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晋北地区应用芥菜型油菜打造园林景观的措施 |
范文 | 马群 齐占涛 薛永飞 摘? ?要:为丰富晋北地区的园林景观,应用芥菜型油菜发展园林种植可以实现农业种植与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根据晋北地区芥菜型春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高产种植经验,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等多方面介绍了芥菜型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晋北地区的芥菜型油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晋北地区;芥菜型油菜;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9-0056-01? ? ? ?中图分类号: S565.4? ? ? ?文献标志码: B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一年生草本植物,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的油用变种,又名高油菜、辣油菜 [1]。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广泛,北起黑龙江、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到沿海各省均有种植。可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3大品种,芥菜型油菜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的特性,是较容易栽培的农作物之一。 1? ?芥菜型油菜的观赏价值 1.1? ?芥菜型油菜的形态特征 芥菜型油菜的植株高大、分枝多;基生叶呈旋叠状、叶大、互生、叶柄长、叶皱被毛;总状花序,花瓣窄小,开花时四瓣分离、呈黄色十字形;长角果,种子有明显辣味,磨成末后可制成黄芥末。适于山区、寒冷地带及土壤瘠薄的地区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各地[2]。 1.2? ?芥菜型油菜的园林应用 大同地处山西省晋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多大风,温差较大。年降水量400~500 mm,水资源贫乏且区域分布不平衡,边境多水、盆地少水、山区缺水[3]。近年来,大同市的城市发展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关键期,立足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打造“旅都”宜居城市,因此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要求较高。 芥菜型油菜的花朵金黄夺目,成片种植不但可以作为景观资源提升大同市的旅游观光品质,而且也可以作为有机绿肥的来源途径,同时兼具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由于芥菜型油菜耐瘠性强,在晋北地区适生性较好,已经在大同市左云县摩天岭风景区成片种植,效果良好。如广泛应用于大同市文瀛湖生态风景区、梓家村郊野公园、城墙带状公园、智家堡森林公园、永泰广场、十里河森林公园七大公园,其种植面积可达11万m2,将形成美丽而壮观的油菜花连片开放景观,是促进大同市农业种植、园林绿化和旅游产业生态化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2? ?芥菜型油菜的栽培技术 2.1? ?选地 芥菜型油菜的种植条件与晋北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相适应,对土地无特殊要求,在裸露的黄土地以及出现退化的花草种植地均可栽植,但要注意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区,且要避免林下种植。 2.2? ?播种 播种前要通过晒土、施用多菌灵等方式进行土壤杀菌,防止地下害虫为害。晋北地区于4月中下旬至5月3日间,耕作层地温10 ℃以上,温差较小时播种。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撒播并覆土压实,也可以采用条播和点播。如智家堡森林公园0.2万m2种植地由于坡度较大,适合采用点播。播种深度在1~2 cm为宜,忌埋深,播种量为0.8~1 g/667 m2。基肥可施用磷酸二铵30~40 kg/667 m2、硫酸钾、农家肥等复合肥;播种14 d后出苗,注意间苗。 2.3? ?浇水 整个生长周期浇3~4次水即可,忌勤浇水。分别于翻地时浇水1次、抽薹前喷施尿素后浇水1次、开花时浇水1次。一般情况下,夏季补苗时浇水7 d左右出苗。 2.4? ?管护 出苗后7~10 d喷施阿维菌素、溴氰菊酯等无公害药剂防治蚜虫、跳甲为害,第1次喷施600~800倍液,之后可适当降低浓度。抽薹前喷施尿素15 kg/667 m2,7 d后再次喷施。约25 d后抽薹,再10 d左右见花蕾,始花期到终花期约30 d。生长期需增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以15~20 g兑水15 kg的比例施用,可促花旺、增产。在拔高期施1%~3%矮壮素可使油菜花矮化,增强园林观赏效果。花谢后可连根拔起,改种其他时令花卉。 3? ?应用芥菜型油菜打造园林景观的措施 3.1? ?选育优良品种 跳甲是油菜苗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在晋北地区进行芥菜型油菜的规模化种植时,一方面应优先选择抗虫品种,以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使用,发展绿色无公害栽培。如选择大辣芥和白芥,其具有较强的抗跳甲能力,是较好的抗虫品种[4]。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花繁的稳定性,以提升油菜产量。需通过品种比较,引进高产、优质、适应于晋北地区种植的优良芥菜型油菜品种[5-6]。 3.2? ?尝试混播技术 积极探索芥菜型油菜应用于园林景观建设时延续花期的可行性,可选用中熟品种和早熟品种进行混播,在明确二者最佳播期和配比的基础上,避免植株参差不齐,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的效果[7]。 3.3? ?创新旅游产品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亮点。如陕西汉中、新疆昭苏、青海门源、江西婺源、江苏兴化、湖北荆门、云南罗平、重庆垫江、厦门同安、宜昌枝江等地,均已将冬、春季油菜花田列入观光项目之一,成為闻名全国的旅游产品。其中,岭南覆卮山景区是华东十大油菜花观赏地之一,因引进新品种而延长了油菜花期,成功告别花期短、单季游的困境,其冬日油菜花已将成为当地的旅游品牌。大同市应加大对地方特色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应用芥菜型油菜打造园林景观的有效措施,实现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都”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 1 ] 柳凯茜,贾蕾.大同市生态脆弱性的定量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3):20-23. [ 2 ] 柳海东,余青兰,王瑞生,等.春油菜区抗跳甲油菜资源的筛选[J].作物杂志,2020(2):1-7. [ 3 ] 杨燕,寿建尧,戚航英,等.油菜新品种“浙大630”稻板免耕育苗移栽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及配套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20(2):42-43. [ 4 ] 毛光锋,孔祎昕,谢陈瑜,等.迟栽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20(4):40-41,61. [ 5 ] 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等.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20(2):13-15. [ 6 ] 程晓根.婺源油菜花旅游产品(P)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3):50-52. [ 7 ] 张寿英.旅游观光农业背景下油菜产业发展实践与思考——以卓尼县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