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不同茬口下秋椒白粉病的为害特点与防治 |
范文 | 庄小丽 杨友辉 导读:白粉病已成为为害江苏东台市弶港镇秋延后青椒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此,调查了不同茬口下秋延后青椒白粉病发生为害的特点,提出了在安排茬口时要严把关,选择麦后茬种植秋延后青椒,并在青椒生长期间追施一次大肥,结合熏蒸和喷药防治的措施, 不但不发病,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白粉病已成为为害江苏东台市弶港镇青椒、西瓜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2000年之前白粉病发生较轻,但2010年以来,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不但为害小麦和禾本科杂草,而且为害西瓜、青椒,特别是2014年白粉病已在秋延后青椒上暴发成灾,但前茬作物不同,受害程度亦不同,重发田块严重影响了秋椒的产量,现将不同茬口下秋延后青椒白粉病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保护地栽培发病较重,露地栽培发病较轻。 1.1 发病初期 多发生在下部主茎叶片,然后向上部主茎叶片和分枝叶片扩展,叶片正面有轻微褪绿黄化斑点,后期变成黑褐色病斑。 1.2 发病中期 叶片背面病斑大小不一,伴有浅灰色稀疏粉层,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不规则形,每片叶上一般有5~6个病斑,多的在8个以上,大的病斑面积达2~3 cm2。 1.3 发病后期 病斑霉层增多,白色,呈丝状交织,病叶黄化明显,10多天后叶片脱落,严重发病田块叶片可全部落光。 2 发生为害特点 白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粉孢属拟粉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为Oidiopsis sicula Scalia,亦可为害番茄、马铃薯等。 2.1 前茬作物不同发病程度亦不同 2014年弶港镇秋延后青椒有2种茬口安排,一是小麦前茬田,二是西瓜前茬田。 从表1可看出,前茬为西瓜,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病重,最后直至全株叶片脱落;而前茬为小麦的,调查过程中均未见病株和病叶,由此可见,西瓜后茬应尽量不复种秋延后青椒。 2.2 生长旺的植株抗性强 实践证明,同一大棚内,瘦弱矮小的植株先发病,并形成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蔓延;而生长势强的植株被感染几率小,发病较轻甚至不发病。 2.3 椒棚发病晚的病害发生较轻 据2014年调查发现,青椒白粉病发病晚的,表现为植株小、叶片少,病害发生不严重;而发病早的,病害发生特别重,虽然每667 m2用5%己唑醇50 g与84%戊唑醇40 g交替机动弥雾防治2次,但最终还是大量落叶成光秆。 3 防治措施 3.1 农艺措施 ①选择适宜的前茬作物 不在西瓜后茬种植秋延后青椒,一是确保青椒棚内无菌源,二是避免菌原菌直接侵染青椒。 ②追施大肥 在青椒生长期间,仍需追施一次大肥,667 m2用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 kg挖塘穴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株长势旺,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2 化学防治 ①熏蒸 在发病前667 m2用99.9%硫磺粉 6 kg撒施闭棚熏蒸,预防白粉病发生。 ②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667 m2用5%己唑醇50 mL、5%戊唑醇悬浮剂50 mL或80%硫磺水分散粒剂100 mL对水40 kg弥雾,每隔5~7天1次,连续使用3~4次。或用园林喷雾器大水量喷雾,具体使用方法为:将84%戊唑醇600 g配入贮水量为750 kg的塑料水箱中,充分搅匀,后将高压水泵进水管、回水管接入水箱,并与机械连接,再将出水管拉入田间,装上喷杆和喷头,直接对准青椒大水喷雾,667 m2用水量为150 kg,效果更佳。 4 小结 白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安排茬口时严格把关,应选择在小麦后茬种植秋延后青椒,并在青椒生长期间追施1次大肥,结合熏蒸和喷药防治, 不但不发病,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参考文献 [1] 杨秋萍.瓜果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M].南京:江苏出版社,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