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粱高产种植技术
范文

    孙飞 付斌 冯瑞芬

    摘? ?要:近几年,围绕陕西省韩城市特色农作物示范园建设实施了高粱品种引进筛选示范,分析了高粱示范种植中的选地、选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供种植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26-01? ? ? ?中图分类号: S514? ? ? ?文献标志码: B

    高粱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种植效益好的特点,同时还具备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是调整种植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替代作物之一。高粱的种植利用前景广阔,高粱主产品可以用于酿酒、酿醋、食用、饲用以及能源生产等,高粱副产品可以制作植物纤维板、提取天然色素等,在高粱生长后期还可开展示范品种田间观光。

    1? ?播前准备工作

    1.1? ?选地整地

    虽然高粱适应在各类地形、地力情况下种植,但为实现高粱的高产高效示范种植,还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无污染的地块。应用机械设备清理地表,铲除杂草和垃圾并平整土地。此外,还要规划田间生产道路,安装田间灌溉和安全防护设施,使种植规模、地力水平、设施建设等符合示范园建设的标准与要求。

    1.2? ?培肥地力

    播种前,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机械深翻耕地20~25 cm,熟化土层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的同时,还能减少地下害虫为害。底肥一般深施微生物有机肥40 kg/667 m2,同时施入硫酸脲基控释三元复合肥(15-15-15)20~25 kg/667 m2,用机械旋耕耙平耱细。注意播前整地要求上虚下实,达到无土圪垯、土松碎、地细平的标准。

    1.3? ?选择良种

    连续两年选择从科研院所、種子企业引入春夏播高粱品种20余个,对参试品种的株高、抗倒伏、整齐度、穗头大小、穗头颜色、穗子紧密程度进行观测对比,对引入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机械化收获等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适宜韩城市区域种植的高粱瑞杂5号、瑞杂8号、晋杂12号等优良品种。

    2? ?适时播种

    2.1? ?播种期

    生育期在108 d以上的春播高粱品种,一般要求土壤5 cm处地温稳定通过12 ℃时,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即可播种,韩城市一般在4月15日左右。夏播高粱在前茬小麦收获后,宜抢时早播,播期不迟于6月20日。

    2.2? ?播种量

    为了保证高粱品种示范田出全苗,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播具备下籽量均匀、播深和复土深浅一致,出苗齐、壮、匀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精播的播种量控制在1.0~1.2 kg/667 m2,整地质量差或土壤表墒差时,播种量可适当增大到1.5 kg/667 m2。

    2.3? ?播种深度

    由于高粱种子芽鞘短、软,且顶土能力弱,适当浅播是全苗的关键。因此,机械播种的深度应控制在3 cm左右,并覆土压实。要求播量精准、播种行端直、行距标准、下籽均匀、深浅一致且覆土良好,注意要镇压实,不可重播、漏播,无浮籽。

    2.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障高粱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措施,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水平,科学确定种植密度。田间机械播种的行距为60 cm、株距为12~15 cm,田间种植密度为700~900株/667 m2。通过合理密植,保障高梁高产优质,能够充分展示参示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特性,实现示范田优中选优、示范引导的带动作用。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

    春夏季播种高粱后8~13 d出苗,现行后要及时检查田间苗情,对缺苗、断条、漏播、死苗的情况进行人工催芽并及时带水补种,或在育苗区带水移苗,以保证田间全苗。

    3.2? ?破除板结

    高粱播种后到幼苗出土前,遇降雨或进行田间喷灌补墒时易造成地表板结,影响幼苗出土,因此,当田间表土光照发白时,要用轻型钉齿耙进行人工耙地,破除表士板结,以助苗出土。

    3.3? ?间苗定苗

    高粱出苗后要及早间苗、疏苗,谨防幼苗拥挤造成争肥、争水、争光现象。间苗一般在3~4叶期,定苗在5~6叶期进行。田间间苗、定苗要做到拔除杂苗、异样苗,留正苗,拔除小苗选留大苗,清除病苗、弱苗,选留健壮苗。对于缺苗、断条的地方,可以带土移栽或在相邻处留两株,以保证适宜的种植密度。

    3.4? ?田间中耕除草

    间苗定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疏松表土、提温保墒、促发根、助苗长;在拔节期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植株倒伏,同时抑制杂草生长。

    3.5? ?分期施肥

    高粱生长至拔节期时是高粱生长发育的旺盛期,一般根据苗情长势追施速效氮肥15~20 kg/667 m2;高粱抽穗期是需肥、需水的高峰期,一般追施速效氮肥5~10 kg/667 m2,以满足高粱对养分的需求。

    3.6? ?适时灌水

    高粱苗期相对比较耐旱,可以不浇水,适当蹲苗,增强作物抗倒性;拔节期、抽穗期追肥后要及时灌溉;开花后期和灌浆期根据田间墒情确定是否灌溉。田间灌溉要求做到及时灌溉、灌匀、灌透,田间保持不旱不涝,保障高粱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

    3.7? ?病虫防治

    3.7.1? ?蚜虫

    蚜虫是为害高粱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苗期,当田间10%的植株发生蚜虫为害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兑水30 kg叶面上下喷雾,将蚜虫为害消灭于初发期。

    3.7.2? ?炭疽病

    高粱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感染炭疽病。苗期染病为害叶片,导致叶枯,造成高粱死苗。抽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田间喷雾,进行预防。

    3.7.3? ?纹枯病

    高粱纹枯病是在近地面的茎秆上先产生水浸状病变,然后在叶鞘上产生紫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病斑。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3.7.4? ?矮花叶病

    矮花叶病在高粱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后期发生较为严重,发现蚜虫迁入高梁田时及时喷洒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3 500倍液,进行防治。

    4? ?适时收获

    高粱蜡熟末期时适宜收获,此时高粱籽粒饱满、产量最高、品质最佳,可以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通常在全田80%以上植株的叶片枯萎,穗部茎秆变黄,穗子下部籽粒变硬且有光泽,用手指挤掐时乳状物已经凝结成蜡状体,含水量下降到15%~20%时为蜡熟末期,此时收获最为适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