学以至用,达到双赢的高度。 关键词:同分异构;排列;组合;思维;运用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由于涉及到对称结构,空间立体构型等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历来都是学生感到困感的一类问题。在这介绍用排列的思维来解决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问题,在解题的实践中用这种思维方式解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来了解一下有机化学中有关同分异构的相关规则。 1 同分异构遵循的原理 1.1 “价键数”原理 在常见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4,氧原子和硫原子的价键数为2,氮原子的价键数为3,氢原子和卤原子的价键数为1,不足或超过这些价键数的结构一般是不存在的。 如图1中,最中间CH2的这个碳原子的价健数为5,是不可能存在的。 1.2 “等效碳” 和“等效氢”原则 具有对称位置的碳原子互为“等效碳”,连在同一种碳上相同碳原子也互为“等效碳”,当然连在互为“等效碳”的氢就称为“等效氢” 。在计算同分异构体时不能重复计算。本文采用碳链式对“等效碳” 和“等效氢”进行分析: 在图2中,7个碳原子由于存在对称关系,1与1',2与2' 3与3'互为“等效碳”, 其实只有四种碳原子,每个碳没满四根键,即有四种氢原子;如果有一个氯原子要取代其中一个氢原子有几种方式呢?就像数学排列组合里1个小球放入4个不同盒子有几种放法 —— 有4种情况。 再如图3:6个碳原子中连在2号C的相同C有3个,即三个1号C为“等效碳”,但是2号C上已经四根键,不能连氢原子,所以有四种碳,只有三种氢;如果一个氯原子要取代其中一个氢原子有几种方式呢?就像数学排列组合里1个小球放入四个不同盒子有几种放法, 但是2号盒子放满了——有3种情况。 接下来了解一下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 2 同分异构的几种类型 2.1 碳链异构 例1 分子式为C7H16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解析并判断,C7H16为烷烃。 第一步:写出最长碳链:C—C—C—C—C—C—C, 只有 1种。 第二步:去掉最长碳链中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1个甲基),余下6个碳原子作为主链,如图4所示:甲基不能放端点,也就是不能放1号和1' 号位置,那只有在2和3号位置选其一,故有 2种。 第三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兩个碳原子可作为支链,余下5个碳原子作为主链,如图5所示。 (1)两个碳原子可作为两个支链(即2个甲基),甲基不能放端点也就是1号和1'号位置可以选择2,2或2,3或2,2'或3,3组合,有 4种。 (2)两个碳原子也可作为一个支链(即1个乙基),乙基只能选3号位置,只有 1种。 第四步,可以去掉最长碳链中的三个碳原子作为三个支链,余下4个碳原子作为主链,如图6所示。三个碳子可为3个支链(3个甲基),只能选择2,2,2'一种组合,所以只有 1种。 三个碳子也可为两个支链(1个甲基和2个乙基),由于没有3号碳,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所以C7H16总共有9种同分异构体。 对于同分异构体而言,碳链异构是最基本的,也是学习其他同分异构体的基石。 2.2 官能团位置异构 要注意每种官能团有其位置的特殊性,如羧基、醛基只能在端点;双键、三键要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都有足够的键才能连;而卤原子和羟基则只要碳原子上的连接键没满4根就能连。 例2 分子式为C6H12的烯烃有多少种? 经分析上述的有机物均为6个碳,我们可以先写出如图7所示的6个碳的碳链结构。 烯烃含有C=C,其实也就是C-C上再加一根连接键,只要相邻两个碳的连接键都没满4根,则都可以换成C=C。 由于图7中①式没有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2或2,3或3,3放置C=C, 有 3种。 由于图7中②式没有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2或2,3或3,4放置C=C,有3种。 由于图7中③式没有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2或2,3或3,4或4,5放置C=C,故有4种。 由于图7中④式没有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2或2,2放置C=C,有 2种。 由于图7中⑤式2号碳原子满4根,不能用2号碳,那只能选择3,4放置C=C,只有1种。 所以C76H12的烯烃总共有13种同分异构体。 2.3 官能团类型异构 如表1所示主要有:单烯烃与环烷烃;二烯烃与炔烃;醇和醚;醛与酮;羧酸与酯等。 3 排列组合思维在同分异构中的运用 例3 萘的二氯代物有多少种? 3.1 排列法 先编号,如图8所示,中间有2个碳原子上已满4根键,未进行编号。 萘的1,4,5,8等效,2,3,6,7等效。两个氯原子可以分(1,4,5,8)和(2,3,6,7)两组来排列。注意:图8中所编的8个碳原子都已有3根键都不能再连两个氯原子。 首先将1个氯原子固定在1号(或4,5,8),另1个氯原子可选择情况如下: 接下将1个氯原子固定在2号(或3,6,7),另1个氯原子不能再出现(1,4,5,8): 所以萘的二氯代物共有10种同分异构体。 3.2 组合法 先编号如图9,中间有2个碳原子上已满4根,键未进行编号 。 萘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a-和b-,二氯取代物的组合有3种情况:a-a:3种,a-b:4种,b-b:3种,共10种同分异构体。 3.3 分步排列法 考题中官能团的类型异构通常结合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像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是常考的题型,也是学生普遍觉得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虽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是一个整体,但是我们在计算时可以按数学里的先分步,再整合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例4 C6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和酯类的共有多少种? 首先还是先写出6个碳的碳链结构,如图7所示。 酸的官能团为 ,酯的官能团为 。 酸和酯官能团虽然不同,但相同的部分都可以拆开成一个C先连=O键再连—O,不过酸必须—O上连一个氢,所以这个C要在端点上;而酯要—O上连C,所以这个C不能在端点上。 我们按这种方法来计算同分异构体: 由于图7中①式没有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或2或3号放置C=O,有3种放法,如图10。 然后—O可以放在C=O的左边或右边,所以总共酸和酯有3×2=6种,如图11。 由于图7中②式3号碳原子满3根,可以选择1或2或4号放置C=O,有3种放法。 然后—O可以放在C=O的左边或右边,所以总共酸和酯有3×2=6种。 由于图7中③式2号碳原子满3根,可以选择1或3或4或5号放置C=O,有4种放法。 然后—O可以放在C=O的左边或右边,所以总共酸和酯,有4×2=8种。 由于图7中④式2号碳原子满3根,只能选择1号放置C=O,只有1种放法。 然后—O可以放在C=O的左边或右边,所以总共酸和酯有1×2=2种。 由于图7中⑤式2号碳原子满4根,可以选择1或3或4号放置C=O,有3种放法。 然后—O可以放在C=O的左边或右边,所以总共酸和酯有3×2=6种。 最终结果,C6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和酯类有28种。 3.4 排列与组合相结合 将酸和酯的相同部分—COO—作為中间部分,而另五个碳可分为0与5,1和4,2和3三种情况去放在—COO—左或右,可得到以下6种情况,再根据烷基的种类进行组合计算。 常见烷基的种类:C5H11—8种、C4H9—4种、C3H7—2种、C2H5—1种、H—1种。 HCOOC5H11或C5H11COOH 共1×8×2 = 16种 CH3COOC4H9或C4H9COO CH3 共1×4×2 = 8种 C2H5COOC3H7或C3H7COO C2H5 共1×2×2 = 4种 通过排列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同分异构体有更深的认识,能够有序的去思维,计算时就不容易遗漏。当然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还可以搭建实物模型,启发学生思维,再通过模型分析,让学生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和类型,学会最基本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再层层推进,引出位置异构,以至官能团异构,最后由练习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升为理论。这样做既掌握了同分异构现象,又深化异构的种类,提高了学生动手组合能力,又培养空间思维,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授之于渔。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动手能力,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更富有活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