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
范文 许家瑞 许先升



摘要:可园位于东莞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梳理可园在清末兴建、建国后修复、重建到扩张过程中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明其由“私家古典庭园”到“城市公共园林”的典型转化。分析其对莞城城市格局和公众生活产生的影响,说明可园的开放缓解了市域公共绿地的紧缺,优化了莞城区的公共空间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试图为传统庭园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私家庭园;公共园林;城市格局;公众生活;转型发展
可园坐落东莞市莞城区西博夏村北可园路32号,是当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岭南晚清四大名园之一。据史料记载,清代东莞也曾有莞城四大名园,分别是张敬修的可园、张嘉谟的道生园、张嘉言的欣遇园和张熙元的学甫;这四大名园的主人同宗同源,祖承张应兰。这些曾经代表东莞文化艺术结晶的私家庭园,而今大都因废弃或被改为民居而被拆除,现存完整的仅有可园。所谓“可园蕴秀”,正是东莞私家庭园不事张扬、注重细节的性格,也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精巧和文雅。多年来,可园的使用管理模式及周边环境的变迁,反映出岭南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的变化,同时也为了解和研究东莞城市发展、探求保护园林文化遗产提供了珍贵的案例。
1.可居可游一一建筑园林的诞生改造
可园前身为冒氏宅院(现不可考),后被当地武将张敬修花重金购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敬修在广西平定匪乱时与当局者意见不合,恰逢母病弟亡,故返回东莞,于次年开始建造可园。张敬修虽以武姿起家,却颇有丹青风雅。大门上的“可园”二字就出自张敬修的书法,以喻乐知天命、随遇而安,表达了对仕途和人生的理解。可园的兴修伴随着张敬修+几年“三起三落”的戎马生涯,期间不断汲取广西、江西园林之精华,并结合东莞实际,修建了可堂、可楼、可轩、邀山阁、问花小院、滋树台、擘红小榭、花之径、环碧廊、湛明桥、曲池、草草草堂、双清室、雏月池馆、绿倚楼、壶中天等,并借景于北面可湖,形成了“连房广厦”的内庭园林空间,格局完整而富有岭南特色(图1)。
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可园才基本建成,而因病退休的张敬修也于这一年正月病亡,时年四十二岁。清朝末年,张其光(张敬修侄张嘉谟之长孙)邀林直勉、李文甫等在可园筹备反清宣传活动,并假装遭遇绑架,得可园5 000大洋,用于支持新军起义,此后张家家道中落。抗战沦陷期间,园主人张启正(张嘉谟四子张庆同之子)赴香港德明中学任教,可园一度荒废。
1949年东莞解放后,可园经土改运动收归国有,被分作农民住房。1961年,东莞县人民政府着手修复可园。1964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亲自过问可园情况,并由省政府拨出专款,由东莞县委书记林若直接领导可园的修复工作,于同年底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图2)。
可湖岸边空地被扩建为后花园,里面遍植花草、立英石、筑古亭,身处其中,可赏遨山伟岸、品可湖秀色。如今可园的格局,正是1961年后的修复成果。其中也有诸多与原址不同之处,如无法修复的可楼。而可舟、茉莉田、息窠、光香阁、花隐园等位置无法确定,难以得知修复正确与否。
1966年开始,可园停止开放,假山涵月(狮子上楼台)、拜月台和滋树台被拆除,70年代被改为华侨旅行社。1979年开始对其进行了两年细心维修,恢复了被毁坏的区域并于1981年重新开放,接待四海游人。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可园扩建并改称为“可园博物馆”,将北面可湖及东西两湖囊括于景区,增加了十二生肖石、花隐园、孔雀门及湖岸公共设施。
2003年底,东莞启动筹建六项文化设施的工作,可园博物馆新馆扩建、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及岭南画家村的兴建位列其中。2004年,岭南画院区块开始选址,进行建设用地及规划设计招标,次年定址于可园东北面,与可园博物馆新馆相连;经过3年建设,可园博物馆新馆、岭南画院区块于2008年建成。近+几年来的彻底修复、翻新和扩建为可园增加了亲水平台、桥和林带等园林景观元素;融合了可园博物馆、新馆和岭南画院等区块;增加整体的指示牌、卫生间、保安系统等配套设施,形成了可园传统文化园景区(图3)。
2.可文可雅——岭南艺术的传承发展
2.1新旧协调的岭南园林艺术
2.1.1其旧而旧
60年代的第一次修复为东莞县人民政府的细心之举,还原了可园宅居、庭园一体,由亭、台、楼、阁、廊围合而成的“咫尺山林”精致园林景观。而后来的博物馆化对可园原始风貌的保护作用更为积极:首先,“修旧如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古籍恢复了可园的整体布局和传统的热环境设计效果,保证了构筑质量、材料运用和植物配置的原真性。以人在“展览文物”中的体验方式,准确地向世人展现了可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园林艺术特点和中西方园林艺术交流的痕迹。其次,可园范围的扩大减少了对建筑园林的破坏,融入周围的历史环境也使得世人能够多方面了解可园的深层次背景,激发其对环境利用的生态、可持续意识(图4)。
2.1.2其新而新
80年代后的三次扩建进一步扩大可园范围,对园林艺术的传承也由单纯的保留转变为新的尝试。可园博物馆新馆区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先生的遗作,其总体布局和构图手法脱胎于传统岭南风格,含有现代简约气息,满足了具有公众化性质的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新馆的建筑高度契合对可园原始风貌的保护高度,不仅缓解了可园原有空间的人流压力,还成功将其转变为景区“园中园”加以保护。新馆与可园隔湖相望,之间的湖滨园林风光并没有隔绝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反而成为传承岭南园林艺术的桥梁,给可园的公共变迁带来了新的活力。新旧的对比在整体景区中建立了具有时间顺序和节奏感的园林景观游线,刺激了公众对于岭南历史文化的兴趣,丰富了可园景区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对岭南园林艺术的创新(图5)。
2.2缘于园林的岭南诗画艺术
2.2.1交创平台
张敬修时期可园的常客不乏知名的文人墨客和乡绅豪士。篆刻名家徐三庚曾在可园传艺授徒,诗人张维屏、郑献甫、简士良、陈良玉、何仁山等亦都曾在此做客联欢,吟诗作赋。自广西平匪乱时跟随张敬修的居巢和居廉,客居东莞+余年,在可园观察自然、涉笔成趣,博取众长、开阔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他们开创了“撞水撞粉”的新式画法,以至后来的弟子高剑父、陈树人等人创立了近代岭南画派。如今可园传统文化园景区内的岭南画院、岭南艺术馆和岭南画家村等文化设施均延续了诗画艺术的文风文脉,是集创作、科普、交易、交流为一体的岭南地域文化交创平台。
2.2.2融合生长
1864年,张敬修病卒,二居带着悲痛的心情,也带着可园的艺术情愫离开了可园。居巢在离开可园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居廉则在广州建起“十香园”。十香园规模不大,占地面积640m2,南倚隔山,北面马涌,四周有青砖围墙,因园内种有素馨Jasminumgrandifloram、茉莉Jasminum sambae十种香花植物而得名。居廉对该园的选址独具慧眼,借助诗画审美艺术,徜徉于自然之间,既能够借景天然山水,又能够适应南方特有的气候,在园林中书画写生、在画境中营造景观。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自古难以分家,诗词绘画灵感源于园林美景,幽深景致脱胎于诗画意境。近百年来,可园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传承着岭南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习俗礼仪,给城市的形象建设带来了正面效益。
3.可通可变——私家庭园的公共变迁
3.1园林性质的变迁
因园主造园出发点、园林功能创新和艺术性质的变化,可园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建园之初是为张敬修退避为官之路、交流丹青艺术、修养心境品格的休憩之地,为典型的好客雅集之私家庭园。民国时期,张家后人弃园(图6)移居香港,可园在东莞解放初期被收归国有。1964年,为了增加莞城的绿色空间,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政府修复可园并对外开放,标志着其从私家庭园转变为公共园林。
改革开放后可园的游客量逐年增加,1997年扩建时,出于保护文物古迹用地和营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增加了可园的公共空间,拉长了游客流线,加入了博物馆性质,丰富了文化内容,增强了使用寿命。可园现已成为莞城的传统文化园景区,除了可园博物馆和新馆区域,还包括了岭南画院、岭南画家村等地块,形成了集休闲、文化、教育、交流为一体的城市公共园林综合体(图7)。
3.2尺度管理的变迁
岭南古典式私家庭园注重实用。因人多地少,园林空间较为单纯,没有过多变化,以观静景为主,强调营造自家的生活休闲空间。张敬修+余年兴建可园亦是如此。可园占地面积仅为2 204m2,上世纪60年代,为了适应开放游览、接待要求,才修缮扩建到3 630m2,从而缓解了莞城城市发展中公共园林空间紧缺的状况。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可园历史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东莞县文化局于1979年正式成立了可园管理所;1989年,可园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莞城的急速发展使人口容量大增,可园狭小的空间无法满足公众对园林的需求,管理也存在一定困难。1997年,可园实现博物馆化总体规划,面积约达1.98 km2,并加强了安保措施,较好保护了文物,缓解了旧城区的绿色需求。2008年,可园扩建至3.48 km2,并积极地增加新元素和发挥景区文化功能,如在园中设立各类历史文物展览和东莞民俗风情展、绘画展等,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举行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等等。
3.3莞城名片的重建
古时莞城河流纵横、绿意盎然,秀美的风景和繁华的商业气息是城市形象的代言词。1985年国务院批准东莞撤县设市,使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经济水平加速提升,新城区的开发兴建使旧城景致成为记忆。可园的公共化恰好弥补了莞城在发展中所丢失的城市历史映像,成为老城区不可或缺的公共园林空间,为国际上所谓“世界工厂”的经济东莞展出一块富有历史沉淀的文明之地。可园在莞城的百年变迁中生长、发展,与老城和谐共存,是贴近民心的“文化后院”,成为对外宣传的文化、艺术和绿色名片。
4.可存可留——传统庭园的发展参考
相较于东莞另外三座被愚蛮拆除的名园,可园的保护、修缮、重建和扩建明智且成功,使其不再仅是一个静态的传统岭南庭院景观结构的空间集合体,更是兼具转换尺度、保护古城肌理并整合城市新区、集聚生态要素等能力,以动态的环境进程优化城市形态的城市公共园林综合体。这也说明了私家庭园转为公共园林能够与现代城市发展共存。
4.1共时性和历时性
可园传统文化园景区改建历经百年变迁仍拥有多个共时性景观子空间,连系了莞城的文脉,具备着流动空间特征。例如其传统古建筑区域虽经变迁,仍属小尺度空间,必须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用旧如旧”,保留清末风貌。在多个共时性景观子空间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下,才统一规划协调成了整体历时性园林景观形态结构,与城市变化融合生长。例如可湖、东西两湖休闲区域属于公共户外大尺度空间,扩大了园区,能集散人群、防止拥堵;又如可园博物馆新馆、新馆园林、岭南画院及岭南画家村等区域同属公共大尺度空间,以现代语言风貌诠释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功能丰富。
4.2归属性和定位性
可园最初为私家庭园,是张家私产,历经战乱,解放后收归国有,始有公共化性质。而道生园在历史发展中仅出现过归属分割,却始终未脱离私人住宅的性质,公共化阻力较大;加之园主个人财力物力受限,对于保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最终难以逃脱被拆除的命运。所以,对于不同性质的庭园转型,公共化定位还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扬州个园旁扩建形成的古风老街,集餐饮、酒店等为一体,坚持传统庭园风貌,将园林空间与旅游商业区结合进行设计,延续了扬州的商业文化,拓展了园林艺术在城市大背景下的发展。
5.结语
传统庭园是拥有特殊地域文化信息的载体,具有成为城市绿色名片的潜质。在当今世界追求“城市印记”的大趋势下,若能通过考察传统庭园,结合实际城市规划、社会及生态现状,在变化中坚持保护历史文化,再求发展、求转型,打造新时期文化性公共园林,就能营造健康、有印记的现代城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