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范文 | 龙成周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其需求量也呈上涨趋势。由于种植密度之间的差异会对玉米的产量、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玉米品种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为此,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影响 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但是,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玉米没有达到预计的产量。有关数据表明,10年后我国玉米总产量只有增加30%~40%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进行玉米种植密度的相关研究能够为玉米种植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实现玉米总产量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 1? ?玉米种植的现状和意义 长期以来,玉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食物,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和富强的关键基础。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的思维改变了,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中打工,不再仅仅依靠种地作为家庭食物和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使得农村常住人口缺少劳动力,大量粮食种植土地被荒废。部分农民缺乏种植技术,使玉米种植产量低、收购价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且农村土地被非法占用,这些都导致了粮食短缺问题的出现。因此,重视玉米种植、合理管理农村土地,对实现玉米增产增收和国家粮食的安全目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最终影响玉米的总产量。实践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导致最终结出的果穗小、籽粒小,从而降低玉米的产量。因此,合理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对增加玉米的产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3? ?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生长的影响 3.1? ?对玉米株高和穗高的影响 总体来讲,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的影响并未因品种的不同而有变化,其总体的生长趋势是相同的。其规律总结是种植密度和玉米株高呈正比例关系,且株高呈逐渐放缓的生长趋势,玉米的产量也会增加。针对不同的品种也有细微的差异,如2018年砚山县展示的玉米新品种的生长虽然符合上述规律,但其在种植密度增加的情况下个别玉米品种并不明显。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会导致玉米植株变细、节间变长且植株颜色变浅,从而出现大面积玉米倒伏的现象。玉米的株高和穗高具有一定联系,当玉米的株高相同时,种植密度和玉米穗高呈正比例关系,但种植密度对其穗高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只有部分适合高密度种植的玉米品种相较而言影响不大。 3.2? ?对玉米空秆率的影响 实践结果表明,由于种植密度和玉米的双穗率成反比,使得玉米植株上只有雄蕊,无法结出果穗,从而增加了玉米可能空秆的风险。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光照和通风环境受限,致使光合作用减弱,玉米出现空秆的概率上升。 4? ?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4.1? ?对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光照作为玉米生长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对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玉米种植过密会导致玉米接收不到充足的光照,对生育后的玉米生长有很大影响,使得玉米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4.2? ?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虽然大部分实践证明,玉米的籽粒产量随着玉米的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同品种的玉米都有自身的特征,其种植密度均有各自的固定值范围(砚山县最适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667m2)。一旦超過此值,会使得玉米出现不涨反跌的现象,最终使玉米的产量受到影响。 4.3? ?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导致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空间受限,致使玉米难以出现穗长和穗粗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出现秃尖的情况,使得玉米的产量受损。 4.4? ?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种植密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据实践结论可知,无论何种玉米,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玉米植株的数目会不断增加,但玉米的秆径会不断变细。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品种的玉米都有自身的特征,其种植密度均有各自的固定值范围,但是,玉米种植密度最终对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是大致一样的。因此,种植技术人员在进行玉米种植指导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玉米品种的实际差异及需求,从而制定出最为合适的玉米种植方案。 参考文献: [ 1 ] 杨锦越,宋碧,罗英舰,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抗倒力学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8):1584-1590. (收稿日期:2019-08-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