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猪的繁殖管理措施
范文

    贾成发 车爽爽

    摘要:公猪的管理应从挑选种公猪开始,在配种计划开始前应对公猪进行繁殖性能检查,对公猪的评估应综合考虑性欲、配种能力、精液质量以及配种结果等因素。青年母猪的挑选应基于生长速度、疾病状况、生殖器官发育、繁殖史、体型和乳头等重要因素,要做好后备母猪初情期的管理以及预防母猪繁殖疾病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公猪;母猪;繁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038-01

    1?公猪的管理

    1.1?挑选公猪

    为配种计划选育公猪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来源于无特定疫病的猪群,繁殖性能、健康状况、初情期年龄和其他与繁殖相关的指标。用作配种计划的公猪要求布鲁氏菌病和伪狂犬病血清学检测呈阴性。此外,在混入猪群前,应将引入公猪至少隔离45~60天,以使其适应当地水土并再次做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检测,确认完全健康后才可混群饲养。来自大窝(10头以上)的公猪更早进入初情期(5.5~6个月),其后代的母猪繁殖力也更强,并更易提前进入初情期。生产性能指标如饲料转化率、背膘厚和平均日增重,也具有高度遗传性。

    1.2?体况和生殖器检查

    常规体况检查是检测生育力的一部分,应着重注意身体状况和骨骼构成,包括背部和腿部,以及其运动功能,骨软化病和关节炎都可能导致跛行以及因后腿不堪负重而不愿爬跨。应检查睾丸、附睾和阴囊,触诊其大小和对称性(直径差不应大于1 cm)、一致性及病理变化,检查时应熟知正常睾丸的均等性,以辨别微小的变化。在采集精液时,应检查阴茎和包皮是否有异常,睾丸的大小与基因、年龄以及体重直接相关。在18月龄前公猪睾丸不断增大,在5~12月龄时,睾丸发育和精子数量都快速增长,用于配种计划的公猪应在8月龄以上。部分疾病(如布鲁氏菌病、猪放线杆菌病)可对睾丸造成损害,另外因陰囊手术操作不当、其他动物攻击等因素,也可损伤睾丸。睾丸不应有结节或软性包块,睾丸受外伤或感染的最初反应是肿胀,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肿胀可导致睾丸萎缩,使硬度增加而弹性下降。单侧睾丸萎缩会导致不对称,是引发不育的潜在危害,而精液评估可表现出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精子形态学的变化也表明睾丸有损伤。

    1.3?公猪评估准则

    理想状况下,应综合考虑性欲、配种能力、精液质量以及配种结果(受孕率和产仔数)等因素。猪精子从产生到成熟需要约51天。当体外检测精液的精子评价较差或处于正常范围临界点时,应隔3~4周再次采样检测,以确定质量是否有所改善。在两次完整采样的检测中,公猪均无法勃起或被确认为无精症,应将其淘汰。疑似有阴茎病变或精液中含有血液的公猪应禁止交配,2~3周后再次进行检测。患有永久性包皮系带的公猪建议手术矫正,其后代不应被用于繁育,因很可能具有遗传性。公猪的生育力检测结果应结合年龄、疾病史、环境应激、以往配种情况、交配方式以及精液采集和处理技术综合考虑。

    2?母猪的管理

    2.1?挑选青年猪

    青年母猪的挑选应基于生长速度、疾病状况、生殖器官发育、繁殖史、体型和乳头(包括乳头数和乳头位置)。后备母猪中,由于一些诸如初情期延迟、无法受孕、乳头缺陷、运动问题或外阴异常等问题,有30%~40%的猪会被淘汰。初情期前的母猪常饲喂生长日粮直至体重

    达到68~90 kg或直到3~5月龄。在这段时间里后备母猪通常与猪群分开管理,饲养在特定环境中,饲喂专门制定的日粮以选作后备母猪。母猪体重在136 kg时出现发情周期后选择配种,在5月龄时其外生殖器应发育良好,乳房也应发育完善并至少有6对间隔均匀的乳头。

    2.2?初情期的管理

    在5~8月龄通常可见母猪初次发情,因基因型、营养状况、体重、季节和管理而有所不同。与性成熟公猪接触,也称为“公猪效应”,是所有管理因素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母猪看见性成熟的公猪、听到其叫声、身体接触及嗅到公猪散发出的气味时,产生强烈的影响,而随着感官刺激的减少,“公猪效应”也随之减弱。因此,使用性成熟的公猪与母猪的直接接触可使“公猪效应”达到最大化。每日将接近初情期的母猪(5~8月龄)与性成熟公猪接触10~15 min,可产生足够的刺激。随着公猪效果增强,开始使用其他管理方法,包括杂交繁育、改变圈养方式、将来自不同栏舍的青年母猪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群体。在青年母猪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方可配种,这样可使子宫发育完善,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排卵率和产仔数。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孕酮来控制发情时间,使青年母猪和断奶母猪同期发情或与青年母猪同期产仔。

    2.3?疾病的预防措施

    猪发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圆环病毒病、流感、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等,都可影响其繁殖性能,对繁殖猪群(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公猪)应进行免疫,从而减少损失。新引进的青年母猪应至少隔离观察45~60天,在此期间,应进行眼观检查与血清学检测,以便发现传染性病原。要使引进猪与原有猪群的混群时间最短,应利用隔离期的后半段时间,通过引入淘汰母猪、商品猪、交换粪便和返饲的方法,使其适应原猪群存在的病原体,这种自然接触当地猪群流行病病原体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和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