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 |
范文 | 田中东 自2012年开始,辽宁省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地区实施。项目中推广了网箱保苗技术、参礁改造技术、虾、参混养技术等技术措施。 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每年完成面积66.7hm2,对虾产值1000多万元,增加效益100多万元。 1 对虾的养殖 1.1 虾苗选择 虾苗选择黄海1号、2号抗病毒虾苗。 1.2 放苗时间和密度 规格1cm,投放密度7.5万~15万尾/hm2。 1.3 主要措施 A、养殖过程中投放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证水质稳定。 B、高温期注意加深水位,以调节水温。进入6月份以后到8月末,水温达20℃以上时,为保证海参夏眠,虾苗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提高水位,调节水温。 C、采用微孔增氧设备。 D、注意搞好虾病预防,实行定期消毒等措施。 E、日常管理:调节好水质,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坚持巡塘,做好管理记录。观查刺参和对虾的摄食、生长、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 主要注意问题 A、虾、参混养水位要深,水交换量要大。 B、盐度不应低于26‰。 C、池塘底质最好是硬泥底质,有利浮游生物的繁殖。 3 海参的养殖方法 3.1 养参池塘的选择 基本条件:盐度、底质、水深。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底质较硬的泥沙底、海水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且水深度在1.5m以上的虾池为养参池,池塘大小一般以2~3.33hm2比较适宜。 3.2 清池消毒 刺参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需两年左右才能出池,因此放养参苗前虾池必须进行清淤和消毒处理,消毒剂可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漂白粉用量为50mg/L,生石灰3000kg/hm2。 3.3 投放附着基 根据刺参的习性特点,虾池中要投放一定数量的附着基,一是刺参能隐伏在附着基下安全越冬和渡夏;二是附着基上能附着底栖硅藻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些饵料。附着基的种类很多,过去多以石块为主,但时间长会造成淤泥淤积,现在多以网礁取代。投放附着基的时间应在放苗前一个月左右为宜。 3.4 施肥肥水 放苗前施足基肥肥水,培养底栖藻类和浮游植物,可施碾碎的鸡粪300~600kg/hm2,无机肥可施尿素30~60kg/hm2,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3.5 参苗放养 放苗时间每年约在10月末到11月初,即参苗体长达到1.5cm以上时,便可人池放养,若投放越冬的参苗更好,(体长在3~5cm),其成活率高、生长快。一般放苗9万~12万头/hm2左右。参苗投放方法有两种:一是网袋投放法。体长在4cm以下的小苗,应装在网袋中,密度以参苗活动和爬行自由为度,网袋系一石块,以防漂浮移动,并呈开口状,以利参苗自行爬出,网袋要放附着基上,参苗爬出后能直接附着在附着基上;二是直接投放法,体长在5cm以上的参苗可直接投放在附着基上,均匀投放即可。 3.6 日常管理 包括饵料、盐度、水温、pH值、体长测定等。海参不投饵,肥水培养基础饵料很重要。 养殖期间应根据水质及水色情况确定换水。一般10d换一次水,换水量在30%左右,池水水位深度在1.5m以上。 4 对虾与海参的收获 4.1 对虾的收获 要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及市场需求来确定。北方养虾要考虑水温,东方虾在水温降至8℃时,开始停止生长。所以一般应从10月上旬开始收虾。小型池塘可延至10月下旬。 4.2 收获的方法 一般都以插袖网(又称钻兜),分多次捕获即可。 4.3 海参的收获 刺参的收获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春季一般在4月初至5月初,秋季从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止。检查海参长的大小、重量、规格,看是否可以收获。如果可以,找专业人员抓捕。 (收稿日期:2016-05-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