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通榆县高粱微量元素试验报告 |
范文 | 马丽娟 闫景和
摘 要:肥料微量元素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明确高粱微量元素的施用效果和适宜用量,为今后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粱;微量元素;锌;锰;硼;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9.059 1 试验设计 结合高粱“3414”实施方案开展,在高粱“3414”试验设计处理:N、P2O5、K2O分别为150 kg·hm-2、60 kg·hm-2、90 kg·hm-2基础上增加施用中、微量元素处理见表1,即“3414+M”、“3414+1.5M”,M代表中、微量元素,1.5M代表微量元素的1.5倍施肥量。每增加一种微量元素,“3414”试验设计处理基础上增加一个处理。 几种高粱微量元素试验推荐用量: (1)施锌处理:纯量硫酸锌10 kg·hm-2(一水硫酸锌含Zn 36%)。 (2)施锰处理:纯量硫酸锰5 kg·hm-2(MnSO4·H2O含Mn 30%)。 (3)施硼处理:纯量硼砂1.5 kg·hm-2(Na2B4O7·10H2O含B 11%)。 2 试验材料 (1)供试肥料: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P2O560%)。 (2)供试作物:吉品梁12。 3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瞻榆镇向阳村瞻榆镇科技示范园区,信息如下。地块位置:经度122.771534°,纬度44.58128°,海拔155 m;土类:黑钙土;碱解氮:78 mg·kg-1;速效磷:9.2 mg·kg-1;速效钾,128 mg·kg-1。前茬作物高粱,吉杂123,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0 kg,尿素100 kg,钾肥50 kg。 4 试验实施情况 2019年5月6日打垄,5月12日作水播种,整个生育期二铲二趟,10月8日取样,11月20日进行室内考种。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高粱测产考种表 从各处理测产考种表可知见表2:处理7、6、5、4、3、2分别比处理1增产51.3%、32.9%、26.5%、17.8%、11.5%、5.4%。说明施用硼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5.2 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3、表4分析可知,处理7同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差异显著性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处理7同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差异显著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重复间F值=10.962﹥6.927,说明各处理的小区产量、重复间的土壤肥力有差异显著性。 6 试验结论 经过对各试验点的各处理的生物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分析、小区产量的方差分析,处理7表现最好。从试验上看施用硼肥高粱增產幅度在30%~50%,施用锰肥增产幅度在15%~25%,施用锌肥增产幅度在5%~10%,高粱施用硼肥、锰肥表现较好。因此,建议来年每公顷高粱施用纯量硼砂2.25 kg·hm-2、纯量硫酸锰7.5 kg·hm-2进行示范。 参考文献: [1] 赵连奇,王微微.农业科技人员农作物施肥技术田间试验与肥料配方设计土壤养分测试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马丽娟(1977-),女,吉林通榆人,中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闫景和(1972-),男,吉林通榆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