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奶牛水中毒的防治 |
范文 | 张艳 摘要:以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王某的三岁黑白花奶牛为例,介绍了奶牛水中毒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及鉴别,最后提出了预防及治疗意见。 关键词:奶牛;水中毒;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0-0021-01 水在动物体内起运输养分、排泄废物、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奶牛缺水轻则影响食欲和消化,重则血液黏稠,幼畜生长迟缓,母牛产奶量下降,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当奶牛体内的水分失去20%时,就会死亡。 但是,饮水太多或水温太低,其危害性也是很大的。中兽医学称之“伤水”,西兽医叫做“水中毒”。笔者将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2018年7月17日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王某的三岁黑白花奶牛,因喝水比平时多一半而发病。该牛精神沉郁,四肢冰凉,耳、鼻冷厥,口色青白,不吃不喝,舌面滑润,肌肉颤动,头颈伸展频频,里急后重、呻吟不安,不停地做排尿姿势,但尿量不多,呈浅红色。检查心音及肺呼吸音未见异常,肠音响亮,胃蠕动音未听到,体温39 ℃。对尿液进行酮体化验为阴性。对尿液进行血红蛋白化验呈阳性。结合病史确诊为奶牛水中毒。 2 发病机制分析 牛具有好奇的本性,这是牛的行为学特点。饮喂饲料水时,可以一口气吸去半桶料水,极易发生过量饮水。从反刍兽消化生理学上讲,液体饲料水10 s左右即可进入网胃里,再经过3~7 min就进入真胃,接着迅速进入小肠。奶牛每昼夜需要饮水100 kg左右,个别奶牛可达到200 kg。其中85%~90%被牛体吸收利用(其中80%是由小肠吸收,大肠吸收20%),其余10%~15%的水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超常饮水后,会使真胃、小肠的张力突然剧增。这种不能忍受的刺激会使蠕动无力,同时胃肠内分泌物被水稀释,内分泌减少,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引起粗蛋白在胃里的初步消化障碍。加之,小肠黏膜分泌胃肠激素的功能减弱,直接影响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排出。由此,迅速出现消化紊乱。当水分被大量吸收后,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红血球崩解,造成临床上所见的溶血性红蛋白尿。 当大量饮用冰凉水以后,临床症状更加严重。腹疼剧烈,体力消耗更大;当奶牛饮0 ℃ 100 kg的水后,要使这些冷水的温度达到体温,需要消耗1 040 g的可消化物氮物,约相当于饲料量的40%左右。再加上过度饮水后,消化机能紊乱,能量转化受阻,奶牛只能消耗体脂肪、体蛋白来维持新陈代谢。 3 鉴别 该病的诊断比较容易,主要依据是:过量饮水,突然出现血红蛋白尿。但为了慎重起见,还必须做一些鉴别工作。 3.1 初步鉴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 初步鉴别血尿、血红蛋白尿的标准见表1。 3.2 试剂鉴别 3.2.1 苛性钾血红蛋白尿试验 取5~10 mL尿于试管中,加入10%的苛性钾溶液2~3 mL,振荡混匀,加热煮沸。若沉淀为红褐色时,判为(+);若沉淀为灰白色时判为(-)。 3.2.2 列特拉德尿酮试验 亚硝基铁氰化钠1 g,无水碳酸钠200 g均匀混合装入棕色瓶里,备用。取少许混合试剂,置于白色纸上或放在白色瓷盘中,滴加被检尿1滴于试剂上。经数秒钟后判断结果。判定: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时,此尿属尿酮阳性,酮体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可呈紫色。若不变色或其他颜色时,判为尿酮阴性。 还要与肾出血、尿道出血、肾炎、钩端螺旋体病、焦虫病相区别。 4 预防及治疗 4.1 预防 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及饲草饲料的干湿程度灵活掌握每天的饮水量。一般每喂1 kg干物质的饲料,喂温水4~6 kg为宜。对产奶牛每产奶1 kg,应喂给温水4~5 kg。最好的办法是让奶牛自由饮水,从小养成自由饮水的習惯。 4.2 治疗 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除湿利水。轻度中毒可不必治疗,只需停止饮水或使用保健舔砖让其自由舔食即可痊愈。对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的,多采用利尿,调节电解质平衡的方法治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