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牛人”田兴安的务果经 |
范文 | 郑科 郑方 这两年,在山西省襄汾县南贾镇的田兴安有很多粉丝,这些粉丝都是佩服他、羡慕他、想跟他学习管理苹果的人;不过他的“对头”也不少,这些“对头”都是想努力追上他、超过他、替代他的人。然而他是无法替代的。 直到现在,田兴安依然可以骄傲、自豪地说:“三亩果园套20万枚袋,产量5万千克,我敢说没人能超过我!” 田兴安(图1)就是这么牛! 三亩地20万枚袋?听山西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贾宁发老师说,宁夏、甘肃、陕西的许多果农都到田兴安的果园观摩了。带着疑问,2019年9月10日,笔者来到襄汾县一探究竟,专门拜会这位传说中的“牛人”。 在襄汾县,随处可见套着袋的苹果挂满枝头,到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在南賈镇上鲁村的一片果园里,笔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田兴安。 田兴安,是南贾镇上鲁村的一位果农,60多岁,他的果园3亩大,都是16年生的富士,全园有200棵树。 说到3亩地套20万袋的真与假,贾宁发老师说他自己曾三次到田兴安果园考察,并实地丈量了果园面积,千真万确。 在田兴安的果园,笔者遇到了前来观摩的20多名山西临猗县的果农(图2)。临猗县孙吉镇的王喜生告诉笔者,“我们大家来的时候都抱怀疑的态度,都觉得不可能,在我们当地,一亩地套两万袋,果个都不大,还会形成大小年。这次真是开了眼界,老田的果树树势健壮,叶片大而绿,果个在80#以上,花芽还饱满,真是服了!” 下面是笔者与田兴安的一段对话,有疑问的果农,何不对比一下找差距。 笔者:“今年(2019年,下同)套20万袋,去年(2018年,下同)是不是冻害没有果,果园是小年?” 老田:“去年我套了14万袋,收商品果3.5万千克,每千克2.4元卖的,85#以上的果占到90%以上,邻近果园受了冻害,我的园偏偏没有冻害”。 笔者:“今年套20万袋,你就不怕果个长不大?” 老田:“不怕,这几年我的苹果果个都不小,去年套14万袋,前年15万袋,我都是3.5万多千克的商品果,我套袋套的多,肥就比别人下的多,果越多,我就越投资。” 笔者:“那你就不怕明年没有果?”。 老田:“不会的,你看我树上的花芽有多少,有多饱满,再看别人园的花芽,不一样,他们都不如我的好”。 老田就是这么自信,总在挑战极限。 笔者:“那你补磷吗?” 老田:“叶面喷,地下施,我分两次补,一亩地用40多千克,配合补磷,每次再补个1+1(1袋奶蛋白+1桶蒙力28)。 同样,分两次补高钾,每亩35多千克,再用两个1+1(1袋奶蛋白+1袋生物酶菌素)。” 笔者:“那秋施基肥……” 老田:“每亩地一千多元,不能少。去年一棵树10多千克,今年我加到了15千克多,一亩地一吨有机肥,当然还有其他的......”。 笔者:“那开春呢?” 老田:“花前2+2,也就是一亩两桶蒙力28+两袋奶蛋白,再两次涂干,每次涂干一亩用一桶蒙力28;开花后再来一个1+1(1桶蒙力28+1袋生物酶菌素)。” 笔者:“你估计今年能有多大产量?” 老田:“保守估计4.5万多千克商品果,你看这果,现在80#以上的要占到70%。” 从果园这头走到那头,满园的果个确实不小。 笔者:“果园管成这样,有啥真经。” 老田:“人要傻傻地干,不要精细地算,勤快一些,好好干,就这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