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播媒体如何面临竞争与挑战 |
范文 | 周凌 进入21世纪,各项事业均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闻传媒何尝不是如此。在十分强劲的对手面前,如何发挥广播有限的优势,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播人不能不去思考。 一、要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 应当看到,从传播方式上讲,广播的快捷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发挥广播“快”的优势,就要为传播快捷提供可靠的保证。大家知道,广播是通过电波传送新闻信息的,在电波所及范围内,广播可同时传到千家万户,这是报纸、电视所不及的,广播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此外,要发挥广播人际沟通优势,搞好策划,多开办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把听众请进直播间,或请听众把电话打进直播间,反映问题,倾吐心声,与其直接或面对面交流,解决了听众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以及情感上的困惑,架起了党、政府和听众沟通的桥梁,缩短了广播与听众间的距离,颇受听众欢迎,这一优势也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广播需要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 二、要办出专业特色,开发频率资源 21世纪,广播除了同报纸、电视等媒体竞争之外,还有来自内部的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日趋激烈。电台由过去的“广播”走向“窄播”,面向既定的受众群体,可谓开发了频率资源。 只有办出专业特色,才能充分开发频率资源,避免无益的重复。也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使广播的专业频率取得更高的收听率。如新闻台应以时政新闻为主,经济台应以经济建设宣传为主,交通文艺台应以为交通文艺宣传为主,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要满足受众需求,开发节目资源 1.办好新闻类节目,满足听众对本地区和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新鲜且重要事实的报道的需求。新闻节目是广播的龙头节目,是听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广播新闻应该在快、短、活、深诸方面多下功夫。快即传播要比报纸和电视快;短即简洁明快,以便扩大信息量;活即发挥广播特点,让听众喜闻乐听;深即搞好背景报道,解决新闻五要素中为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以生动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吸引听众,把听众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的愿望尽快变为现实。 2.办好热线类节目,满足听众参与广播、与主持人进行双向交流的需求。如今,听众已不满足于你播什么我听什么,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对此,我们要研究听众心理,广开与听众沟通的节目,利用广播或通过广播正确地引导舆论,更多地为听众排忧解难,使之真正成为听众的知心朋友。 3.办好信息类节目,满足听众在新形势下对工作和生活信息的需求。广播不仅是一个宣传工具,还具有服务功能。广播应围绕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要求和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寻医问药、医疗保健、旅游、饮食、居室装修、化妆美容、电脑网络等等。广播提供这些信息,做好这方面的服务,方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益友,工作中的好参谋。 4.办好娱乐类节目,满足听众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新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大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广播是听觉艺术,我们应下力量丰富听众的听觉,力求文艺节目多样化,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听众需求,使听众既参与了广播,欣赏了节目,又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四、要多出广播精品,开发人才资源 广播多出精品,对树立电台良好形象至关重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播电台涌现出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栏目和许多精品节目,这对提高广播知名度,争取听众,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按照高标准,可以说广播精品还不够多,还有待于广播人今后不懈的努力。 那么,开发广播人才资源从何入手呢?客观上,我们要营造一种广播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为广播多出精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作为广播领导者,要舍得在人才培养上多投资,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奖罚分明。作为广播人应经常“充电”,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还要树立创新意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广播精品一定会多起来,广播收听率一定会高起来。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