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甘肃省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探索 |
范文 | 庄志扬 摘 ? 要:甘肃省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全年玉米产量较高,为全国粮食生产及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玉米耕作收获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而在西方国家粮食作物的耕种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这也促使甘肃省对先进的机械化技术进行积极引进,开设了很多专题项目,以玉米这类高密度种植农作物为入手点,对新技术进行探索和运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粒收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农作物机械化技术逐渐得到普及。作为粮食大省的甘肃省也对先进的玉米种植以及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大胆尝试,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玉米粒收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为当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就甘肃省玉米机械化粒收技术进行探索和思考。 1 ? 玉米机械化粒收的操作方法 1.1 ? 基地建设 从整体来讲,甘肃省的生态呈现出良好的多样性。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选取了基础设备完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4个县区种植高密度玉米,成立了试验基地,在基地内采用机械设备进行玉米粒收操作。在干旱状况比较严重的区域内选取了6个不同的县区来进行玉米种植,并且在基地点使用配套的机械化设备。 1.2 ? 制定布局方案 在对玉米生产区域进行划分之后,基于主要方向、历史产量等数据来对玉米密植高产品种的布局、机械化布局等进行合理设置,建设玉米密植高产以及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基地,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的综合生产水平,为籽粒直收玉米产业的后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 确定密度 将高产玉米品种作为试验品,将当地玉米作为对照品种,密度梯度设定为1 000~12 000株/667 m2,同时试验确定灌溉区域的密度,在干旱区域内灌溉的密度需要酌情提升,以此来保证玉米种植区域能够被有效灌溉。 1.4 ? 确定种植方向 以灌溉以及降水等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日照时间、积温的有效值等自然状况数据,针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特点,借助施肥、调控等举措来对不同时期的玉米种植主攻方向进行确定,对高产玉米品种含有的潜力进行有效挖掘,提升玉米整体的整齐程度,增加玉米高产群,为产量以及玉米品质的提升进行积极探索。 1.5 ? 配置机械设备 为了借助机械设备直接进行玉米籽粒收获,除了对玉米本身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外,也对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委派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在示范田内进行现场机械粒收操作演示,同时深入到农田或者是种植集中区域开展大面积的玉米粒收作业,这有助于提升玉米粒收机械设备的宣传力度,促使当地农民能够认可机械化粒收设备[1]。 2 ? 成效反馈 2.1 ? 确定高产品种 在甘肃武威凉州试验田中种植的17个示范品种,每一个品种种植面积10 000 m2,播种8 500株/667 m2玉米苗,最终的产量在900~1 500 kg/667 m2之间波动,比当地品种的平均产量高。同时有几个玉米品种产量超过了1 200 kg/667 m2。与此同时,在甘肃省其他不同县区内种植的玉米都比当地的对照品种产量高。 2.2 ? 控制成本 从整体来讲,机械化粒收设备实现了收获成本的控制。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依靠人工来进行玉米收获、晾晒和脱粒工作,玉米的成本在300元/667 m2。而借助机械设备进行粒收,成本在80元/667 m2,如果加上后期的烘干操作,成本也被控制在150元/667 m2之内,相比人工收获,每667 m2成本减少了1/2。在实现增收的基础上也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 2.3 ? 增产明显 大量的试验田数据显示,借助玉米密植技术进行玉米栽培,能够实现产量的提升,且产量增幅明显,这就意味着每667 m2的玉米产量得以有效提升,为玉米生产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 农机融合效果好 随着机械粒收技术的发展,需要站在玉米的种植、培育以及收获等多种操作基础上,选择与生产环节匹配程度较高的机械配套设备,所选购的机械设备需要同时具有耕种、施肥、机整等配套设备,从而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先进资源的覆盖率[3]。 3 ? 思考与展望 在对玉米品种进行选择时,需要尽量选取早熟、耐密植以及與机械设备匹配程度比较高的玉米品种,同时主要对品种进行筛查,储备优质的玉米品种。借助优质的玉米品种来提升玉米整体品质,实现增产的效果,也为机械化粒收操作提供前提条件。同时需要在机械化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玉米收获评价机制,对玉米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期进行评定,以各项玉米收获环节为入手点,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的选型工作,对玉米进行整体评价,以此来实现最佳的机械收获效果。除此之外,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促使农村的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农民逐渐重视机械化生产,并且积极运用机械化生产来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被解放的劳动力能够投身于更加高层次的生产制造过程中[4]。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被运用在农业领域。对此,甘肃省对玉米机械化粒收设备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整体的玉米品质以及综合产量得到了提升,机械化设备也提升了玉米种植、收获等工作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王浥州.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品种破碎敏感性评价[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 2 ] 明博,王克如,谢瑞芝,等.玉米子粒脱水研究与机械粒收对策[J].作物杂志,2018(6):17,21. [ 3 ] 本刊编辑部.加强机械粒收研究推动玉米生产方式转型[J].玉米科学,2018,26(4):62. [ 4 ] 李亚东,柴宗文,孙多鑫.甘肃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6,32(4):13,14. (收稿日期:2019-1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