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范文

    汪雨萍 谢芳腾

    摘? ?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很大,而水稻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种植问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所以对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48-01? ? ? ?中图分类号: S511? ? ?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需要从浸种、育秧、选苗、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从而实现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1.1? ?浸种

    水稻育秧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处理。首先在浸种前2~3 d进行晒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浸种时加入杀菌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为避免种子过量吸水导致腐烂问题的出现,间隔24 h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并换干净的水继续浸种,以防种子酒精中毒,造成烂种。经过预处理和浸泡的种子往往能够更好地生长,且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整体产量必定有所提升。早稻浸种2~3 d,晚稻浸种1~2 d,以35~40 ℃温水洗种,预热3~5 min以顺利催芽[1]。将谷种装入布袋箩筐,以农膜或无病稻草放置于四周以进行保温,定期淋温水,控制好谷种温度,及时翻堆,将种芽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 h后即可播种。

    1.2? ?育秧

    1.2.1? ?育秧方式的选择

    一般而言,育秧方式包括旱育秧和露地湿润育秧。旱育秧技术要先选择秧田地,由于是旱育苗,苗床始终不保持水层,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含盐碱低、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做好床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等工作,秧龄3叶1心时便可移栽,秧龄一般不超过30 d[2]。

    湿润育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水稻种植季节以及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育秧的实际需求,应用较为广泛。水稻湿润育秧技术操作便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该项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保证水稻湿润育秧的质量和产量。做好充分的秧板准备,选择背风向阳的稻田作为秧田,需保证排灌的便捷化,并且具有较高的肥力[3]。在这一阶段,要保证秧田与本田比例的合理化,最佳比例为1∶(8~10),在播种前10 d进行干耕干整,开沟做畦,畦长控制在10~12 m,畦宽控制在1.4~1.5 m,沟深度为0.15 m,畦面需满足育秧要求。结合秧田实际情况来调整好施肥量。

    在进行水稻播种的过程中,栽培人员要考虑到本地区气候变化特点,重视水稻播种工作,选择水稻生长最佳时期进行播种,其发芽温度为10~12 ℃。若控制不好温度,水稻很难发芽,甚至会烂种。对此,在实际播种中,要做好播前松土工作,对播种土地进行预处理,做好除草措施,提高土地质量,进而为水稻种子茁壮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2.2? ?精量播种

    在水稻湿润育秧过程中,要做到精量播种,就早稻秧田播种量来看,一般在3月中下旬抢晴播种,早稻杂交稻为20 kg/667 m2,常规稻为30 kg/667 m2,单季杂交稻为7~10 kg/667 m2,常规稻为10~12 kg/667 m2,双季晚稻杂交稻为10 kg/667 m2,常规稻为20 kg/667 m2。为保证精量播种的质量和效果,在播种阶段要结合谷粒长度来确定芽长和根长[4]。在水稻湿润育秧的过程中,要保证均匀播种,依照芽谷重量对单位面积内水稻播种量加以确定。精量播种时需先播种70%的芽谷,补匀剩余的30%,待播种完后塌谷,喷施秧田除草剂,以确保杂草被有效封杀,从而加强水稻湿润育秧质量控制。

    1.2.3? ?覆膜保温

    早稻播种后采取有效的覆膜保温措施,一般采用拱架盖塑料薄膜保温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通过无纺布来进行保温,以竹篾搭拱架,盖上膜后,用泥压紧膜的四周,以免被大风掀开。通过遮阳网的搭建,能够对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实施保护,防范鸟害和暴雨影响,保证播种质量,待出苗后及时将网撤下。

    1.2.4? ?施肥

    育秧过程中要加强秧苗管理,保证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为满足秧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要适时施加断奶肥和送嫁肥。不可存在高温烧芽的情况,可通过排灌方式来进行降温。施肥过程中要控制好单次施肥量,尿素和氯化钾的用量以3~4 kg/667 m2为最佳。

    1.3? ?选苗

    为了尽可能提升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需要在正式开始栽培之前对水稻幼苗进行选择,从初始阶段入手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把握好幼苗的整体质量,对幼苗的长度、挺立程度等进行分析,选择生命力强、适应力强的幼苗进行培养;其次,要对水稻幼苗的根部进行观察,关注其白根的多少,从而确定其根系是否发达、是否存在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在后续的栽培中,为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另外,还需要观察幼苗的叶片,选择叶片表面没有病害痕迹、颜色青翠的幼苗进行培育,保证水稻高产目标的达成。

    1.4? ?肥水运筹

    水稻的产量与施肥息息相关,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施肥处理。保证稻田土壤结构趋于合理,提升土壤本身的供肥能力,让水稻的分蘖现象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另外,还应该充分结合浅层次肥料和全层次肥料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技术,保证肥料使用的效果。同时,还应该根据水稻的分蘖情况适当添加分蘖肥,在不滥用化学肥料的原则下,尽可能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

    水稻大田要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够苗晒田,抽穗扬花期和孕穗期应保持一层浅水,生育后期采用干湿交替,养根保叶促灌浆,提高结实率,在收获前5~7 d将水排尽落干。严防孕穗和抽穗阶段早晚低温危害。晚稻生长后期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做好寒露风的预防工作。

    2? ?病虫害防治

    水稻是我國大部分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其是否健康、产量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提升水稻的产量,同时提升水稻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合理、科学地施加化肥农药。为了保证水稻的绿色化高产效果,工作人员应主要选择生物防治措施,在必要时再应用化学药品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同时,需要对选用的化学药品的质量进行把握,避免药物残留等不良现象,严格遵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和药剂使用说明的有关内容,在保证病虫害治理效果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栽培技术人员有必要对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进行进一步分析,争取找到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为推动我国水稻绿色高产化发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 1 ] 刘丽.浅谈提高大洼地区水稻产量主要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

    [ 2 ] 金鑫.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

    [ 3 ] 林桂芬.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7).

    [ 4 ] 谭光华.论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家参谋,2018(7).

    (收稿日期:2019-05-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