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连云港市人工鱼礁建设规范化管理研究 |
范文 | 李妍+许祝华+王丽杰+季如康 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从 20 世纪开始,由于捕捞强度逐渐增加,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严重,渔获质量、渔船单产迅速下降;同时,随着涉海工业和浅海养殖的发展,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绿潮、浒苔、产卵场退化等现象频发,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人工鱼礁建设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势在必行。 1人工鱼礁建设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人工鱼礁建设是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渔场,可以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整治和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水产品质量。近50年来,世界上许多濒海国家在各自沿海投放了人工鱼礁,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目前,全日本渔场面积的123%已经设置了人工鱼礁。其他如韩国、美国、菲律宾等沿海国家都在持续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目前,我国主要沿海省份都在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养护工作,包括人工鱼礁建设。广东、浙江等省份的人工鱼礁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总共投放人工鱼礁已经超过1 500万空立方米,总投资超过50亿元。 2连云港市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 海州湾渔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在过度的捕捞强度下(仅连云港市就有大小作业渔船5 200多艘),出现了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船单产下降,渔获质量也大不如前,多种传统经济鱼类已形不成渔汛。随着中日和中韩两个渔业协定的签署和实施,海州湾渔场的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降低捕捞强度,以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2003年以来,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每年都承担国家农业部、财政部下达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至2012年已累计完成建设资金5 568万元,投放人工鱼礁179 784.73空立方米,形成海洋牧场130 km2。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后评估方式方法单一,调查结果不够科学。渔业资源的调查方式主要是拖网调查,在今后的调查中应改进调查的方式方法;二是缺乏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制度,人工鱼礁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不足;三是人工鱼礁建设的规模与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四是资金来源单一、投入力度不够;五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人才队伍支持。 目前,连云港市承担的2012年江苏省海洋牧场项目人工鱼礁建设已经完成,2013-2015年尚未开始,进度严重滞后。连云港市人工鱼礁建设面临国家投入减少、投资份额被其他沿海省份、城市分割的风险。 3人工鱼礁的规范化管理研究 3.1科学选划 投放区的选划,根据海州湾海域的水深、盐度、透明度、地形、地貌和海洋生物状况等,选取适宜的位置进行投放。此外,需要考虑周围有无航道;建造礁体的材料是否污染水质。礁体的选择,海州湾海洋牧场规划区所投放人工鱼礁类型和整体布局需进行适宜性研究。礁体形状应多样化,目前的形状有正方形、十字形、三角型、金字塔型和石块礁等。单体礁大小,一般自三、五十立方米至三、五百立方米,每10 个单体礁构成一个群体礁,10 个群体礁可造成一个较大的礁区渔场。在水平区划上,一般30米等深线内作投石增殖区,以外作为海域投礁区。此外,还需结合周边群众渔业生产情况,以期达到既能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又能修复生态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的目的。最终形成实施方案,并经专家评审。 3.2加强立法研究 规范化的管理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工鱼礁建设,经过十三年的实施,摸索出一套工作流程,也制定了管理办法,但仅仅作为行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不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得各种违法行为得不到约束和制裁,如鱼礁区范围的海域捕捞作业,船只数量无法限制,网具没有明确限定等等。违法捕捞方法如电击,炸药也屡禁不止。在笔者实践中,就遭遇了招投标瓶颈,由于没有针对人工鱼礁的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的发布途径、监管部门、评价体系以及评标专家库都没有专门进行规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存在管理漏洞。2016年1月1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确定连云港、淮安、宿迁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的决定》,自此,连云港市获得人大地方立法权。《连云港市海州湾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成为首个正式立法项目,正在调研过程中。下一步,还需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形成实施细则。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3建立人工鱼礁区海洋生物资源评价的有效机制和攻克评价技术难点 目前,对人工鱼礁的生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为春、夏、秋三季拖网调查。在春、夏、秋三季各选1-2周进行拖网调查,这也是国内常规调查方法,但是取得数据局限性大,效果评价意义有限。实际操作中,可能一网下去一个渔获物都没有。所以,需要研究人工鱼礁投放效果的评估技术,结合国家海洋局“渔业资源调查技术流程”和连云港市实际,考察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一个长期的、连续性对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机制。 3.4物联网技术在人工鱼礁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它实现了打造“物物相连、感知世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人工鱼礁建设的规划、投放、管理、效果评估等环节。(1)规划:利用高清探头、水下水文监测设备对海州湾海域进行调查监测,选取合适位置、合理的布局实施人工鱼礁投放。(2)管理:海洋环境与鱼群活动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与数据传输,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海洋监测技术的测量参数综合化、系统模块化、数据传输实时化、监测服务一体化,便于科学决策和管理。(3)人工鱼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将制作完成的人工鱼礁进行编码标记,实现了从制作到运输,一直到海上投放的全程监督,另外利用二维码把投放的礁体类型、投放的经纬度、投放时间等信息记录并录入数据库,便于日后查询和管理。(4)物联网技术在海洋环境及生物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在渔业主管部门建立控制中心,建立起修复海域设置海洋环境、海洋气象、鱼群动态监测和海况信息服务系统,以岛礁、海上平台等为依托,建立信息服务基站,便于海上监测浮标监测信息的传输以及与对监测设备运行状况适时监控。每天发布海况和气象信息,为渔业生产、海洋管理、休闲渔业等服务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总而言之,人工鱼礁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解决人工鱼礁怎么投最科学合理,投下去后怎么管理才最能确保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问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