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分析 |
范文 | 秦三排 摘? ?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要。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若不及时控制甚至会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正确的森林保护措施合理防治森林病虫害,对于建设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6-0108-01? ? ? ?中图分类号: S763? ? ? ?文献标志码: A 1?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 1.1? ?维持生态平衡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若其中一种生物出现急剧变化,必然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病虫害在森林中的迅速蔓延会对树木造成严重伤害,并抢占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而多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依靠树木生存,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势必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同时,我国林业建设中人造林占比较大,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病虫害问题频发。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病虫害抵御能力,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森林资源健康发展,帮助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更好地生存,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不但威胁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损失。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当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后,森林资源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仅带来经济损失,也容易带来人员伤亡。森林还具有防风固沙、改善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均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时,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林木质量,保证林木健康茁壮生长,从而为人们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对林业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不断加强。但由于过去乱砍滥伐及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轻视,致使我国天然林遭到较为严重的打击,物种丰富度降低,抵御物种侵害、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降低,不仅对气候环境造成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也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带来经济等方面的损失。而且,目前我国人造林占比较大,部分林区树种相对单一,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森林病虫害防治仍面临许多挑战。 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相关工作人员在调运林业植物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未经批准严禁相关人员私自调运林业植物。在购买、引进植物时需要做好检疫工作,确保种子、幼苗等植物的质量及健康情况,防止在引进等环节从外界带来新型病虫害,对当地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加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负担。相关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绝不敷衍通融,在检疫人员进行检疫工作时需要各方面人员积极配合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管理工作。同时,在平时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巡视工作,定期检查林业生长状况,对森林病虫害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在病虫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治理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此外,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并开展员工学习活动,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对病虫害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 3.2? ?制定并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形成专业的制度和体系,加强各环节之间的秩序和联系,从而保证病虫害发生时能够提高病虫害治理的工作效率。确立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在病虫害问题发生后能够落實到个人,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预防、总结等过程中更好地确认各环节的工作重点并加强工作的条理性,从而减少病虫害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时间做好记录,减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遗漏和失误。 3.3? ?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病虫害预防工作中,除加强巡逻、检测等外,还可通过电子设备建立网络,利用科技手段减少监督工作的开展难度。在病虫害治理方面提倡生物防治技术,但部分林区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通过喷洒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不但会破坏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而且容易提高病毒、害虫等生物的抗药性,影响病虫害治理效果,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新的难题。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根据食物链、食物网合理引进病虫害天敌,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等,可以有效治理病虫害,阻止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3.4? ?增强病虫害防治意识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促进林业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方面,各个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林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增强人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更好地确保林业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重视防治工作的宣传,尤其重视对一些经常出现的病虫害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3.5?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检疫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专业的技术防治人员能够提高防治的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加强防治人员的技术培养工作。首先,重视对病虫害防治人员的培训,引导其在防治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其次,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如果发现外来生物入侵及时上报,消除潜在的病虫害安全隐患。最后,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革新工作,引导工作人员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技术。此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设备的投入,更好地实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6? ?选择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同时能够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现阶段,生态防治技术的种类较多,较常见的有物理和生态治疗技术以及生物类生态治疗技术。其中通过电光和紫外线等方式的防治称为物理生态治疗技术;合理运用微生物或者其他代谢产物等扰乱害虫的产卵从而降低病虫害的数量,称为生物类生态治疗技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