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情境化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吴晨 展示设计是展现科学技术及人们经济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此活动能够发现科技及生活情感的美,并创造这种美。而展示设计中的情感传达匮乏及手段缺失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展示设计的发展,使设计显得较为肤浅和缺乏内涵。而由米勒布罗克曼著的《平面设计中的网络系统》(徐宸熹,张鹏宇译,2016年7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则为展示设计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指导。展示设计是不能脱离情感的,利用情感来构建情境化的设计系统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展现出展示设计的艺术美和内在美,也是提高其内涵的唯一途径。 一、展示设计中应用情境化设计的必要性 该书认为,现代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着展示活动的变化,展示主题也由实物向信息主体发展,以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和提高信息传达的综合效率及效果。在人类活动中,其认知发展同情感因素的关系极为密切,传达情感信息对认知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从许多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中可以发現,那些能引起人们兴趣及关注的展示方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言,如痛苦、含蓄、幽默及快乐等。以情感传达的方式传递信息是展示情境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展示设计中首先应注重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而实现这种有效性就需要展示对象能够同参观者进行沟通,向其传达信息。参观者同展示对象间的互动和调动性既是人与物的交流,也是传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若设计过程中能够赋予一定的情感因素,基于情感性来充分考虑展示形式,就会增加受传者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进而能够全方位地传达情感信息。当然,在展示信息传达中构建情境化则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可以高质量地组合信息,使其具有凝聚力,以展示主题为中心的组合分散信息,从而使其形成能够被人认知和理解的有序统一体。在此信息组合中,可以利用情感的传达来深入接受者的认知过程,进而高效传达信息。 在展示设计中应用情境化也是设计的人性化要求。展示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自身是具有情感性的,其设计创作自身赋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从而体现出展示的文化性及内涵性,这是展示设计人性化情境的体现。然而,展示设计的人性化并非单指硬件服务的设计,如休息区、残障人通道等,而是对参观者情感需求的注重,创造适宜的展示空间。展示设计者应关注参观者的认知程度,注重其情感传达特征及感受,改变展示事物脱离于参观者的状况,打破界线,从情感上激发参观者的兴趣,使其能够同展示事物进行沟通和对话,加深其认知程度。当然,这种认知程度的加深是基于情感和行为的双重认知。 当前,展示设计中存在严重的艺术文化荒漠化的现象,许多展示设计逐渐与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脱离。然而,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实现手段及新材料也在不断发展,而展示设计却未能因此获得良好的发展,许多设计因商业效益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程序化和公式化,甚至哗众取宠。有些展示设计的信息传达也重视情感内容,但其艺术美感极差,缺乏艺术内涵和美感。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美感需求却在不断提高,而展示设计的发展状况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难以有效地在展示设计中表现出精神需求及美感需求。所以,在展示设计中应用基于情感传达的情感化设计显得尤为必要,以有效增强展示设计的艺术造型美,使展示设计物品具有浓厚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然而,展示设计的优劣还受到各种设计元素的影响,这些设计元素也对设计的情感表达及美感呈现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书指出,在情境化的展示设计中要收集、分析、研究和整理情境要素,明确设计目标及表现方式、时间、预算、环境特征、展示对象及目的,针对群体和设计分工等,既要重视时间、人、场所及展品等直接要素的作用,也要注重经费等间接要素的影响。 二、情境化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该书认为,自然要素、视觉要素等是设计的关键要素,其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设计效果。尤其是在情境化设计中,更要重视这些要素的应用及影响。 自然要素。光线和材料是展示设计的自然要素,构成情境时应重视光线的处理和材料的选择,其中光线设计主要有自然光线、人造光线两种,若是室内展示需要考虑人造光线,比如光源,光源照射范围及强度、光色、照明方式等。情境构造光线的处理需要一些设计理论来指导,既要明确其是否经济实用、功能如何、是否安全、设计美感怎样等,又要注重展示中材料与色彩的相互联系。展示情境恰如展品的舞台,如何展现舞台效果则离不开光线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设计中可以将光线分为主光源、次光源、反射光三部分,主光源作用的发挥需要实践操作,是文字语言的重要表现,而次光源则是文字语言的辅助,发挥着协调叙述的作用,参观者需在了解主光源信息传达内容的前提下表达其周围信息的认知,主要起到帮助主光源叙事和表达情境,进而实现信息的传达。与前两者不同,反射光则是文字语言的对立面,常以冷光源的形式呈现,使展示物品的色彩呈现出冷暖色的变化,给参观者以情境上的真实感。为此,应深入分析展示物品的情境空间,合理组合应用各种光线,以提高情境设计的层次。当然,在展示设计中还应重视材料选取对空间面积及视觉感受的影响,材料存在灰暗、明亮、粗糙、细腻、亲近及宽松等质感。界面质地光滑则会有疏离感,界面粗糙则会产生靠近感。展品表面光滑、纹理紧密会有较强的空间扩大感,相反,如果展品表面粗糙、质地柔软,则会有间隙变窄感。若想展示存在扩展感,则应选择光滑精细的材料,若要创造狭窄空间的感觉,应选择纹理粗糙的材料,以打造出适合于情境的展示空间。尽管材料自身不会产生特殊情感效果,然而在不同材料间的不同距离互动中,人的感知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心理变化会产生相关的情感。所以,展示设计者应注重艺术及材料的情感表达,构建一种利用材料传达情感的关系,给艺术化空间情境带来新变化,以更好地展现和表达设计理念。 视觉要素。展示设计首先是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在构建空间情境时将情感同展品相联系,能够较好地打造视觉上的情感体验。该书认为,任何图像及图形都是利用物质、光学及视觉三者的联系而形成的。通过反射光视觉成像的方式将图像符号传达给大脑,而后经大脑赋意,便是图像图形成像的原理。当然,眼睛若要获得视觉信息主要依靠浏览、注视的方式,眼睛在所看到的对象上短时间停留后便能获得少量信息,如果一直随对象活动或停留则其获得的信息就较为丰富,不管是注视还是浏览,眼睛都能产生可视性,都能将视觉符号转化成信息。因此在感知空间及艺术作品时,视觉感知的方式主要是注视。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视觉感知能够做出选择,将经过筛选后的外界信息传达给大脑。所以视觉存在环境同人们的感知存在具有深刻联系。 获取情境。展示设计是一种艺术性活动,而艺术则是语言活动的一种,是对艺术作品情感、形式和表现力的描绘。因此在展示设计中应通过目标元素来展现情境主题,设计者应在设计前收集相关展示内容,如人、空间要素及环境系统等信息。设计过程中应将问题、设计过程和条件相结合重构情境故事,并使其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抽象性和识别性,使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明白展示设计元素的逻辑性及故事性传递。展示设计主要利用静止的图像及图形来实现,而在设计中构建情境后应通过象征性手法导入静态情境,这种静态的图像在连续或运动的状态下能够准确地表达图像的内涵,不管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都能够利用图像的状态及变化来引导同参观者情感的持续交流,并能使其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地传达信息,更好地呈现展示设计,实现展示的目的。当然,也有许多展示設计者会在设计前进行团队或客户沟通及讨论,设计后同参观者交流互动,以及时了解参观者的反馈。这种沟通及互动真实展示了设计的情境表达,以此体验式互动的方法来获取参与者对展品的情境,从而推进其对展品的认知程度。 在展示设计中应用情境化设计并非获得了情境就可以直接设计了,还需要对情境信息进行发掘和提炼,强化对情境信息的认识及了解。展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展品,如果展品信息同所展实物的信息不同,那么展品信息就不能等同所展示的信息。设计中的情境信息是无法独立存在的,而应依托于实物,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对展品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其传达的信息,以明确设计方向,从而选取有效的方式来完成此信息传递。这也是传递情境信息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设计之初,应客观深入地分析展示对象的信息,如其社会背景、文化及历史背景、施工环境、功能及性质等内容。唯有将其置入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方能展现其深刻内涵及内在价值,从而提炼出其能与参观者产生共鸣的情境信息。在展示中,每个展示对象都有其精彩故事,都有其深刻内涵和价值,而此内涵的呈现则是对情境信息的丰富,价值则是影响参观者对展品情境认知的直接因素,展现方式不同,其所呈现的价值情境也不同,所以,应注重展品情境价值的影响因素,比如其功能、数量、展示数量及时间、空间等,并对此情境价值进行综合移植,以从其内涵、表现形体及价值移植等层面对展示对象进行综合展示,从而进一步明确其情境信息。然而,仅有明确的情境信息还不够,还应通过合适的线索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故事情境,以将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为系统性的优质信息。 总之,该书为展示设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在展示设计中运用情境化设计手段,能够有效增强展示效果,提高参观者的认知程度,增强其同展品间的情感共鸣。通过情境化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向参观者传递展品的内在价值信息,优秀的情境化设计能够较好地吸引参观者,激发其参观的积极性和欲望,从而提高展示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