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临汾市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范文 孙建红+吴春华+陈嫣
临汾栽培葡萄历史悠久,目前葡萄已成为尧都区、曲沃等地的支柱产业。由于临汾市葡萄产业发展存在单产较低、果品质量不高、栽植规模扩充较慢、酿酒葡萄栽植星星点点、葡萄酒的加工企业少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笔者走访调查了全市主要的葡萄产区,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1临汾市葡萄生产现状
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市葡萄栽培面积0.83万hm2,总产量6.87万t。其中红地球为0.48万hm2,巨峰0.22万hm2,克瑞森、京亚、维多利亚、兴华1号、赤霞珠等品种占有的份额不大。主要分布在尧都区、曲沃,其中尧都区面积0.25万hm2,曲沃0.26万hm2,两县占全市葡萄面积的62.6%。酿酒品种赤霞珠主要分布在乡宁,面积0.03万hm2。
2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单产水平低
据调查,2012年底全市葡萄平均每667 m2产量为0.55 t,与山西省的平均水平0.81 t相比还差0.26 t,仅能达到山西省平均水平的68.25%,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
2.2果品质量不高
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葡萄的优果率较低,果穗松散、不美观、不整齐,果粒大小不一,着色品种的着色度较差,裂果、霉果掺杂其中。近年来普遍存在早采现象,使葡萄的含糖量下降,人为造成葡萄质量下降。
2.3品种搭配不合理
巨峰占据中熟葡萄的主导地位,红地球占据晚熟葡萄的主导地位,其他品种处于次要地位,品种不够丰富。葡萄栽培品种多以鲜食为主,加工品种栽培极少。鲜食品种栽培面积0.8万hm2,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霞多丽、西拉等加工品种仅在乡宁有0.03万hm2的栽植面积,鲜食品种比例过大。
2.4栽植规模扩充较慢
根据全市5年来的报表统计,2012年全市葡萄的栽培面积为0.83万hm2,2008年全市葡萄面积0.69万hm2,5年发展面积0.14万hm2,年平均发展0.028万hm2。与临汾水果产业大市和快速发展的水果形势不相宜,步调较慢。
2.5管理技术落后
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科学合理的架式等一些先进的技术推广普及程度不高。临汾市葡萄栽培多采用篱架、棚架、小棚架的架式,栽培方式多以露地栽培为主。临汾市的气候特点是7、8月份降雨量集中,此时正值葡萄成熟期,很容易造成烂果,严重影响葡萄品质,避雨栽培或调节上市期的大棚栽培方式极少。据调查,全市仅曲沃县里村有6.66 hm2的连栋棚,磨盘岭有0.13 hm2的温室大棚。先进技术的研究探索滞后影响着现代葡萄产业的发展。
2.6组织化程度低
葡萄园多以分散的一家一户的方式经营,栽植面积多是0.2~0.4 hm2,合作化占有比例较小,生产大户和企业较少。虽然近几年合作社、协会在逐步地涉入葡农的生产、销售,但是这些合作社、协会规模仍比较小,发挥的作用有限,各合作社、协会之间各自为政,左右市场份额和把握市场价格的主动性较小。
2.7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
曲沃、尧都区以鲜食为主的葡萄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几乎为零,消费者只知道葡萄,不在乎葡萄的产地和品牌,这说明没有响亮的品牌,在市场上就没有名位,品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效应也没有发挥出来。
2.8采后贮藏加工滞后
鲜食葡萄存在着集中上市、贮藏方式落后的问题;晚熟品种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贮藏问题还不是很严峻;对于早熟品种只能随行就市,葡农在市场营销上没有话语权,错过销售季节就只有低价销售一条出路。虽然这几年葡萄的市场不错,但贮藏问题无疑是今后该市葡萄销售环节中的隐患。
临汾市全市范围内目前从事葡萄加工的大型企业只有乡宁戎子酒庄一家,该企业全部建成后面积可达0.06万hm2,加工能力也可达5 000 t。另外,襄汾县光大焦化集团投资兴建的尧京葡萄酒庄,拟建葡萄基地0.03万hm2,目前正在建设。近两年家庭酿酒虽然日渐增多,但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仅此还不能有效带动葡萄产业的发展。
3发展建议
3.1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现有园区基础上,扩充尧都区、曲沃、乡宁、襄汾等适宜区的葡萄栽植面积,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葡萄种植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县,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葡萄酒的消费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我国葡萄酒年人均消费量将接近1.5 L,葡萄酒消费市场前景看好。所以,应当增加酿酒葡萄品种的栽培比重,在适宜区科学规划发展优质、高产、专用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3.2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标准化园区管理
推行标准化生产,葡萄的果品质量才能有保障。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总结适合当地的丰产技术、省力化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密度、合理的架式以及修剪、土肥水、花果管理、安全越冬等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栽培、有机栽培,建立葡萄果品生产的追溯制度,设立台账,规范生产记录,健全标准化生产管理。建设标准化精品示范园,提升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葡萄的种植效益。
3.3加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面对当前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形势,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术人才,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畅通科技传递渠道。同时还要求广大葡农更新观念,紧跟形势发展需要,能接受新信息、新技术,能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实现科技与生产的对接。还应健全葡萄酒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壮大葡萄酒产业人才队伍。
3.4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加强合作组织的建设,加强龙头企业与葡萄种植户的对接,做到按需生产、统一生产、适销对路,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产业链条协调发展,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有机体,提升葡萄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3.5加快产后贮藏、加工业发展步伐
发展葡萄贮藏业,改进葡萄贮藏技术,建设气调库,解决好鲜食葡萄的贮藏问题,延长葡萄的货架期。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把握好葡萄的市场定位,不管是鲜食葡萄的发展,还是葡萄酒的加工。拓宽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发展环境,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
3.6加快品牌培育,提高产业效益
通过提升葡萄品质,提升品牌质量,多途径宣传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将“临汾葡萄”作为整体形象,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出1~2个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临汾葡萄”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3.7发展葡萄、葡萄酒旅游业,振兴葡萄产业
建设一批鲜食葡萄采摘园和观光园,形成“葡萄长廊”,并结合该市的尧都区尧文化、曲沃的晋文化、乡宁的戎子传说等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像戎子酒庄一样集科研开发、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庄。政府参与举办葡萄酒艺术节,开发葡萄酒旅游线路,宣传葡萄酒文化,挖掘葡萄、葡萄酒旅游业潜力,扩大宣传临汾葡萄、临汾葡萄酒,做大做强葡萄产业,提升葡萄、葡萄酒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收稿日期:20131029)第1期(总第157期)2014年1月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No.1Jan.1文章编号:1005345X(2014)01003702 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平陆县发展“一县一业”的经验、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李变果,曹彬彬,周晓波
(山西省平陆农业委员会,山西 平陆 044300)截止2012年平陆县“一县一业”苹果产业发展到2.2万hm2,年总产量3.5亿kg,产值4.8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2 37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3 100元的76.4%。全县228个行政村中有181个村是苹果村,“纸+膜”双套袋和套纸袋面积达0.47万hm2,总产值占苹果总产值的30%左右;全县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16个,标准化示范园260个,果业农民农业合作社108个;全县现有果业恒温保鲜库12座,土窑洞贮藏库165座,果品贮藏能力为15 500 t,其中土窑洞贮藏能力7 500 t,恒温冷藏8 000吨;营销企业11家,以果丹皮、果脯、果园为主的加工企业8家,基本形成“一县一业”的基础网络。现将平陆县发展“一县一业”——苹果产业的经验、问题分析如下,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1发展“一县一业”的经验
1.1抓基础,稳定苹果生产
实行以苹果为品牌的“一县一业”,合理流转土地0.1万hm2,并改造劣质低产果园0.19万hm2,整理开发新果园0.27万hm2,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种0.18万hm2,使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少数果业大户手中,实行规模化管理,确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1.2抓带动,培育高效产业
高标准建设示范园区,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基地建设,认真规划,全方位推进,加大示范园区技术支撑和物资装备。重点推广果园间伐、果实套袋、增施有机肥、生草覆盖和农业、生物、物理、机械等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果园间伐改造,围绕“重间伐、降群体,巧改形、减枝量”的修剪模式,制定了郁闭间伐改造实施方案,在圣人涧镇以西7个果业生产乡镇的重点村,完成了万亩郁闭果园改造。具体采取5项措施:一是成立以郁闭果园间伐为主的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领导组,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办法,强力推进郁闭果园间伐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选派14名专业技术人员,分7组巡回各乡镇村组开展郁闭果园间伐改造技术指导和后期果园管理技术培训;三是强化舆论宣传,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参观、电视讲座等形式,引导、教育广大果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行政推动变为果农的自觉行动;四是以乡镇为单位建立郁闭果园间伐专业工作队,集中时间,统一标准,整村推进;五是加大扶持补助力度,县政府拿出补助资金补助苹果新技术新措施落实到位。
1.3抓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技术培训,一是要围绕建立“县有果业局、乡有农科站、村有土专家、组有技术员”的技术服务网络,推行县包乡,农科站包村、包点,技术员驻村搞示范的管理模式,抽调7名技术骨干和聘用30名乡士科技人才分7组在果树生长的关键环节巡回进行示范村现场培训指导,全程开展技术服务。二是要大力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模式,组织果农到间伐果园和“纸+膜”双套袋果园异地参观学习。三是要结合本县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先后制定完善《苹果五改十配套技术规程》《精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优质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果园管理有章可循。截止年底开展各种技术培训220场次,受训果农4.2万余人,发放技术服务资料5.2万余份,组织果农交流参观18批次。
1.4抓宣传,扩大平陆苹果产业影响
为扩大平陆县果品市场认知度,提高果农组织化水平,累计扶持、引导建立农民果品专业合作社108个、果业协会75个,建立健全果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经济合作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果品农业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培育健康的产地交易市场,多方开辟外地直销市场。开展果品产地宣传,充分发挥平陆苹果“珊瑚红”“品童”和绿色、有机果品的品牌效应,通过参加中国国际(成都)农产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南宁)博览会 、福州果品推介会、太原农博会等果品展销活动和中央电视台7频道扶贫广告的播出,进一步提高平陆苹果的知名度。
2存在问题
2.1生产风险加大
平陆“一县一业”苹果产业形成以来,干旱、霜冻、冰雹每年都有发生。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旱灾尤其严重,水井越打越深,水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到每667 m2果园浇一次地需要400~500元,有些地方由于水位下降,井已经不出水,旱年人畜吃水都是问题,再加上雹灾、霜冻、药害、肥害等灾害时有发生,抵御风险成为农民心中大事。
2.2劳动力严重不足
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性劳动日益普遍,农村劳动力短缺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012年4月调查,农村青壮劳力在村务农占青壮劳动力的14.2%,另外,即使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也不愿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要发展“一县一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
2.3专业合作社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平陆果业专业合作社在苹果产业村,几乎一村一社,但起作用的不多,调查的95个苹果合作社,真正起作用的不到30%。苹果产业随着机械化、城镇化的进程有越来越削弱的现象,果业在一些乡镇已存在生存问题。专业合作社缺乏统一管理,苹果生产问题不断,专业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2.4土地退化严重
由于不成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基本是采取掠夺性经营,土地有机质含量严重短缺。据统计,分散经营农户果园有机质含量2009年在0.8%左右,而2012年出现了明显下降,这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严重损害。
3建议
3.1加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充实专业人员,稳定技术队伍,在现有条件下推广农民技术骨干,负责指导本村农民进行果业生产,随时传授新科技、新方法,保证果品正常生产。二是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户解决问题,指导农药、化肥的使用,兴建水利设施,采用旱作栽培,实行灾害预警等,增强产业抵御灾害能力。三是农业入保险,这一领域是新领域,要在宣传、估算、联系,服务方面下大力气,保证有种就有收,保险与收益成正比。
3.2健全农业合作社组织
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大农业中调节市场,服务群众。对组织果农、推进大农业的发展,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我国的城镇道路上,专业合作社可把小股农民组织起来,把有限的土地通过合作社自愿组织成社会大集体,走集约化经营、股份制合作、种果能手牵头的现代农业之路,加快土地流转、果业集体精品化、机械化、农场化。走“企业-基地-农场”的专业化道路,使平陆果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3.3发展资源技术,走循环经济之路
加大土地有机物质的投入,土地产出产品进入城市,城市应还回有机物质给土地。在城市人员集中的场所,修建大型沼气池,集聚有机质还回土地。在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农村人口下降的同时发展学校、交易市场、厕所沼气是可行之路,既节约能源又发展经济,经济与环境双丰收。
发展“一县一业”经济,走特色经济之路,在城镇化、专业化、果业、畜牧、沼气合作社、农场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走一条平陆特色产业之路,把平陆“一县一业”发展成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收入产业、环保绿色产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