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60分钟》四十华诞之际的困惑 |
范文 | 谢凌晖 张静民 摘要本文对《60分钟》节目四十华诞之际的困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60分钟》电视新闻杂志主持人新闻题材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在美国电视界叱咤风云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迎来了它的四十华诞。可以说这个独领风骚数十年的节目是美国和世界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王牌新闻杂志节目,从1968年创办至今,为几代人所喜爱,在美国已经声名显赫:它连续23个年度进入收视率前十名,五次收视率排名第一;它也是转播率最高的黄金时段节目,1999年更创下了全球1423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段转播的纪录,每周约有1600,万人会准时收看该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使其成为CBS的王牌盈利节目,多年来赚进约20多亿美元。《60分钟》还是美国黄金时段节目获得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最多的节目——截止到2007年,它已78次获得了艾美奖。 《60分钟》何以持久不衰呢?首先在题材方面,多年来一直侧重于选择严肃的、时政性强的题材,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基础上,进入人物的内心,使得重大社会问题在节目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得以展现,使观众如同亲眼目睹一般,不仅令他们触目惊心,而且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寻求解决办法。正因为《60分钟》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原态,它被社会学家们称为“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其次是《60分钟》对于记者、主持人的选择非常严格,要求他们学识渊博、阅历丰富,褪尽了年轻人的浮华,成熟自信,拥有无可比拟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把主持人打造成明星。所以《60分钟》的主持人都被培养成“大腕”级的人物。譬如,曾今有MikeWallace、Ed Bradley坐镇《60分钟》,现在仍然活跃在《60分钟》的Morley safer、Andy Rooney、Steve Krofl、Lesley Stahl等等。再次。它也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建设,多年来一直是寂静的黑色背景,耳边是时钟滴答走动的声音,随即黑色背景上出现了白色的边框,勾勒出一本尚未翻开的杂志的轮廓,封面上方写着“60minutes”,其中“60”是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中间和下方是几位主持人的名字。在杂志的内页中,几则新闻报道依次进行,给人的感觉就是杂志打开了,报道也开始了。一只嘀嗒行走的跑表是几个板块的联结纽带,给观众以时间的提示,这种用时间分段的设计又回到了节目的名称上来——各个板块一起结构了60分钟节目,非常简约又很巧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都是《60分钟》取胜的法宝,但是就在它迎来四十华诞之际,这些特色也许慢慢演变成妨碍它登上新的高峰的瓶颈。所以笔者在此试分析了《60分钟》目前面临的困惑。 一、主持人年龄过于老化、工作年限较长,迫切需要培养新人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目的标志。 所以《60分钟》非常注重选拔和培养主持人。40年来,《60分钟》坚定不移地推行“明星制”,培养、塑造和推出了一大批名记者和名主持人。他们成为《60分钟》的品牌标识,正是他们成就了《60分钟》长盛不衰的神话。并且这些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采访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事物细腻、全面,语言表达精当而富于生机。将记者与主持人融为一体的策略更加促进了节目的真实感和说服力。譬如最为人们瞩目的迈克·华莱士,他的新闻工作经验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当时他是芝加哥太阳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和播音员。二战时在海军担任通信官,战后成为芝加哥WMAQ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他在1951年就进入CBS,1955年离职,1963年又回到了CBS,是一名通讯记者。在此期间,他还主持过《深夜追击》、《迈克·华莱士访谈》等节目。正是经过了这么多的磨练,才成就了其高人一等的职业技巧和新闻敏感,才能获得无数电视新闻奖,甚至在2003年9月,艾美奖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总之。《60分钟》不乏名牌主持人,他们不仅是耀眼的明星,而且是栏目品牌的资本、节目的代言人。 毋庸置疑,这些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60分钟》最值得骄傲的。它吸引受众的不仅仅是内容和题材,还有这些闪耀的明星主持人,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在守护着《60分钟》的收视阵地。但是就在它极力培养成熟稳重、阅历丰富的名主持人时,这些主持人的年龄已逐渐老化。笔者对现在《60分钟》主持人的年龄和工作的年限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了80%,60岁以上的也占到了60%,其中AndyRooney已是89岁高龄,Morley Safer今年77岁,2006年Mike Wallace退休时也是88岁高龄。从在《60分钟》的工作年限来看,只有AndersonCooper,KatieCouric和Lara Logan是这一两年进的新人,其他的主持人工作年限都较长,其中Morley Safer已是38年的老兵。AndyRooney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也奉献了30年,被称为电视界的“老顽童”。 《60分钟》纵横荧幕四十年来,这些主持人功不可没,不少观众是收看着这个节目长大的、成熟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主持人从成熟走向衰老,而且在《60分钟》的工作年限一长,虽然经验非常丰富,可整个人也慢慢会被掏空,缺乏创新、止步不前了。目前来看,《60分钟》依然老而弥坚,收视率能够稳定在6-8%,可它的受众也逐渐老龄化,所以培养为新一代所喜欢的主持人成了《60分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一方面要选择和培养那些成熟稳重、经验丰富、褪去年轻人浮华的主持人,以保持节目取胜的传统特色,而另一方面也要去研究现在的80后、90后到底喜欢怎样的风格,总之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传播心理学来看,信息报道中体现的观念、观点、态度、情感、知识等与受众的固有思想、情感等相近或具有相同之处时,信息容易被接受。传播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传播者本身也会带着一定的观念与情感。所以当面对一代新的观众,主持人的更新也必不可少。要想在电视界永远常青的话,《60分钟》应该要为其能保住收视霸主地位注入新鲜血液了。从这两年主持人的变动来看,《60分钟》于2006年把KatieCouric、LaraLogan招致麾下,2007年又邀请CNN的王牌主持AndersonCooper,而且新加入的这三个主持人都偏年轻,所以《60分钟》也看到了潜在的收视人群危机,正在寻找新的改变。我们期待这个电视界的神话能够继续。 二、偏好“硬新闻”,题材过于严肃 在美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实行栏目的市场化运作,但是《60分钟》始终强调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理念,作为美国电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它是最严肃的新闻杂志。 《60分钟》每周日晚播出一小时,每次就两三个问题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