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淡水池塘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
范文 | 曾海红+马光+孟改青 淡水池塘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年限的延长,饲料等投入品的逐年增加和池塘淤泥有机质增加,水体缺氧越来越严重,同时废水排放量增多,水域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了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业发展空间与产品品质难于进一步提高。利用生态学原理开展鱼鳖混养,将池塘鱼类传统养殖与甲鱼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鱼鳖混养,套养滤食性鱼类,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水产品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还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水域污染和疾病的发生,实现良性循环。 为探索适宜的池塘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2014年在保定阜平县嘉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及石家庄井陉威州等五个示范点开展了养殖,取得了成功。现将混养技术和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环境安静,避风向阳,水面稍大一些的池塘,面积以0.27~0.4 hm2为宜,有独立的供、排水系统,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且一定要能满足不定期的添注新水需求,排水充分,池塘岸坡比1∶2,塘底平整,少淤泥,水深保持1.5~2.5 m。溶氧5 mg/L以上。 2池塘管理 2.1晒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厚度在10~20 cm之间。曝晒后,重新翻耕。2月底,用生石灰干法消毒,加水至80 cm左右,水色培育至嫩绿色,水温在15 ℃左右时,可进行鱼种投放。 2.2池塘改造 对池塘向阳的一边进行整修,修建一土坡,坡度为30°,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细沙土层保持在30 cm,供鳖晒背、栖息和产卵。池塘四周设防逃墙,防逃墙用石棉瓦建,墙高40~50 cm,内壁光滑,防止鳖逃走和敌害侵入。池中放置饵料台,以30°角斜放,固定在池塘内。 3苗种放养 3.1放养规格 草鱼、鲤鱼规格为100~150 g/尾;花、白鲢放养规格为50~100 g/尾,鳖苗放养规格500~750 g/只。各种苗种都要选择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 3.2混养密度 鲤鱼或草鱼18 000~30 000尾/hm2、鳖750~900只/hm2,花、白鲢(1∶4)15 000~18 000尾/hm2。 4鱼鳖虾混养方法 鱼种的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鱼类以草鱼、鲤鱼吃食性为主,约占80%,鲢鱼、鳙鱼占20%。3-4月依次放入大规格鱼种22 500~30 000尾/hm2。 5-6月套养0.4 kg以上的中华鳖750~900只/hm2。6月上中旬套养南美白对虾苗15~30万尾/hm2。 5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鱼饲料采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按照“四定”要求进行,投喂量按照放养品种、规格、数量及出塘规格数量进行人工控制,鳖主要在养殖中后期少量投喂鳖饲料,根据天气、水温和鱼鳖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5.1饲料投喂 鱼鳖混养池中投喂重点是给鱼类投喂配合饲料,鳖可以直接利用鱼类残饵和病死鱼,也可以摄食一定量的有机碎屑,鳖的粪便可肥水,培养一定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5.2水质管理 保持池水清新,适时换水,增加溶氧,池水pH保持在7~8,做好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做好病害防治 做好池塘、工具、池水消毒及鱼鳖下塘前消毒,对发病的鱼鳖进行对症治疗。 6水质管理 投饲驯化时期,水位保持在80~100 cm,每隔5~7d加注一次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在25~30 cm之间,每15d泼洒生石灰,适时使用EM菌,保证水体溶氧在4 mg/L以上,pH值7~8.5之间,氨氮不超5 mg/L,同时配置增氧机,适时开机增氧,定期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 7病害防治 鱼鳖在下塘前消毒。 池水消毒选择鱼、鳖可以共用的药物,例如:生石灰(60~70 mg/L)、漂白粉(2~4 mg/L)、强氯精(0.5~0.8 mg/L)、硫酸铜(0.7 mg/L)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 8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确定鱼鳖放养规格及数量,改善水质,合理确定鱼类投喂量等措施,水体得到合理利用,套養的中华鳖可部分以鱼类残饵和病死鱼为食,鱼、鳖粪便等代谢产物起到肥水繁殖浮游生物的作用,满足滤食性鱼类的生长需要,水体内部达到生态平衡,鱼类发病率降低,达到生态高效的养殖效果,亩增效益1128元。 养殖中存在问题是,套养的南美白对虾苗所剩无几,具体原因和改进措施有待进一步探讨。 (收稿日期:2016年7月19日 修回日期:2016-1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