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临夏皮胎果梨产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
范文 | 黄瑞林 李成郁 罗海生 孙炜 陈菊萍 李渊博 摘? ?要:阐述了临夏州皮胎果梨发展现状,分析了限制皮胎果梨产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皮胎果梨产量的对策,以期为临夏州皮胎果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皮胎果梨;产量;影响因素;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88-02? ? ? ?中图分类号: S661.2? ? ? ?文献标志码: B 皮胎果 (Pyrus sinkjorgensis Yü) 又称啤特果、酸巴梨等, 是临夏高寒阴湿区的果树主栽品种[1], 也是兼具生态和经济用途的、临夏地区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自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在临夏州和政县、临夏县等地区得到大面积栽培,但是临夏州大面积的皮胎果梨生产出现了产量低、品质差、开花不结果或坐果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临夏州农科院组织技术人员在皮胎果梨主产区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皮胎果梨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果树的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等管理措施,对提升皮胎果梨的产量和产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2]。 1? ?临夏皮胎果梨发展现状 皮胎果,别名啤特果,蔷薇科梨属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是临夏州生态经济兼用型乡土树种,为甘肃西南部特有梨树品种、甘肃省林木良种、甘肃十大名果。 皮胎果梨栽植的垂直范围为海拔1 900~2 500 m,水平范围主要在临夏州的和政县、临夏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及定西市的临洮县、渭源县、通渭县、定西县(市)、乌鞘岭等地区。皮胎果梨是临夏州第二大林果产业[3],以和政县、广河县、临夏县为临夏州重点皮胎果梨产区,种植面积达到33 550万 hm2,挂果面积达到9 073万 hm2,全州栽植皮胎果梨的乡(镇)有23个、村135个、农户4.2万户。 2? ?影响因素 2.1? ?重栽轻管,管理粗放 皮胎果梨作为临夏州西南部高寒阴湿区特有的乡土梨树品种,大多种植在荒山荒坡、庭院四周,很多梨树处于放任生长状态,基本上不进行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经实地调查,自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临夏州的和政县城关镇、三合镇、买家集乡、三十里铺镇、陈家集乡、罗家集乡、卜家庄乡,临夏县的坡头乡、南塬乡、榆林乡、刁祁乡、北塬乡等地区均种植了大量的皮胎果梨[4],使得皮胎果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只有和政县三合镇尕新庄村133.3 hm2、城关镇石虎家村203.3 hm2、卜家庄乡拉力洼村20 hm2,临夏县坡头乡266.7 hm2的皮胎果树进行了科学修剪,平均产量达2 200 kg/667 m2以上,产值達4 000元/667 m2以上;临夏州其他县、乡皮胎果梨产区的果树也有部分进行修剪,但是修剪技术不到位,大多采取不修剪的措施,处于放任生长状态,产量在450 kg/667 m2左右,甚至更低。 近些年,随着皮胎果梨饮料等农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皮胎果梨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农民看到皮胎果梨潜在的经济价值后,主动开展皮胎果树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措施,但是农民缺乏果园管理的基本常识和经验技巧,所以果园管理收效甚微。尽管临夏州的乡、县、州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皮胎果梨产业,但是其产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应鼓励临夏州各乡、县、州的林业、农业相关技术单位,通过产业扶持政策,组织皮胎果梨种植农民合作社开展皮胎果梨栽培和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2? ?病虫为害严重,影响皮胎果梨产量 据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承担完成的《皮胎果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试验示范》(2008—2011年)报告显示,为害皮胎果梨的病害有11种、害虫有28种、天敌昆虫有13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害包括叶枯病、白粉病、根癌病等,其中叶枯病株发病率达90%以上,病情指数10%~40%,严重时皮胎果梨叶片布满病斑,导致叶枯和早期落叶,产量损失率可达60%以上;为害严重的虫害主要包括梨花象甲、梨茎蜂、栎线小卷蛾、梨斑叶甲、梨星毛虫、梨虎象、梨木虱、大青叶蝉、梨小食心虫等,其中梨星毛虫、梨茎蜂、梨木虱主要为害叶和嫩梢,栎线小卷蛾、梨花象甲主要为害花蕾,梨小食心虫、梨虎象为害果实,大青叶蝉为害皮胎果树枝干。这些病虫害轻则影响皮胎果梨生长发育,重则引起皮胎果梨绝收,对皮胎果梨产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其中叶枯病为害程度最为严重,梨叶枯病病菌能够在有病的落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病落叶上产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5月下旬开始发病,并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升高,病情也逐渐加重;8月中、下旬病情发展达到高峰。一般降雨多、空气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据田间调查,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上,尤其是7、8月降水量230 mm以上、梨树栽植地低洼积水、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栽培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病害发生较重;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皮胎果梨树提前落叶,是影响皮胎果梨最明显的病害。 梨花象甲在和政县、临夏县栽培区普遍发生,成虫咬食嫩叶和花蕾,在花蕾上咬出产卵孔;幼虫在花蕾内取食为害花蕊和子房,使花不能开放,花瓣干枯变褐,还能在幼果内造成为害,被害花、果极易脱落。据调查,梨花象甲对花蕾的为害率高,对皮胎果梨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且为害率很高,为害最严重的果园可达到86%以上,如果不进行防治可造成绝收,对皮胎果梨产量构成极大的威胁。 2.3? ?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滞后 皮胎果梨在育苗、建园、管理及其林下经济等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制定的技术标准,尚未在生产中获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临夏州和政县的林业科研、推广、森防、种苗等相关单位,曾先后在和政县实施完成了“皮胎果优质丰产标准化技术试验示范” “皮胎果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试验示范” “林药间作优化模式试验研究” “高寒湿润半湿润区梨归蒜互作机理研究及无公害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和政县皮胎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等项目的科研推广,总结出了壮苗培育、建园覆膜、深耕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林下套种等实用技术,这些科研项目的推广和完成,对临夏州皮胎果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科学依据和宝贵的技术成果。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宣传还不到位。 3? ?强化皮胎果梨产业发展的对策 将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作为皮胎果梨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全面加强现有皮胎果梨园管理,以和政、临夏两县为重点,按照“分片指导、综合管理、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管理。 3.1? ?整形修剪 针对不同树形进行调整,分年实施,逐步到位。具体包括:①幼树整形修剪:对皮胎果梨新建果园的幼树进行整形修剪,主要以重拉枝、轻修剪、逐年培养丰产树形,培养的树形以主干疏层形为主。②初结果树的整形修剪:继续选留和培养各级骨干枝,同时培养结果枝组,对于结果枝组要大、中、小结合培养,实现适当分布。③盛果期树形修剪:要适当重剪骨干枝的延长枝,对各类枝组进行精细修剪,有缩有放、缩放结合,对于小结果枝组只要结果正常可不动剪;对于分枝多、生长弱、结果差的,应适当回缩。④放任树的整形修剪:对多余的大枝,分别逐年锯除或回缩,改造成侧枝和枝组,做到主从基本分明、枝条分布大致均匀,并用撑、拉、背、坠和背后枝换头等方法,开张主枝角度、调整好延伸方位,以逐年培养成牢固的骨干大枝。 3.2? ?建园及抚育管理 在栽植密度方面,针对以生产果汁为主的皮胎果园,株行距为3 m×4 m,皮胎果园郁闭时隔株间伐,间伐后株行距6 m×8 m,以生产优质商品果为主;针对以生产果实为主的果园,株行距为4 m×5 m。在施肥方面,对于春季栽植的,栽植时每穴施腐熟农家肥20 kg左右,施入穴底,上覆20 cm表土并與肥料混匀。对于栽植深度,应以砧木接口露出地表5~10 cm为宜,有灌水条件的园地,栽植后应立即灌水,待土壤松散时覆膜修树盘,15 d左右再灌水1次。 3.3?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对典型果园进行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得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3.4? ?病虫害防治 根据主要病虫发生规律,采用喷施农药、清理病死枝等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特别是针对直接影响皮胎果梨产量的梨花象甲,利用其假死性在成虫盛发期于清晨或傍晚摇树振落捕杀,并在树上摘除被害花和虫果,对地下拣拾落地花、果进行集中处理;在成虫盛发期,特别是雨后在树冠下喷洒杀虫剂直接杀死落地的成虫,可有效控制梨花象甲虫口密度。 3.5? ?推动皮胎果梨产业标准化建设 研究制订从苗木生产到产品加工等全系列技术规程,制订皮胎果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皮胎果梨全产业链技术标准,推动皮胎果梨产业标准化建设。通过项目带动、业务培训、科技奖励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和支撑。 参考文献: [ 1 ] 何其政,刘建荣,武斌,等.甘肃临夏地方梨品种皮胎果梨[J].中国果树,2009(6):73-74,80. [ 2 ] 张山林,陈秀蓉,马艳芳.梨叶枯病发病规律与诱病因子研究[J].植物保护,2000,37(5):126-129. [ 3 ] 王平生,韩宏,赵克旺,等.氮肥运筹对皮胎果产量、施肥效益及土壤养分累积量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18(4):43-47. [ 4 ] 邢志平.临夏县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30-1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