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 |
范文 | 汪玲 摘? ? 要:针对林业育苗技术中的种子选择、培育和催芽,以及幼苗培育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植树造林方法,通过提升育苗种植技术、强化林间管理、加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等措施,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81-02? ? ? ?中图分类号: S725;S723.1? ? ?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林业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样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对育苗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从根本上加快了植树造林的进度。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林间管理,必须不断强化对林业育苗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育苗思想和观念,确保树苗的整体种植效果,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育苗技术 1.1? ?种子选择 现阶段,为了有效提升我国林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对林木种植的品质、种子发芽率等标准进行统一管控;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不断提升种子选择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在实际购买种子的过程中,首先应选择颗粒相对比较饱满且自身具备一定抗病能力的优良种子,注意在选择种子生产厂家时,应保证种子生产厂家的生产手续齐全、业务正规。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挑选种子的过程中,还应严格按照挑选流程进行操作,对种子的多种生产证明及源头进行检查和把控,避免出现大面积不饱满、品质较差的种子。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针对种子的各项性能进行数据检测,从根本上保证种子的质量,为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其后期健康生长打好基础。 1.2? ?种子培育和催芽 为了全面提高种子的整体出芽率,技术人员要对选购的种子进行全面催芽操作,主要通过温水或热水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浸泡,并定期使用温水对种子进行清洗。利用适宜的温水对种子进行全面浸泡,能够使种子外部的表皮湿润并有序、均匀地展开,以有效提升种子的出芽率[1]。同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重点关注温水容器的内部结构中种子以及热水的比例,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种子总量以及热水总量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其比例需要控制在1∶2左右。此外,实施种子培育及催芽技术时,技术人员要合理选择去蜡法或去油法,以去除种子表面结构层的油性物质。在进行种子去蜡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种子放置到70 ℃的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充分浸泡后,再通过人工操作将种子表面多余的蜡质层全面清除。 1.3? ?幼苗培育 在开展林木育苗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育苗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树苗实现健康生长。因此,在开展育苗作业期间,技术人员要结合树苗生长的基本特点,科学实施育苗中的日常管理。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大多数树苗需要土壤、养分、光照以及基础水分,所以育苗技术人员要针对树苗的实际生长需求,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进行浇水和温度控制。同时,还要对树苗生长区域内以及周边的杂草和其他不利于苗木生长的物质进行清理,避免因杂草过度生长吸收了土壤中较多的养分和水分,造成树苗生长延缓,甚至停止生长。另外,技术人员还应注重施肥操作,为幼苗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尤其是在树苗生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高度重视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定期对树苗进行生长管理和修剪,以保证其健康生长[2]。 2? ?常见的造林方法和技术 2.1? ?植树造林法 根据区域造林的实际需要,在苗木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树苗进行植树造林。首先,为了大面積提高树苗移栽过程中的整体成活率,在实际进行树苗移植时,需要加强对树苗根部以及根须的保护,确保其在移植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从根本上降低树木根部在实际移动和栽植时可能受到的外部损伤,以此促进树苗的综合生存能力和生长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在实际移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采取适合的方法,有效防止树苗根茎内部的水分流失,充分应用基础种植技术,全面促进树苗的生长效率和质量提升,提高造林成活率。 2.2? ?分殖造林法 在植树造林的方法选择上,分殖造林法可以有效推进树木更加快速地生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将树苗的树干、树枝区域残存的树枝作为种植所需的基础材料,并以此为核心,作为肥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利于在树苗生长过程中实现自身营养的供应,确保树苗种子在充分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后,进一步提升树苗生长的综合能力。在植树造林方法中,分殖造林法不仅在人工操作过程中相对比较便捷,特别是针对天气条件差、相对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提高树苗的整体成活率。 2.3? ?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法主要用于春季进行树木的播种和培育,春季土壤全面解冻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枝干的插条栽种,注意选择一些能够适应柳条生存的区域进行种植。对柳条进行充分修正和剪开后,选择相对比较适合的时间和气候,保持最佳距离,进行树木的播种。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对植树造林所在地的土壤环境进行整理和维护,如保证水分充足、土壤内部结构完整等。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类型的树苗选择适合的操作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树苗的成活率[3-4]。 2.4? ?播种造林法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播种造林法主要是指将苗木的种子直接种植到指定的植树造林位置,在现阶段我国大范围植树造林项目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相比以上几种方法,播种造林法的实际操作流程相对比较便捷,其种植技术要求也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播种造林方法对土壤的自然环境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实际进行植树造林时,需要技术人员重点关注对植树流程的管理,提高种子的整体出苗率。由于播种造林方法需要使用种子进行直接种植,因此适用于大颗粒或者树种比较普通的树苗种类,以提高种子的生长效率。 3? ?加强对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应用 3.1? ?提升基础建设质量 在开展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在整体造林工程中树木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还应在整个植树造林过程中重点关注树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实时监测。因此,有必要针对植树造林的基础建设开展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构建。 第一,在对树苗进行营林基础区域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土壤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树苗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含量和营养吸收,确保树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第二,为了确保植树造林区域可以形成有效的优良生态环境和氛围,需要引进相对比较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种植地进行综合管理,根据林间生长的实际情况,定期对森林内部的生态环境平衡进行管理和检查,一旦发现不利于林木生长的预警和问题,应立即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对可能发生的林木病虫害问题进行进一步预防和治理。第三,技术人员还应时刻保证林间生长水平的适量,有关管理部门也应不断加强对于林间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内部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建立相对明确的林间发展目标和进度,保证林间内部多角度、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种植技术,使林间管理不仅可以在温室实施,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种植,推动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3.2? ?加强林间管理 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促进植树造林技术及林间管理系统的稳步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可以带动林间管理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和开展林间管理的过程中,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应明确林间管理的实际目标,逐步纠正过去传统种植模式下的林间管理理念,在全新的技术环境和发展背景下,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观念,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强化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林间管理工作流程[5]。其次,林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作人员都应时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自身岗位的重要性,树立较强的岗位责任心,对工作应具备一定的使命感,确保在进行实际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自身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开展工作。通过明确林区管理岗位职责,在与上、下级建立沟通的过程中,制定真正适合林区发展的植树造林方案和计划,并保证林区建设的整体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林间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同时,社会层面上对于自然环境的宣传力度也逐渐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随之提升。因此,在倡导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不断优化和改善育苗技术,才能不断提升林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 1 ] 高玲.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19(7):124. [ 2 ] 程晓娜,黄亚静.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4):119. [ 3 ] 刘启岩.浅谈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2): 47-48. [ 4 ] 任秀峰.對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0(4):76,79. [ 5 ] 韩润霞.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J].湖北农机化,2020(17):59-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