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玉米杂交种铁研123选育及配套技术
范文

    孙冠中

    

    

    摘 ? ?要:辽宁省的气候条件较复杂,有不同的生态类型,对玉米品种要求也不同,这就决定了辽宁省玉米品种类型具有多样性。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不断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持续加强高产、高效、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新品种选育工作,成功选育出了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新品种铁研123。重点分析了玉米杂交种铁研123的选育方式,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铁研123选育;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5-0030-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 ? ? 文献标志码: B

    1 ?育种目标与技术路线

    1.1 ? 育种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一批美国种质资源,以此为基础,研究探讨玉米的产量与耐密性的关系,了解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借鉴美国经验,确定了选育中矮秆、中匀穗型、耐密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依靠群体增产的玉米杂交育种目标。特别是郑单958与先玉335的推广更坚定了这一目标。

    1.2 ? 技术路线

    美洲玉米带种质是我国利用最为广泛的种质资源,根据其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本土化改良是我国玉米育种的主要方式之一。积极收集美洲种质,加以改良创新利用。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采用了加大F2和F3代的群体容量、提高F2代的密度和环境胁迫,通过早代接种鉴定、早代测配等方法进行选系,解决了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倒性、抗逆性等许多逆境压力问题[1]。

    2 ? 品种来源及其选育过程

    铁研123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以铁0866为母本、铁094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12—2013年参加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院内品比鉴定试验;201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組区域试验,2016年同时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1 ? 母本来源

    铁0866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以PH6WC×铁98033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低代测配,高代综合评价选育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见表1)。

    2.2 ? 父本来源

    铁0941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以铁08108×PH4CV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低代测配,高代综合评价选育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见表2)。

    3 ? 产量表现

    3.1 ? 品比试验

    2012—2013年参加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的多点品比试验,两年12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2 809.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3.2%。

    3.2 ? 辽宁省品比试验

    201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品种比较试验,6点次仅1点减产1.4%外,其余点均增产10%以上,平均产量14 349.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7.5%。

    3.3 ? 辽宁省区域试验

    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18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2 226.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1.0%。

    3.4 ? 辽宁省生产试验

    2016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11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2 016.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9.3%。

    4 ? 铁研123综合特性

    4.1 ? 生物学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5 cm左右,穗位高105 cm左右,成株20~21片叶。雌穗花丝淡紫色,雄穗花药淡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穗长20 cm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为马齿型,百粒重40.2 g左右,出籽率84.0%,倒伏率0.4%,倒折率1.1%。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籽粒脱水快,高产稳产[2]。

    4.2 ? ?综合抗性

    铁研123田间自然发病较轻,综合抗性较好。抗倒伏,抗旱性较强,活秆成熟,对不良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2015—2016年,经沈阳农业大学免疫室组织辽宁省区域试验网点联合人工接种鉴定,其表现为中抗弯孢菌叶斑病(MR,1-5)、中抗灰斑病(MR,1-5),抗茎腐病(R,0-5.9%)、丝黑穗病(S,0-14.2%),感大斑病(S,1-7)。

    4.3 ? 品质

    铁研123成熟期脱水快,籽粒品质好。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籽粒粗蛋白含量9.30%,粗脂肪含量4.17%,粗淀粉含量74.92%,赖氨酸0.26%,容重为768 g/L。

    4.4 ? 生育期及适应区域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7 d左右,比对照先玉335早3 d,需≥10 ℃活动积温2 646 ℃左右,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因而适宜在辽宁境内≥10 ℃活动积温2 650 ℃以上及其相近地区均可种植。

    5 ? 栽培技术要点

    5.1 ? 选地

    铁研123在平肥地、坡岗地均可种植,适应能力较强。

    5.2 ? 种植密度

    按地力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平肥地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高产田块适宜密度可达75 000株/hm2,坡岗地密度为57 000~60 000株/hm2。

    5.3 ? 施肥与病虫防治

    一般地块按普通生产大田量施肥,适当搭配钾肥,个别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区增施微肥。通过种子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苗期地下害虫,在抽雄期和吐丝期前后适时防治玉米螟各一次。

    5.4 ?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当果穗苞叶发黄自然张开、籽粒表面变硬、籽粒种胚基部出现黑色成熟层即为完熟,可以收获。由于铁秆123株高适中、穗位整齐、抗倒伏能力强、果穗脱水快,收获时籽粒水分可自然降至25%以下,故可适当晚收,进行机械化收获。

    参考文献:

    [ 1 ] 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6-9.

    [ 2 ] 孙宏勇,刘小京,王璞.“华北春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简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4):623-6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