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直面转型发展 打造“大同好粮”
范文

    马玉 骆玉兰

    “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山西考察调研时的嘱托正在成为山西各地奋进的根本遵循。

    大同,资源重地,责有攸归。这个煤炭资源富集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源源不断向全国输送能源,支撑起共和国工业发展。重煤过后,山西大同直面转型发展这堂必修课。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大同打出“大同好粮”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农业生产,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为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重塑、农业高质量发展输出着经验和智慧,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蓄后劲。

    品牌赋能好粮崛起

    因煤而兴,大同被誉为“煤都”,所输煤炭点亮了北京1/3的灯。大同却也因煤而困,“一煤独大”不仅主导了经济结构,也遮盖了其他资源的开发势头。

    抛开煤炭,清点资源,大同还有着不少的优势:这里气候寒凉,造就了小米、苦荞、黍子、莜麦、豆类等优质杂粮,是国家级出口小杂粮质量安全示范区;较短的无霜期,满足了夏季一些蔬菜品类的生长,实现“北菜南运”;向东辐射京津冀市场,向南可以辐射山西市场,区位优势明显。

    素有“黄花之乡”之称的云州区西坪镇,依托2 000 hm2黄花,一方面主打黄花菜产业,加工黄花酱、黄花泡菜等食品,将产品成功送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消费者的餐桌;另一方面建成黄花田园综合体,用黄花风景串联起特色村庄、大同古堡、火山景区,形成了田园风光集中旅游区,一二三产业实现了融合发展。2019年,仅黄花产值就达7亿元。黄花产业已成为大同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也印证了农业正在成为大同率先转型发展的破题之举。

    有机旱作引领好粮质优

    大同是旱作农业区,也是特色杂粮优势区。2019年,大同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1.27万hm2,整建制推进灵丘、广灵县创建市级示范县,打造3个省级封闭示范片,创建有机旱作农业样板项目区0.67萬hm2,推广渗水地膜穴播技术0.67万hm2,旱作节水和地膜减量增效技术1万hm2,带动全市农业发展。

    示范带动下,大同特色农业区域板块渐渐清晰。灵丘打造有机苹果、苦荞等产业,阳高形成高粱、西红柿优势生产区,广灵建设有机谷子、有机香菇生产带,云州扶持有机黄花菜种植……

    阳高县有着蔬菜种植的传统,在以有机旱作升级传统种植方式后,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抓住7—9月南方西红柿不坐果的供应断档期,种植水果西红柿。目前,西红柿园区已在5个乡镇落地,辐射带动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667 hm2,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 500户,解决600余人的就业难题。

    有机旱作使“大同好粮”有了市场溢价力,也让农民的获得感增强,大同农业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产业集群释放发展动能

    好粮要想从产地优势“变现”为产品优势,并取得价值优势、品牌优势,需要政策引导扶持,离不开产业的持续发力。大同的做法是,依托农业产业园构建十大产业集群,延伸精深加工,为好粮增值赋能。

    园区孵化企业,企业培育产业。大同市在农业产业园的依托下,科学布局形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造主食糕点、果蔬、乳品、饮品、酿品、肉制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产业集群。瞄准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大同好粮的市场价值。

    大同市利用杂粮、黄花、苦荞等优势,建立技术标准,以啤斯饼屋、新发广、青松糕点等企业为龙头,形成灵丘苦荞饼、新荣快康宝营养早餐粥、广灵杂粮锅巴等区域产品,大力开发特色杂粮糕点、黄花饼等新产品,推动杂粮主食化、营养化、功能化。

    产业在园区集聚,新动能在此汇聚。

    广灵县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已扶持壮大食用菌规模企业12家,发展专业合作社45家,年产各类食用菌鲜品2万t、产值2.1亿元。灵丘县月亮湾万亩苹果扶贫产业园投资2.5亿元,面积667 hm2,形成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有机采摘、产学研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如今,这样的园区方兴未艾,产业集群正在带动“大同好粮”走出去,产业融合循序释放出大同转型发展的动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