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山东地区大棚葡萄管理技术 |
范文 | 巩传伟 摘? ?要:大棚葡萄栽培具有明显优势,栽培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分时间段总结了山东地区的大棚葡萄温度、水分、植保等方面的管理方法,以期对生产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葡萄;大棚种植;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5-0045-01? ? ? ?中图分类号: S628? ? ? ?文献标志码: B 葡萄是山东的主要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品。葡萄通过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比露地提早30~50 d成熟上市,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为生产者带来较好的效益。 1? ?休眠期的管理 时间阶段分为11月、12月和1月。主要农事操作:扣棚膜、修剪、温度管理、水分管理、植保管理。 1.1? ?扣棚膜 一般于11月下旬扣棚膜,一方面可以保温、保湿和防寒,另一方面可控制在有效冷积温范围内。 1.2? ?修剪 营养回流后进行修剪,一般在扣棚膜前进行,也可在扣棚膜之后进行修剪。 1.3? ?温度管理 此时的温度管理是为了满足葡萄接触休眠所需要的蓄冷量,打开大棚边膜,控制昼温在15 ℃以下。温度过低时放下边膜,通过调整放风口的大小,使温度控制在有效需冷范围内,使需冷量达到800 h以上。 1.4? ?水分管理 浇水时间为日均温度0~3 ℃时为宜,越冬前要浇透冬水,水量为水下渗40 cm为宜。 1.5? ?植保管理 葡萄萌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葡萄病虫害。 2? ?从萌芽到开花坐果期的管理 时间阶段分为2-4月。主要农事操作:温度、水肥管理、抹芽除萌、植保管理、副梢管理。 2.1? ?温度管理 山东地区大棚一般在2月上旬开始升温。采取缓升温方式,通过调整腰缝放风口的大小及放风时间来实施。 升温萌芽时,前10 d应使棚内温度缓缓上升,昼温由10 ℃逐渐升到15~20 ℃,夜间保持在10~15 ℃,最低不低于5 ℃,地温要上升到10 ℃左右。后20 d其催芽温度:白天升到25~28 ℃,夜间保持在15~20 ℃,地温稳定在20 ℃为宜。 从萌芽到开花,需40 d,萌芽期昼温控制在20~28 ℃,夜间保持在15~18 ℃,开花期昼温保持在20~25 ℃,夜温保持在16~18 ℃,此期昼温升至27 ℃时通风降温,使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开花期温度过高会导致花器发育不良、落花落果严重、叶片黄化等现象,因此要保证夜温,控制昼温,晴天通风,温度不要超过28 ℃。 2.2? ?水肥管理 (1)升温后及时浇萌动水,施肥以氮肥为主,建议使用硫酸铵,同时配合磷钾多元素肥,随滴灌施入。 (2)花期忌浇大水,不旱不浇、旱了少浇。花期不宜施肥。 (3)落花后,幼果期水肥同时进行,氮肥为主,同时配合磷钾多元素肥,随滴灌施入。 2.3? ?植保管理 (1)葡萄新梢生长,为蚜虫生长繁殖提供了场所,若不及时进行预防,会造成危害期与花期重合,应在花前7 d进行防治,可选用药剂有吡虫啉、吡蚜酮等。 (2)落花后,观察是否有花前防治残留的蚜虫、红蜘蛛等,若有可選用药剂吡虫啉、硫悬浮剂等。 2.4? ?摘心及副梢处理 2.4.1? ?摘心 对易落花落果品种,如巨峰、玫瑰香,要在开花前4~5 d摘心,花序上留5~6片叶摘去嫩尖;对坐果率高的品种,如藤稔、京秀等,于初花期在花序上留5~7片叶子摘心。 2.4.2? ?摘心后萌发副梢的处理 新梢顶端1~2个副梢,留4~5片叶子摘心,将花序下萌发的副梢尽早抹掉,新梢中部的副梢留1片叶子摘心,第2次副梢再留1片叶子摘心,并扣除副梢腋芽,防止其再生。 3? ?果实膨大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的管理 时间阶段为5—6月。主要农事操作:果穗处理,温度管理、水肥管理、植保管理。 3.1? ?果穗处理 3.1.1? ?选留果穗 粗壮结果枝留1~2个果穗,中庸枝留1个果穗,弱枝不留果穗。 3.1.2? ?掐穗尖、除副穗 在葡萄果粒黄豆大小时开始掐穗尖,掐去果穗长度的1/4,并疏除副穗,以使全园果穗整齐,卖相好。 3.2? ?温度控制 3.2.1? ?膨大期温度调控 此期葡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昼温控制在25~28 ℃,夜温控制在16~20 ℃,太阳辐射增强,棚内温度较高,应注意通风降温,不要超过30 ℃。当外界温度稳定在20 ℃左右时,大棚的通风口晚上不要关闭。 3.2.2? ?着色成熟期温度调控 此期为了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浆果着色及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昼温控制在28~30 ℃,夜间加大通风,使夜温维持在15 ℃,昼夜温差达到15 ℃,抑制夜间呼吸消耗,加强光合积累,促进果实着色成熟,提高含糖量。 3.3? ?水肥管理 以磷钾多元素肥为主,随滴灌施入,采前14 d完成施肥。浇水要及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 3.4? ?植保管理 3.4.1? ?行间覆盖 行间覆盖黑色地膜,能减少浇水次数,降低棚内湿度;行间覆盖银灰反光膜,能改善棚内光照,促进果实着色。 3.4.2? ?病虫防治 由于棚内环境封闭,虫害较轻,而棚内温湿度高,利于病害发生,应抓好防治工作,选用优质杀菌剂预防。 4? ?葡萄采摘后的管理 时间阶段为7—10月。主要农事操作:水肥、植保管理、大棚维护及除草。 4.1? ?水肥管理 (1)适时浇水,不旱不浇,葡萄采摘后,撤除棚膜,露天生长,复壮树体。7月施花芽分化肥,以磷钾肥为主;9月减少浇水,促进树体养分积累,防止秋季旺长。 (2)葡萄落叶前施基肥。基肥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施肥3 000 kg/667 m2,在行间开宽、深各30 cm的沟施入,施后整理好垄沟,浇透水。 4.2? ?植保管理 撤膜后的管理同露地一样,应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好叶片。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甲氨基阿维菌素,1∶0.5∶200波尔多液等对其进行施撒。 4.3? ?大棚维护及除草 撤膜后,对损毁处及时进行更换和维护,以利于下一年的生产。雨后及时除草,增强土壤透气性,利于葡萄根系生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